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熱裂解反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廢塑料熱裂解反應裝置,是一種連續式自動化熱裂解反應裝置。
背景技術:
廢舊固體垃圾再生能源技術,是近年來處理廢舊橡膠、廢塑料的一門新興技術產業。現在國內及國外生產的熱裂解設備品種繁多,但連續式自動化的生產設備不多,而且安裝復雜,通常采用螺旋片推進方式,經常出現卡死、堵塞現象;部分存在生產能力小,勞動強度大,經濟效益低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設計一種常壓螺旋齒連續式的熱裂解反應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解決本發明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裝置包括反應器、進料裝置、出渣裝置、 燃燒爐、煙道、催化塔,反應器由臥式筒狀外殼、螺旋軸組成,其特征在于螺旋軸上的螺旋為螺旋齒狀;在反應器兩側、燃燒爐內壁與反應器外壁之間的軸線位置對稱設有兩塊隔火板,在反應器的進料端1-1. 5米的一段不設隔火板。進料裝置是一個半螺旋進料機,螺旋片僅設在進料口下面的一段軸上,后面一段軸上沒有螺旋片,可使物料在進入反應器前有一定的堆積,以防止油氣從進料口外溢。出渣裝置是一個半螺旋出渣機,螺旋片僅設在反應器的出渣口下面一段,后面一段沒有螺旋片,可使灰渣出料前在出渣機內有一定的堆積,以防止油氣從出渣口外溢。燃燒爐及廢氣燃燒器設在反應器前半部分下面,后半部分反應器的外部四周設有煙道,煙道為螺旋式煙氣通道,以減慢熱煙氣流出速度,使反應器充分吸收熱量,以達到節能效果。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自動化程度高,生產量大,產量相當于傳統間歇式轉爐的4 倍,整個裝置是快裝一體式不需土建基礎,全密閉連續化生產,不會出現卡死、堵塞現象;操作方便,安裝簡單,維修容易,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安全環保,經濟效益更高。
附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如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反應器3、進料裝置1、出渣裝置11、燃燒爐8、煙道 7、催化塔6,出油氣口 5設在催化塔6頂部,煙氣出口 9設在反應器3后部;反應器3由臥式筒狀外殼、螺旋軸,螺旋軸上的螺旋為螺旋齒12,兩塊隔火板4對稱設在反應器3兩側、 燃燒爐8內壁與反應器3外壁之間的軸線位置,在反應器3的進料端1米長的一段不設隔火板(如附圖2所示);進料裝置1設在反應器3 —端,進料裝置1的螺旋軸與反應器的螺旋軸同軸,是一個半螺旋進料機,螺旋片僅設在進料口下面的一段軸上,后面一段軸上沒有螺旋片,這樣可使物料在進入反應器前有一定的堆積,以防止油氣從進料口外溢;出渣裝置 11也是一個半螺旋出渣機,螺旋片僅設在反應器的出渣口下面一段,后面一段沒有螺旋片, 這樣可使灰渣出料前在出渣裝置內有一定的堆積,以防止油氣從出渣口外溢;為節省部分動力設施,出渣裝置11經傳動鏈輪鏈條10與反應器軸同步聯動。燃燒爐8及廢氣燃燒器 2設在反應器3前半部分下面,后半部分反應器3的外部設有煙道7,煙道7為螺旋式煙氣通道(如附圖2所示),以減慢熱煙氣流出速度,使反應器充分吸收熱量,以達到節能效果。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首先點燃燃燒爐8,使反應器3溫度升至要求溫度,啟動進料裝置1電機,進料口開始進料,然后開啟引風機引風,即可實現連續化不間斷生產。
權利要求
1.一種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熱裂解反應裝置,包括反應器、進料裝置、出渣裝置、燃燒爐、煙道、催化塔,反應器由臥式筒狀外殼、螺旋軸組成,其特征在于螺旋軸上的螺旋為螺旋齒狀;在反應器兩側、燃燒爐內壁與反應器外壁之間的軸線位置對稱設有兩塊隔火板,在反應器的進料端1-1. 5米的一段不設隔火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熱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進料裝置是一個半螺旋進料機,螺旋片僅設在進料口下面的一段軸上,后面一段軸上沒有螺旋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熱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出渣裝置是一個半螺旋出渣機,螺旋片僅設在反應器的出渣口下面一段,后面一段沒有螺旋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熱裂解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燃燒爐及廢氣燃燒器設在反應器前半部分下面,后半部分反應器的外部四周設有煙道,煙道為螺旋式煙氣通道。
全文摘要
一種常壓螺旋齒廢舊橡膠熱裂解反應裝置,該裝置包括反應器、進料裝置、出渣裝置、燃燒爐、煙道、催化塔,反應器由臥式筒狀外殼、螺旋軸、隔火板組成,螺旋軸上的螺旋為螺旋齒狀,兩塊隔火板對稱設在反應器兩側、燃燒爐內壁與反應器外壁之間的軸線位置,在反應器的進料端1-1.5米的一段不設隔火板。進料裝置和出渣裝置均是一個半螺旋裝置可使物料在進入反應器前灰渣出料前有一定的堆積,以防止油氣外溢。本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生產量大,產量相當于傳統間歇式轉爐的4倍,整個裝置是快裝一體式不需土建基礎,全密閉連續化生產,不會出現卡死、堵塞現象;操作方便,安裝簡單,維修容易,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安全環保,經濟效益更高。
文檔編號C08J11/10GK102516590SQ20121000724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代先菊, 李昊民 申請人:李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