一種黃血鹽生產專用反應器,屬于黃血鹽生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黃血鹽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yè)用料,被廣泛用作照相材料、制備赤血鹽、顏料等,亦可用于鋼鐵滲碳、鞣革、染色、印刷、制藥等。黃血鹽的生產方式在上世紀基本以硫酸亞鐵法為主,近年來各生產廠家逐步用清潔的鐵粉法代替了原來的硫酸亞鐵法,但該方法有兩個主要不足,一是反應時間較長,二是反應過程生成大量氣泡,很容易冒罐,控制起來有一定難度。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減少反應時間、避免冒罐現(xiàn)象的反應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黃血鹽生產專用反應器,包括罐體、電機、減速機、攪拌葉片、破沫器、底閥、排氣管和加熱夾套,所述罐體頂部設有加料口和排氣管,下部設有出料口,底部設有控制罐底出口開閉的底閥,所述電機設置在罐體頂部,并且在電機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所述攪拌桿豎直設置在罐體內腔,并且攪拌桿的頂端與減速機連接、攪拌桿的上部設有破沫器、攪拌桿的底端設有攪拌葉片,所述加熱夾套套在罐體的外部;
所述減速機的轉速為150-200轉/分。
所述減速機設有變頻調速器。
所述破沫器為兩組,并且兩組破沫器從上往下間隔設置在攪拌桿上。
所述破沫器包括八組破沫葉片,并且八組破沫葉片呈“米”字形布置。
在所述出料口設置控制出料口開閉的閥門。
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減速機轉速設為150-200轉/分,同傳統(tǒng)常用的60-70轉/分減速機相比,攪拌速度更快,經大量實驗證明氰化鈉與鐵粉的反應時間與攪拌速度成反比,即攪拌速度越快,反應時間越短,同時還可以加大水量的蒸發(fā)。當攪拌速度達到150轉/分時,蒸發(fā)水量可以達到平衡,可以取消后面的蒸發(fā)濃縮裝置,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在減少反應時間的同時攪拌效果也更好,同時也減少了蒸發(fā)濃縮裝備,降低了生產成本;
同時本實用新型在攪拌桿的上部設置破沫器,能夠更好的去除反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避免了冒罐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反應過程安全性好。
二、本實用新型通過給減速機加設變頻調速器,能夠在氰化鈉與鐵反應過程中根據(jù)反應情況實時調整減速機的轉速,這樣使得反應效率更容易工作人員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破沫器葉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為罐體,2為電機,3 為減速機,4為攪拌葉片,5 為破沫器,6 為出料口,7 為加料口,8 為底閥,9 為排氣管,10為加熱夾套,11為攪拌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黃血鹽生產專用反應器,包括罐體1、電機2、減速機3、攪拌葉片4、破沫器5、底閥8、排氣管9和加熱夾套10,所述罐體1頂部設有加料口7和排氣管9,下部設有出料口6,底部設有控制罐底出口開閉的底閥8,所述電機2設置在罐體1頂部,并且在電機2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3,所述攪拌桿11豎直設置在罐體1內腔,并且攪拌桿11的頂端與減速機3連接、攪拌桿11的上部設有破沫器5、攪拌桿11的底端設有攪拌葉片4,所述加熱夾套10套在罐體1的外部;
所述減速機3的轉速為150-200轉/分。
所述破沫器5為兩組,并且兩組破沫器5從上往下間隔設置在攪拌桿11上。
所述破沫器5包括八組破沫葉片,并且八組破沫葉片呈“米”字形布置。
在所述出料口6設置控制出料口6開閉的閥門。
實施例二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黃血鹽生產專用反應器,包括罐體1、電機2、減速機3、攪拌葉片4、破沫器5、底閥8、排氣管9和加熱夾套10,所述罐體1頂部設有加料口7和排氣管9,下部設有出料口6,底部設有控制罐底出口開閉的底閥8,所述電機2設置在罐體1頂部,并且在電機2輸出端連接有減速機3,所述攪拌桿11豎直設置在罐體1內腔,并且攪拌桿11的頂端與減速機3連接、攪拌桿11的上部設有破沫器5、攪拌桿11的底端設有攪拌葉片4,所述加熱夾套10套在罐體1的外部;
所述減速機3的轉速為150-200轉/分。
所述減速機3設有變頻調速器。
所述破沫器5為兩組,并且兩組破沫器5從上往下間隔設置在攪拌桿11上。
所述破沫器5包括八組破沫葉片,并且八組破沫葉片呈“米”字形布置。
在所述出料口6設置控制出料口6開閉的閥門。
所述破沫器5一般在罐體1 高度70%以及高度80%的位置各設置一組。
本實用新型采用轉速150-200轉/分的減速機3,氰化鈉與鐵粉的反應時間可以由原來的5小時縮短為3小時,反應效率大大提高。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解釋而非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變形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