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醫用材料、高分子化學和生物大分子自組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表面血液相容性提高的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乳酸是一種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已被廣泛應用于骨固定修復材料、組裝工程支架材料、藥物控制釋放載體等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然而,聚乳酸材料疏水性強,在與血液直接接觸時,容易引起血漿中一系列非特異性的蛋白質吸附,血小板粘附,最終導致凝血,從而形成血栓不良反應,因此,提高聚乳酸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迫在眉睫。
采用層層自組裝的方法,將生物多糖固定到聚乳酸材料表面是提高其血液相容性的一種有效途徑。中國專利cn102675674a公開了一種溶菌酶和香菇多糖硫酸酯自組裝修飾的聚乳酸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申請采用靜電層層自組裝法將溶菌酶和香菇多糖硫酸酯交替沉積到表面氨基化的聚乳酸材料上,制備的聚乳酸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得到了改善。該申請使用靜電層層自組裝技術,層與層之間僅依靠弱的靜電相互作用力結合,制備的溶菌酶/香菇多糖硫酸酯多層膜穩定性較差,易從聚乳酸材料基底上脫落,限制了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點擊化學是由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sharpless教授于2001年首次提出,其中最主要的一類點擊化學反應是由cu(i)化合物催化疊氮化合物與含炔基化合物反應生成1,2,3-三唑五元環化合物。點擊化學能將兩種不同物質通過五元環共價結合起來,具備產量高、效率高、副反應少、反應條件溫和等優點,因而得到了廣泛應用。目前,還未見與本申請相關的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聚乳酸材料,本發明聚乳酸材料由基材和修飾層組成,基材由表面疊氮化的聚乳酸材料構成,修飾層是在所述基材的表面利用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進行表面修飾而得到;其中,修飾層中含有在所述基材表面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和疊氮殼聚糖。
本發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聚乳酸材料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通過點擊反應將含疊氮基的殼聚糖與含炔基的纖維素硫酸酯交替共價固定在聚乳酸材料表面,通過組裝層數的控制使得聚乳酸材料表面親水性顯著提高,從而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本發明方法通過點擊反應在層與層之間形成共價連接,從而進一步提高多層膜的穩定性,提高其實際應用價值。本申請中使用的殼聚糖是甲殼素脫乙酰化后的一種天然陽離子多糖,具有安全無毒、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廣譜抗菌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人造皮膚、人造血管、可吸收手術縫合線等生物材料領域;纖維素是自然界中存在最為廣泛的一種多糖,具有來源廣泛、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等優點,通過硫酸化改性后的纖維素已被證明具有顯著的抗凝血活性。
本發明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聚乳酸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疊氮化處理:
聚乳酸膜片的制備:按聚乳酸:二氯甲烷=(5~10)g:(50~100)ml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待聚乳酸完全溶解后將溶液倒入平底玻璃比色皿內,在室溫下干燥24~48h后,得到聚乳酸薄膜。隨后用質量百分比50%的乙醇水溶液中對薄膜進行攪拌清洗2~3h,以去除表面粘附的油脂和其它雜質,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在40~50℃下真空干燥24~36h,得到聚乳酸膜片;
聚乳酸膜片表面的胺解:將5~10g聚乳酸膜片浸泡在濃度0.05~0.09g/ml50~100ml的含1,6-己二胺的異丙醇溶液中,在37~60℃下攪拌反應2~5min,得到表面帶有氨基的聚乳酸膜片,再用大量蒸餾水沖洗聚乳酸膜片,去除未反應的1,6-己二胺;
胺解聚乳酸膜片表面的疊氮化:將5~10g胺解聚乳酸膜片、0.2~0.4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hcl)、0.1~0.2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80~10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其中緩慢滴入0.5~0.8m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在室溫下攪拌48~72h后,將膜片取出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得到表面含疊氮基的聚乳酸膜片,將其裁剪成2×2cm的尺寸備用;
(2)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的制備:將1~2g殼聚糖,0.2~0.4gedc·hcl,0.2~0.3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80~10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混合液中緩慢滴入0.4~0.8ml的temed,在室溫下攪拌48~72h,反應結束后過濾,得到疊氮殼聚糖,將得到的疊氮殼聚糖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
