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氮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銅的海水緩蝕劑,具體的說是一種氮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陸地上各種資源的不斷消耗,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成為解決當前資源枯竭的必然途徑。但海水屬于強電解質溶液,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極大程度地限制了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因此,只有解決了金屬材料在海水中的腐蝕問題,才能真正體現出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價值。銅具有優良的機械強度、可加工性、導電性、導熱性、可焊接性等特點,長期以來在工業、軍事及民用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然而,雖然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之后,活潑性較差,但是銅在含有氯離子、硫酸鹽、硝酸鹽等腐蝕介質體系中,也極易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蝕破壞,從而失去其原有的各種性能,甚至帶來巨大的災難。目前,雖然已經有不少文獻報道過金屬銅的海水緩蝕劑,但是能夠應用于實際生產中的緩蝕劑數量卻極為稀少,大部分仍然沿用傳統的苯并三唑類化合物作為銅緩蝕劑, 給生產過程帶來一系列經濟和環境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氮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氮雜環類化合物所述氮雜環類化合物為a :5-0-甲苯-[1,3,4]噻二唑-2-巰基;b :5-m-甲苯-[1,3,4]噻二唑_2_巰基;c :5-p-甲苯-[1,3,4]噻二唑-2-巰
基,結構式為
權利要求
1.一種氮雜環類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氮雜環類化合物為a :5-o-甲苯-[1,3, 4]噻二唑-2-巰基;b :5-m-甲苯-[1,3,4]噻二唑-2-巰基;c :5-p-甲苯-[1,3,4]噻二唑-2-巰基,結構式為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環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氮雜環類化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氮雜環類化合物可作為銅制品的海水緩蝕劑。
4.按權利要求3的氮雜環類化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氮雜環類化合物與介質溶液混合后作為銅制品的海水緩蝕劑;每升介質溶液中噻唑類化合物為5-100mg。
5.按權利要求4的氮雜環類化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溶液為質量濃度為 0. 1% -5%的氯化鈉溶液。
6.按權利要求3或4的氮雜環類化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應用前,將上述所得緩蝕劑分別溶于環己酮中,其與環己酮的重量比為1 10-1 20,接著在室溫下用超聲波分散器對混合溶液進行超聲分散20-30min分鐘,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將充分溶解后的溶液加入到0P-10乳化劑中,0P-10乳化劑的加入量與環己酮與的重量比為1 1,室溫下攪拌均勻得到緩蝕劑,即可使用。
7.按權利要求3或4的氮雜環類化合物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銅制品于25°C條件下浸沒于緩蝕劑中,PH范圍為5. 5-9. 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銅的海水緩蝕劑,具體的說是一種氮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制備和應用。所述氮雜環類化合物為a5-o-甲苯-[1,3,4]噻二唑-2-巰基;b5-m-甲苯-[1,3,4]噻二唑-2-巰基;c5-p-甲苯-[1,3,4]噻二唑-2-巰基,結構式為所述氮雜環類化合物可作為銅制品的海水緩蝕劑。采用本發明的緩蝕劑,用量少、毒性小、效率高、持續作用能力強,能夠有效的抑制金屬銅的腐蝕破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C07D285/125GK102516201SQ2011103418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8日
發明者侯保榮, 孫叢濤, 曹錕, 李偉華, 白雪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