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啤酒釀造加熱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
背景技術:
在啤酒釀造過程中,對麥汁的加熱煮沸是糖化系統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現行煮沸鍋加熱方法多種多樣,普遍采用蜂窩夾套加熱,也有部分采用內循環加熱方法。對于蜂窩夾套加熱,其優點顯而易見,但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傳熱面積小,傳熱效率低,且隨著直徑的增加,受熱不均勻現象會越來越多的發生;對于煮沸鍋的內循環加熱,換熱器設置在煮沸鍋內部,雖然解決了蜂窩夾套加熱存在的一些不足,但是,其對煮沸鍋內部空間的占用和其結構所帶來的衛生問題也不可忽視;同時加熱過程中麥汁受熱上浮,高溫麥汁停留在上表面,導致麥汁存在巨大溫差,而這溫差容易使麥汁焦化甚至出現糊鍋現象,其溫度不易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其能提供一種受熱均勻、能準確調節麥汁溫度的外循環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包括鍋體、換熱裝置和液體泵,鍋體的外表面貼合有保溫層,換熱裝置設于鍋體外部,并通過換熱輸出管道與鍋體連通,液體泵設于鍋體和換熱裝置之間,液體泵一端通過排出管道與鍋體連通,另一端通過泵出管道和換熱輸入管道與換熱裝置連通,排出管道設有一排出閥門。
優選的,換熱裝置為管殼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殼體一端與蒸汽輸入管道一端連通,殼體另一端與冷凝水排出管道一端連通,冷凝水排出管道另一端接有疏水器;管殼式換熱器管體一端分別與換熱輸入管道和換熱輸出管道連通;換熱輸入管道與泵出管道連接處設置有一換熱閥門,換熱輸出管道設置有一視鏡和一蒸發閥門,管殼式換熱器具有傳熱系數高,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等特點;同時在冷凝水排出管道上設置疏水器能夠將蒸汽系統的冷凝水盡快排出,同時也能防止蒸汽泄露;換熱輸出管道上設置視鏡能更好觀察麥汁經過管殼式換熱器加熱后的狀況。
優選的,鍋體外部設有用于檢測鍋體液體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換熱輸出管道設有用于檢測從管殼式換熱器輸出液體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蒸汽輸入管道設置有一自動閥門,第二溫度傳感器與自動閥門電性連接,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實時溫度的反饋,鍋體和管殼式換熱器內麥汁的溫度可以準確控制在所設定的溫度。
優選的,鍋體包括有導流傘,導流傘設于鍋體內部,并與換熱輸出管道豎直相對,設置導流傘,可使麥汁經過加熱后能最大程度地散開,從而增加了蒸發面積,使得麥汁在循環加熱的過程中能夠傳熱均勻。
優選的,鍋體頂部與一排汽管道貫通,麥汁蒸發后所產生的乏汽可經排汽管道排出,通過能量回收裝置回收熱量二次利用。
優選的,鍋體包括有CIP清洗管道,CIP清洗管道設于鍋體內部,CIP清洗俗稱就地清洗,就地清洗指不用拆開或移動裝置,即采用高溫、高濃度的洗凈液,對衛生級別要求較嚴格的生產設備進行清洗凈化,麥汁在煮沸完成被送至發酵罐,可以通過CIP管道對鍋體內部進行清洗。
優選的,鍋體底部開設有排污口,排污口與排污管道連通,排污管道上設置有一排污閥門。鍋體清洗后的污水可通過排污口進行排污。
優選的,鍋體外部設置有回旋管道,回旋管道一端與換熱輸出管道連通,另一端與鍋體連通;回旋管道上設置有一回旋閥門,設置回旋管道可以加快麥汁的循環速度,從而使麥汁更快達到所設定的溫度。
優選的,該外循環加熱裝置還包括有用于調控液體溫度和調節自動閥門開閉大小的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分別和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控制系統接收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反饋回來的溫度,通過調節自動閥門開閉的大小,循環量可以準確調節,從而使得麥汁的溫度可以準確地調節。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該外循環加熱裝置時,鍋體中的麥汁通過液體泵和換熱輸入管道泵進外部管殼式換熱器,麥汁通過外部管殼式換熱器加熱至設定溫度后通過換熱輸出管道返回至鍋體中,返回的加熱后的麥汁,經過導流傘分流蒸發,再通過一定次數的循環,從而使麥汁在循環加熱過程中能夠傳熱均勻,同時鍋體外部貼合了保溫層,這使整個加熱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降低了能耗;另外通過液體泵循環麥汁,控制系統調節自動閥門開閉大小,循環量可以準確調節,通過一定次數的循環,使得鍋體中的麥汁可以均勻混合;通過溫度傳感器的反饋、控制系統的自動控制,使得經過外部管殼式加熱器的麥汁溫度可以準確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鍋體;101、保溫層;102、第一溫度傳感器;103、排汽管道;104、排污口;105、排