含炔基纖維素的制備:首先將2~6g纖維素置于50~100ml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體積比2:1)混合液中,隨后向混合液中添加900~1000mg對甲苯磺酰氯、400~500μl吡啶和900~1000mg5-己炔酸,70~80℃條件下攪拌反應36~48h;冷卻到室溫后,過濾得到含炔基纖維素;隨后用大量去離子水和乙醇對含炔基纖維素進行反復沖洗,48~50℃條件下干燥48~72h;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取二甲基亞砜10~20ml中加入0.5~1g無水licl,待licl溶解后,加入0.5~1g含炔基纖維素,93~94℃充分溶解,冷卻后,加入3~4g三氧化硫-吡啶復合物,66~70℃反應5~6h,取下燒瓶置于冰水浴中,用20mol/lnaoh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以無水乙醇沉淀,離心取沉淀,并用無水乙醇洗滌3~5次;將沉淀溶于去離子水中,在常溫下置于透析袋中去離子水透析72h,然后將透析液于50℃下減壓蒸發濃縮,冷凍干燥,即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
(3)疊氮殼聚糖溶液、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溶液的制備:按疊氮殼聚糖:乙酸: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00.0~180.0)mg:3ml:(200~240)mg:(500~600)mg:147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疊氮殼聚糖溶液;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按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00.0~200.0)mg:(200~240)mg:(500~600)mg:150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
(4)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在聚乳酸材料表面的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
取上述步驟(1)制備的2×2cm尺寸的疊氮化聚乳酸膜片在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中1~2h進行點擊反應,然后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3~5次,得到表面具有一層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改性膜片;利用第一層反應結合在聚乳酸膜片上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中沒有反應的炔基與具有疊氮基的殼聚糖進行點擊反應,隨后將上述膜片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疊氮殼聚糖溶液中1~2h進行點擊反應,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3~5次,完成基材表面第一個雙分子層自組裝;反復進行上述過程,直至制得所需層數的聚乳酸材料即可結束反應;最后將膜片在35~45℃條件下真空干燥24~48h,得到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修飾的聚乳酸材料,要求纖維素硫酸酯處于材料最外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發明采用基于點擊反應的層層自組裝表面修飾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易控、反應條件溫和等優點,能夠在室溫水溶液條件下進行操作,非常有利于保持生物多糖的天然構象和生物活性,并且該方法制備的自組裝多層膜層與層之間依靠強的共價鍵結合,具有穩定性強、不易從基底材料上脫落的優點,更利于實際應用。
其次,本發明所采用的聚乳酸材料表面修飾物質均為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多糖(殼聚糖和纖維素硫酸酯),它們來源于動植物,具有良好的親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同時纖維素硫酸酯是一種帶有硫酸基的類肝素物質,這些硫酸基在生理環境中顯示出較強的負電荷,有利于排斥血漿蛋白的非特異吸附,因此,利用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進行聚乳酸材料表面修飾可有效提高其血液相容性和生物相容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聚乳酸材料表面疊氮化處理反應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疊氮殼聚糖的制備反應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反應示意圖;
圖4本發明實施例1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修飾過程中聚乳酸材料表面的靜態水接觸角變化情況;
圖5本發明實施例1被修飾聚乳酸材料表面aptt變化圖;其中ppp代表貧血小板血漿,m-0代表未被修飾聚乳酸膜片,m-2.5代表表面修飾了2.5個雙分子層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的聚乳酸膜片,m-5.5表面修飾了5.5個雙分子層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的聚乳酸膜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所述內容。
