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凝膠及其制備方法,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殼聚糖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凝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生物工程下游產品的分離純化問題越來越顯得突出。聚估算在整個生物工程產品生產全過程中,投入下游產品生產技術及相關設備裝置的資金可以占到2/3。生物凝膠是生物制品分離純化必不可少的材料,因為其對分離純化對象具有很好的生物親和性,分離效果也比較好。但因生物凝膠昂貴的價格極大的影響了其產業化應用。目前凝膠大都以纖維素、葡聚糖等為載體,如DEAE一纖維素、二乙氨基葡聚糖凝膠等等,這些載體存在著一些缺點,如價格昂貴,合成、再生較復雜等。因此,尋找性能適宜、價格較低的凝膠已經成為目前生物工程下游產品實現生產化生產的關鍵所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凝膠載體的問題,提供一種殼聚糖凝膠,該凝膠有較高的力學性能、分離純化性能以及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其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殼聚糖凝膠,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原料:
殼聚糖 30-40份
戊二醛 10-20份
羥甲基丙烯酰胺 3-5份
雙丙烯酰胺 3-5份
氯化鈉 5-10份
5%氫氧化鈉 10-20份
1NHCl 33-35份
去離子水 20-30份。
本發明所述的殼聚糖為脫乙酰88.47%的殼聚糖。
本發明所述的戊二醛為25%的水溶液。
一種殼聚糖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按照配方要求,準確稱取殼聚糖溶于1NHCl中;待殼聚糖充分溶解后,過濾,備用;
B、將完全溶解后并經過濾的殼聚糖溶液用滴管滴于5%氫氧化鈉中并凝膠化;將凝膠化后的溶解過濾取出,水洗至中性;
C、將水洗后的凝膠化珠體轉移至具有電動攪拌口、加料口及冷凝管的圓底三口瓶中;緩慢攪拌,并將體系溫度升至50-60℃,加入戊二醛、羥甲基丙烯酰胺、雙丙烯酰胺和氯化鈉;
D、水洗至中性,濾出產品篩分,收集粒徑在0.01-0.10mm大小的凝膠,保存于10-20%的乙醇,即得殼聚糖凝膠。
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技術效果:
本發明根據殼聚糖所具有的優良性能,采用戊二醛交聯法,并添加第三、第四單體,添加了少量的無機鹽,改善了傳統殼聚糖生物凝膠產品的力學性能、分離純化性能,提高了產品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殼聚糖凝膠,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原料:
殼聚糖 30份
戊二醛 10份
羥甲基丙烯酰胺 3份
雙丙烯酰胺 3份
氯化鈉 5份
5%氫氧化鈉 10份
1NHCl 33份
去離子水 20份。
實施例2
一種殼聚糖凝膠,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原料:
殼聚糖 40份
戊二醛 20份
羥甲基丙烯酰胺 5份
雙丙烯酰胺 5份
氯化鈉 10份
5%氫氧化鈉 20份
1NHCl 35份
去離子水 30份。
實施例3
一種殼聚糖凝膠,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原料:
殼聚糖 35份
戊二醛 15份
羥甲基丙烯酰胺 4份
雙丙烯酰胺 4份
氯化鈉 7.5份
5%氫氧化鈉 15份
1NHCl 34份
去離子水 25份。
實施例4
一種殼聚糖凝膠,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數計的原料:
殼聚糖 32份
戊二醛 18份
羥甲基丙烯酰胺 3.5份
雙丙烯酰胺 3.5份
氯化鈉 9份
5%氫氧化鈉 12份
1NHCl 33.5份
去離子水 21份。
實施例5
一種殼聚糖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按照配方要求,準確稱取殼聚糖溶于1NHCl中;待殼聚糖充分溶解后,過濾,備用;
B、將完全溶解后并經過濾的殼聚糖溶液用滴管滴于5%氫氧化鈉中并凝膠化;將凝膠化后的溶解過濾取出,水洗至中性;
C、將水洗后的凝膠化珠體轉移至具有電動攪拌口、加料口及冷凝管的圓底三口瓶中;緩慢攪拌,并將體系溫度升至50℃,加入戊二醛、羥甲基丙烯酰胺、雙丙烯酰胺和氯化鈉;
D、水洗至中性,濾出產品篩分,收集粒徑在0.01mm大小的凝膠,保存于10%的乙醇,即得殼聚糖凝膠。
實施例6
一種殼聚糖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按照配方要求,準確稱取殼聚糖溶于1NHCl中;待殼聚糖充分溶解后,過濾,備用;
B、將完全溶解后并經過濾的殼聚糖溶液用滴管滴于5%氫氧化鈉中并凝膠化;將凝膠化后的溶解過濾取出,水洗至中性;
C、將水洗后的凝膠化珠體轉移至具有電動攪拌口、加料口及冷凝管的圓底三口瓶中;緩慢攪拌,并將體系溫度升至60℃,加入戊二醛、羥甲基丙烯酰胺、雙丙烯酰胺和氯化鈉;
D、水洗至中性,濾出產品篩分,收集粒徑在0.10mm大小的凝膠,保存于20%的乙醇,即得殼聚糖凝膠。
實施例7
一種殼聚糖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按照配方要求,準確稱取殼聚糖溶于1NHCl中;待殼聚糖充分溶解后,過濾,備用;
B、將完全溶解后并經過濾的殼聚糖溶液用滴管滴于5%氫氧化鈉中并凝膠化;將凝膠化后的溶解過濾取出,水洗至中性;
C、將水洗后的凝膠化珠體轉移至具有電動攪拌口、加料口及冷凝管的圓底三口瓶中;緩慢攪拌,并將體系溫度升至55℃,加入戊二醛、羥甲基丙烯酰胺、雙丙烯酰胺和氯化鈉;
D、水洗至中性,濾出產品篩分,收集粒徑在0.5mm大小的凝膠,保存于15%的乙醇,即得殼聚糖凝膠。
實施例8
一種殼聚糖凝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A、按照配方要求,準確稱取殼聚糖溶于1NHCl中;待殼聚糖充分溶解后,過濾,備用;
B、將完全溶解后并經過濾的殼聚糖溶液用滴管滴于5%氫氧化鈉中并凝膠化;將凝膠化后的溶解過濾取出,水洗至中性;
C、將水洗后的凝膠化珠體轉移至具有電動攪拌口、加料口及冷凝管的圓底三口瓶中;緩慢攪拌,并將體系溫度升至53℃,加入戊二醛、羥甲基丙烯酰胺、雙丙烯酰胺和氯化鈉;
D、水洗至中性,濾出產品篩分,收集粒徑在0.2mm大小的凝膠,保存于17%的乙醇,即得殼聚糖凝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