污管道;106、排污閥門;20、換熱裝置;201、第二溫度傳感器;202、換熱輸出管道;203、換熱輸入管道;204、蒸汽輸入管道;205、冷凝水排出管道;206、視鏡;207、蒸發閥門;208、疏水器;209、換熱閥門;30、液體泵;301、排出管道;302、排出閥門;303、泵出管道;40、回旋管道;401、回旋閥門;50、導流傘;60、自動閥門;70、控制系統;80、CIP清洗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述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包括鍋體10、換熱裝置20和液體泵30,鍋體10的外表面貼合有保溫層101,換熱裝置20設于鍋體10外部,并通過換熱輸出管道202與鍋體10連通,液體泵30設于鍋體10和換熱裝置20之間,液體泵30一端通過排出管道301與鍋體10連通,另一端通過泵出管道303和換熱輸入管道203與換熱裝置20連通,排出管道301設有一排出閥門302。
在上述的結構的基礎上,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麥汁注入鍋體10內,啟動液體泵30,鍋體10的麥汁進入排出管道301,麥汁被液體泵30泵入換熱裝置20進行換熱,被加熱后的麥汁通過換熱輸出通道202流出換熱裝置20,再次從頂部噴灑入鍋體10內,麥汁通過一定次數的循環,使得鍋體10內的麥汁可以均勻混合,從而使麥汁能夠均勻傳熱,同時鍋體10外側貼合有一側隔熱層101,減少麥汁熱量的散失,提高了熱效率,與傳統的麥汁加熱裝置相比,該實用新型的一種外循環加熱裝置具有傳熱均勻、傳熱效率高、能耗降低等效果。
優選的,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換熱裝置20為管殼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殼體一端與蒸汽輸入管道204一端連通,殼體另一端與冷凝水排出管道205一端連通,冷凝水排出管道205另一端接有疏水器208;管殼式換熱器管體一端分別與換熱輸入管道203和換熱輸出管道202連通;換熱輸入管道203與泵出管道303連接處設置有一換熱閥門209,換熱輸出管道202設置有一視鏡206和一蒸發閥門207,管殼式換熱器具有傳熱系數高,結構緊湊,安裝方便等特點;同時在冷凝水排出管道205上設置疏水器208能夠將蒸汽系統的冷凝水盡快排出,同時也能防止蒸汽泄露;換熱輸出管道202上設置視鏡206能更好觀察麥汁經過管殼式換熱器加熱后的狀況。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鍋體10外部設有用于檢測鍋體10液體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102,換熱輸出管道202設有用于檢測從管殼式換熱器輸出液體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201;蒸汽輸入管道204設置有一自動閥門60,第二溫度傳感器201與自動閥門60電性連接,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102和第二溫度傳感器201實時溫度的反饋,鍋體10和管殼式換熱器內麥汁的溫度可以準確控制在所設定的溫度。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鍋體10包括有導流傘50,導流傘50設于鍋體10內部,并與換熱輸出管道203豎直相對,設置導流傘50,可使麥汁經過加熱后能最大程度地散開,從而增加了蒸發面積,使得麥汁在循環加熱的過程中能夠傳熱均勻。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鍋體10頂部與一排汽管道103貫通,麥汁蒸發后所產生的乏汽可經排汽管道103排出,通過能量回收裝置回收熱量二次利用。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鍋體10包括有CIP清洗管道90,CIP清洗管道90設于鍋體10內部,CIP清洗俗稱就地清洗,就地清洗指不用拆開或移動裝置,即采用高溫、高濃度的洗凈液,對衛生級別要求較嚴格的生產設備進行清洗凈化,麥汁在煮沸完成被送至發酵罐,可以通過CIP清洗管道90對鍋體10內部進行清洗。
優選的,在本實施中,鍋體10底部開設有排污口104,排污口104與排污管道105連通,排污管道105上設置有一排污閥門106,鍋體10清洗后的污水可通過排污口104進行排污。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鍋體10外部設置有回旋管道40,回旋管道40一端與換熱輸出管道202連通,另一端與鍋體10連通;回旋管道40上設置有一回旋閥門401,設置回旋管道40可以加快麥汁的循環速度,從而使麥汁更快達到所設定的溫度。
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該外循環加熱裝置還包括有用于調控液體溫度和調節自動閥門60開閉大小的控制系統70,控制系統70分別和第一溫度傳感器102、第二溫度傳感器201電性連接,控制系統70接收第一溫度傳感器102和第二溫度傳感器201反饋回來的溫度,通過調節自動閥門60開閉的大小,循環量可以準確調節,從而使得麥汁的溫度可以準確地調節。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