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新材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信用卡面層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及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各類信用卡,非接觸IC卡的使用得到飛速發展,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制作各類信用卡,非接觸IC卡所需的基材料除具有一般PVC硬質片材的特殊性外,在剛性,韌性,遮光性等方面要求較高外,還強調了制作的各類卡表面要耐刮傷、耐磨、抗紫外老化等新要求,目前國內外各PVC卡基材料廠家在抗紫外線老化,耐磨損,耐刮傷等方面做得不夠理想,仍有很大改進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用卡面層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作為信用卡面層,具有更好的抗紫外、耐磨耐刮傷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信用卡面層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5-15份、硫醇丁基錫2-4份、環保類增塑劑6-8份、加工助劑1-3份、紫外吸收劑1-3份、抗靜電劑1-3份、硅酸鋅6-8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6-8份、增強劑1-2份、激光涂色劑1-3份、油亮劑1-3份、硬化劑1-3份、熱穩定劑3-5份、潤滑劑1-3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5份、硫醇丁基錫2份、環保類增塑劑6份、加工助劑1份、紫外吸收劑1份、抗靜電劑1份、硅酸鋅6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6份、增強劑1份、激光涂色劑1份、油亮劑1份、硬化劑1份、熱穩定劑3份、潤滑劑1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10份、硫醇丁基錫3份、環保類增塑劑7份、加工助劑2份、紫外吸收劑2份、抗靜電劑2份、硅酸鋅7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7份、增強劑1.5份、激光涂色劑1.5份、油亮劑2份、硬化劑2份、熱穩定劑4份、潤滑劑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15份、硫醇丁基錫4份、環保類增塑劑8份、加工助劑3份、紫外吸收劑3份、抗靜電劑3份、硅酸鋅8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8份、增強劑2份、激光涂色劑3份、油亮劑3份、硬化劑3份、熱穩定劑5份、潤滑劑3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配比將各種原料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并攪拌至料溫102~112℃;
步驟二、攪拌冷卻物料降低攪拌速度,保持攪拌,使料溫降至40~50℃;
步驟三、擠出機塑化好熔融物料均勻地送入壓延機壓延成片材,壓延輥輥面溫度控制在160~180℃,所述壓延輥輥面經過噴砂處理,表面粗糙度Ra值1.0~2.0μm;
步驟四、將步驟三與信用卡復合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作為信用卡面層,具有更好的抗紫外、耐磨耐刮傷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信用卡面層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5-15份、硫醇丁基錫2-4份、環保類增塑劑6-8份、加工助劑1-3份、紫外吸收劑1-3份、抗靜電劑1-3份、硅酸鋅6-8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6-8份、增強劑1-2份、激光涂色劑1-3份、油亮劑1-3份、硬化劑1-3份、熱穩定劑3-5份、潤滑劑1-3份。
實施例二:
一種信用卡面層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5份、硫醇丁基錫2份、環保類增塑劑6份、加工助劑1份、紫外吸收劑1份、抗靜電劑1份、硅酸鋅6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6份、增強劑1份、激光涂色劑1份、油亮劑1份、硬化劑1份、熱穩定劑3份、潤滑劑1份。
實施例三:
一種信用卡面層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10份、硫醇丁基錫3份、環保類增塑劑7份、加工助劑2份、紫外吸收劑2份、抗靜電劑2份、硅酸鋅7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7份、增強劑1.5份、激光涂色劑1.5份、油亮劑2份、硬化劑2份、熱穩定劑4份、潤滑劑2份。
實施例四:
一種信用卡面層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氯乙烯15份、硫醇丁基錫4份、環保類增塑劑8份、加工助劑3份、紫外吸收劑3份、抗靜電劑3份、硅酸鋅8份、低分子量丙烯酸共聚物8份、增強劑2份、激光涂色劑3份、油亮劑3份、硬化劑3份、熱穩定劑5份、潤滑劑3份。
實施例五:
一種信用卡面層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配比將各種原料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并攪拌至料溫102~112℃;
步驟二、攪拌冷卻物料降低攪拌速度,保持攪拌,使料溫降至40~50℃;
步驟三、擠出機塑化好熔融物料均勻地送入壓延機壓延成片材,壓延輥輥面溫度控制在160~180℃,所述壓延輥輥面經過噴砂處理,表面粗糙度Ra值1.0~2.0μm;
步驟四、將步驟三與信用卡復合即可。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