實施例1:本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聚乳酸材料由基材和修飾層組成,基材為表面疊氮化的聚乳酸材料,修飾層是在所述基材的表面利用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進行表面修飾而得到;其中,修飾層中含有在所述基材表面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和疊氮殼聚糖。
如圖1、2、3所示,上述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1)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疊氮化處理
聚乳酸膜片的制備:按照聚乳酸:二氯甲烷=5g:50ml的比例攪拌混合2個原料,待聚乳酸完全溶解后將溶液倒入平底玻璃比色皿內,在室溫下干燥24h后,得到聚乳酸薄膜。隨后用質量百分比50%的乙醇水溶液中對薄膜進行攪拌清洗2h,以去除表面粘附的油脂和其它雜質,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在40℃真空干燥24h,得到聚乳酸膜片;
聚乳酸膜片表面的胺解:將5g聚乳酸膜片浸泡在0.05g/ml50ml含1,6-己二胺的異丙醇溶液中,在37℃下攪拌反應2min,得到表面帶有氨基的聚乳酸膜片,再用大量蒸餾水沖洗聚乳酸膜片,以去除未反應的1,6-己二胺;
胺解聚乳酸膜片表面的重氮化:將5g胺解聚乳酸膜片、0.2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hcl)、0.1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8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其中緩慢滴入0.5m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在室溫下攪拌48h后,將膜片取出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得到表面含疊氮基的聚乳酸膜片,將其裁剪成2×2cm的尺寸備用。
(2)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的制備:將1g殼聚糖、0.2gedc·hcl、0.2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8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混合液中緩慢滴入0.4ml的temed,在室溫下攪拌48h,反應結束后過濾,得到疊氮殼聚糖,將得到的疊氮殼聚糖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
含炔基纖維素的制備:首先將2g纖維素置于50ml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體積比2:1)混合液中,隨后向混合液中添加900mg對甲苯磺酰氯、400μl吡啶和900mg5-己炔酸,70℃條件下攪拌反應36h;冷卻到室溫后,過濾得到含炔基纖維素,隨后依次用大量去離子水和乙醇對含炔基纖維素進行反復沖洗,48℃條件下干燥48h;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取二甲基亞砜10ml,加入三口燒瓶中,然后加入0.5g無水licl,待licl溶解后,加入0.5g含炔基纖維素,93℃充分溶解,冷卻后,加入3g三氧化硫-吡啶復合物,66℃反應5h,取下燒瓶置于冰水浴中,用20mol/lnaoh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以無水乙醇沉淀,離心取沉淀,并用無水乙醇洗滌3次;將沉淀溶于400ml去離子水中,在常溫條件下置于透析袋中去離子水透析72h,然后將透析液于50℃下減壓蒸發濃縮,冷凍干燥,即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
(3)疊氮殼聚糖溶液、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溶液的制備:按疊氮殼聚糖:乙酸: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00mg:3ml:200mg:500mg:147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疊氮殼聚糖溶液;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按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00mg:200mg:500mg:150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
(4)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在聚乳酸材料表面的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
取上述步驟(1)制備的2×2cm尺寸的疊氮化聚乳酸膜片在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中1h進行點擊反應,然后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得到表面具有一層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改性膜片;利用第一層反應結合在聚乳酸膜片上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中沒有反應的炔基與具有疊氮基的殼聚糖進行點擊反應,隨后將上述膜片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疊氮殼聚糖溶液中1h進行點擊反應,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3次,完成基材表面第一個雙分子層自組裝;反復進行上述過程,直至制得所需層數的聚乳酸材料即可結束反應;最后將膜片在35℃條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修飾的聚乳酸材料,纖維素硫酸酯處于最外層。
如圖4所示,較未經修飾的聚乳酸膜片相比,本實施例經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修飾的聚乳酸膜片表面的水接觸角隨著組裝層數的增大而降低,這是因為親水性好的纖維素硫酸酯和殼聚糖通過點擊反應固定在聚乳酸膜片表面,使得其親水性顯著提高,水接觸角明顯降低。
如圖5所示,較未經修飾的聚乳酸膜片相比,本實施例經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修飾的聚乳酸膜的aptt隨著組裝層數的增大而延長,這是因為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纖維素硫酸酯通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固定在聚乳酸膜片表面,且組裝層數越大,被固定在膜片表面的纖維素硫酸酯含量越高,使得聚乳酸膜片表面抗凝血活性增強,aptt延長。
實施例2:本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聚乳酸材料由基材和修飾層組成,基材為表面疊氮化的聚乳酸材料,修飾層是在所述基材的表面利用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進行表面修飾而得到;其中,修飾層中含有在所述基材表面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和疊氮殼聚糖。
上述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1)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疊氮化處理:
聚乳酸膜片的制備:按照聚乳酸:二氯甲烷=7.5g:75ml的比例攪拌混合2個原料,待聚乳酸完全溶解后將溶液倒入平底玻璃比色皿內,在室溫下干燥36h后,得到聚乳酸薄膜;隨后用質量百分比50%的乙醇水溶液中對薄膜進行攪拌清洗2.5h,以去除表面粘附的油脂和其它雜質,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在45℃真空干燥30h,得到聚乳酸膜片;
聚乳酸膜片表面的胺解:將7.5g聚乳酸膜片浸泡在0.07g/ml75ml含1,6-己二胺的異丙醇溶液中,在48℃下攪拌反應3.5min,得到表面帶有氨基的聚乳酸膜片,再用大量蒸餾水沖洗聚乳酸膜片,以去除未反應的1,6-己二胺;
胺解聚乳酸膜片表面的疊氮化:將7.5g胺解聚乳酸膜片、0.3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hcl)、0.15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9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其中緩慢滴入0.65m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在室溫下攪拌60h后,將膜片取出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得到表面含疊氮基的聚乳酸膜片,將其裁剪成2×2cm的尺寸備用。
(2)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的制備:將1.5g殼聚糖、0.3gedc·hcl、0.25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9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混合液中緩慢滴入0.6ml的temed,在室溫下攪拌60h,反應結束后過濾,得到疊氮殼聚糖,將得到的疊氮殼聚糖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
含炔基纖維素的制備:首先將4g纖維素置于75ml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體積比2:1)混合液中,隨后向混合液中添加950mg對甲苯磺酰氯、450μl吡啶和950mg5-己炔酸,75℃條件下攪拌反應42h,冷卻到室溫后,過濾得到含炔基纖維素;隨后依次用大量去離子水和乙醇對含炔基纖維素進行反復沖洗,49℃條件下干燥60h;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取二甲基亞砜15ml,加入三口燒瓶中,然后加入0.75g無水licl,待licl溶解后,加入0.75g含炔基纖維素,93.5℃充分溶解,冷卻后,加入3.5g三氧化硫-吡啶復合物,68℃反應5.5h,取下燒瓶置于冰水浴中,用20mol/lnaoh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以無水乙醇沉淀,離心取沉淀,并用無水乙醇洗滌4次;將沉淀溶于400ml去離子水中,在常溫條件下置于透析袋中去離子水透析72h,然后將透析液于50℃下減壓蒸發濃縮,冷凍干燥,即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
(3)疊氮殼聚糖溶液、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溶液的制備:按疊氮殼聚糖:乙酸: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40.0mg:3ml:220mg:550mg:147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疊氮殼聚糖溶液;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按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50mg:220mg:550mg:150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
(4)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在聚乳酸材料表面的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
取上述步驟(1)制備的2×2cm尺寸的疊氮化聚乳酸膜片在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中1.5h進行點擊反應,然后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4次,得到表面具有一層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改性膜片;利用第一層反應結合在聚乳酸膜片上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中沒有反應的炔基與具有疊氮基的殼聚糖進行點擊反應,隨后將上述膜片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疊氮殼聚糖溶液中1.5h進行點擊反應,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4次;完成基材表面第一個雙分子層自組裝;反復進行上述過程,直至制得所需層數的聚乳酸材料即可結束反應;最后將膜片在40℃條件下真空干燥36h,得到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修飾的聚乳酸材料,纖維素硫酸酯處于最外層。
實施例3:本基于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聚乳酸材料由基材和修飾層組成,基材為表面疊氮化的聚乳酸材料,修飾層是在所述基材的表面利用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進行表面修飾而得到;其中,修飾層中含有在所述基材表面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和疊氮殼聚糖。
上述材料的制備方法如下:
(1)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疊氮化處理:
聚乳酸膜片的制備:按照聚乳酸:二氯甲烷=10g:100ml的比例攪拌混合2個原料,待聚乳酸完全溶解后將溶液倒入平底玻璃比色皿內,在室溫下干燥48h后,得到聚乳酸薄膜。隨后用50%乙醇水溶液中對薄膜進行攪拌清洗3h,以去除表面粘附的油脂和其它雜質,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在50℃真空干燥36h,得到聚乳酸膜片;
聚乳酸膜片表面的胺解:將10g聚乳酸膜片浸泡在0.09g/ml100ml含1,6己二胺的異丙醇溶液中,在60℃下攪拌反應5min,得到表面帶有氨基的聚乳酸膜片,再用大量蒸餾水沖洗聚乳酸膜片,以去除未反應的己二胺;
胺解聚乳酸膜片表面的疊氮化:將10g胺解聚乳酸膜片、0.4g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hcl)、0.2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10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其中緩慢滴入0.8ml的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在室溫下攪拌72h后,將膜片取出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得到表面含疊氮基的聚乳酸膜片,將其裁剪成2×2cm的尺寸備用。
(2)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的制備:將2g殼聚糖、0.4gedc·hcl、0.3g對疊氮苯甲酸倒入100ml甲醇中攪拌,然后再向混合液中緩慢滴入0.8ml的temed,在室溫下攪拌72h,反應結束后過濾,得到疊氮殼聚糖,將得到的疊氮殼聚糖用甲醇反復清洗多次,然后在室溫條件下避光真空干燥、
含炔基纖維素的制備:首先將6g纖維素置于100ml甲苯/n,n-二甲基乙酰胺(體積比2:1)混合液中,隨后向混合液中添加1000mg對甲苯磺酰氯、500μl吡啶和1000mg5-己炔酸,80℃條件下攪拌反應48h,冷卻到室溫后,過濾得到含炔基纖維素;隨后依次用大量去離子水和乙醇對含炔基纖維素進行反復沖洗,50℃條件下干燥72h;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制備:取二甲基亞砜20ml,加入三口燒瓶中,然后加入1g無水licl,待licl溶解后,加入1g含炔基纖維素,94℃充分溶解,冷卻后,加入4g三氧化硫-吡啶復合物,70℃反應6h,取下燒瓶置于冰水浴中,用20mol/lnaoh溶液調節ph值至中性,以無水乙醇沉淀,離心取沉淀,并用無水乙醇洗滌5次;將沉淀溶于400ml去離子水中,在常溫條件下置于透析袋中去離子水透析72h,然后將透析液于50℃下減壓蒸發濃縮,冷凍干燥,即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
(3)疊氮殼聚糖溶液、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
疊氮殼聚糖溶液的制備:按疊氮殼聚糖:乙酸: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180.0mg:3ml:240mg:600mg:147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疊氮殼聚糖溶液;
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的制備:按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硫酸銅:抗壞血酸:去離子水=200.0mg:240mg:600mg:150ml的比例,將上述物質混勻得到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
(4)疊氮殼聚糖和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在聚乳酸材料表面的層層點擊鍵合自組裝
取上述步驟(1)制備的2×2cm尺寸的疊氮化聚乳酸膜片在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溶液中2h進行點擊反應,然后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5次,得到表面具有一層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的改性膜片;利用第一層反應結合在聚乳酸膜片上的含炔基纖維素硫酸酯中沒有反應的炔基與具有疊氮基的殼聚糖進行點擊反應,隨后將上述膜片室溫條件下浸泡于10ml疊氮殼聚糖溶液中2h進行點擊反應,取出膜片用去離子水洗滌5次;完成基材表面第一個雙分子層自組裝;反復進行上述過程,直至制得所需層數的聚乳酸材料即可結束反應;最后將膜片在45℃條件下真空干燥48h,得到纖維素硫酸酯/殼聚糖多層膜修飾的聚乳酸材料,纖維素硫酸酯處于最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