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聚醚制備,具體涉及一種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1、硅烷改性聚醚是一種新型的有機硅聚合物。聚醚多元醇是其重要的起始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通常是通過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等環氧化合物在起始劑(如多元醇)的存在下開環聚合而得到的。例如,以丙二醇為起始劑,與環氧丙烷反應,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和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硅烷偶聯劑也是合成硅烷改性聚醚的關鍵原料。在合成過程中,硅烷偶聯劑的烷氧基與聚醚多元醇末端的羥基發生縮合反應。例如,硅烷偶聯劑中的甲氧基(-och3)與聚醚多元醇末端的羥基(-oh)在一定的反應條件(如催化劑存在、適當的溫度等)下,脫去一分子甲醇(ch3oh),從而將硅烷結構引入到聚醚鏈段上。硅烷改性聚醚對多種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它既可以粘結無機材料,如玻璃、金屬(鋁、鋼等),又能粘結有機材料,如塑料(如pvc、pp等)、木材等。因此,硅烷改性聚醚在建筑行業、汽車行業、電子電器行業均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在建筑行業中,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可以牢固地粘結玻璃與鋁合金窗框,能夠承受一定的外力和氣候變化而不發生脫落。在汽車工業,能夠用于汽車的密封和粘結。在電子電器行業,可用于電子元件的封裝和保護。
2、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具有力學性能優異且穩定性強等優勢。在力學方面,較高的分子量意味著分子鏈更長、更復雜,在粘結過程中,硅烷改性聚醚分子可以與被粘結材料表面形成更多的相互作用點,有利于提高粘結強度;同時分子量高的硅烷改性聚醚自身的內聚強度較高,能夠更好地抵抗外力的拉扯和剪切,不容易被撕裂,能夠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在穩定性方面,由于分子量高,分子鏈之間的相互作用更強,需要更高的能量才能破壞分子鏈的結構。因此高溫環境下,能夠更好地保持其密封和粘結性能,不會因為高溫而迅速分解或失去粘性。此外,分子量高的硅烷改性聚醚具有更好的抵抗能力,其復雜的分子結構使得化學物質難以滲透到分子內部進行反應,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膠能夠更好地抵抗化學物質的腐蝕,延長密封膠的使用壽命。
3、但是硅烷改性聚醚隨著分子量的增大,其粘度越大,粘度過大會增加聚醚產品加工與操作性方面的難度,如混合、攪拌困難,涂覆與施工不便等;甚至還存在影響產品性能的風險。而且部分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還存在色澤深,儲存過程中粘度變化大、色澤加深嚴重等問題。因此,制備出粘度小,儲存穩定性強,儲存過程中粘度、色澤變化小的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對其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的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其粘度小,儲存穩定性強,儲存過程中粘度、色澤變化小。
2、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制備方法。
3、具體地,一種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1)將多元醇與第一催化劑混合,滴加第一環氧丙烷,進行第一次聚合反應,反應結束后,經后處理得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5、(2)將步驟(1)制備的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與第二催化劑混合,滴加第二環氧丙烷,進行第二次聚合反應,制得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6、(3)將步驟(2)制備的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與第三催化劑混合,滴加第三環氧丙烷,進行第三次聚合反應,制得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7、(4)將步驟(3)制備的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與含鉍催化劑混合,然后加入硅烷偶聯劑,進行封端反應,反應結束后依次加入小分子醇和抗氧化劑,制得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
8、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為300-800;所述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為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2-10倍;所述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為所述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2-10倍;
9、所述第一次聚合反應的溫度為110-120℃;所述第二次聚合反應的溫度為125-145℃;所述第三次聚合反應的溫度為125-145℃;
10、在步驟(4)中,所述抗氧化劑為磷類抗氧化劑和酚類抗氧化劑。
11、優選地,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為350-800;所述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為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3-9倍;所述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為所述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3-9倍。
12、優選地,在步驟(1)中,所述多元醇包括丙二醇、丙三醇、甘油中的一種。
13、優選地,在步驟(1)中,所述第一催化劑為堿金屬催化劑,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所述第一催化劑的加入量為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質量的0.1%-1%,如0.1%-0.8%,0.1%-0.5%,0.2%-0.3%等。
14、優選地,在步驟(1)中,所述后處理的過程為:向反應體系中加入酸、吸附劑進行處理,然后經脫水,去除所述吸附劑。
15、優選地,在步驟(2)中,所述第二催化劑為雙金屬絡合催化劑或多金屬絡合催化劑。所述第二催化劑的加入量為所述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質量的0.0015%-0.015%;如0.0015%、0.002%、0.004%、0.008%、0.012%、0.015%等。
16、優選地,在步驟(3)中,所述第三催化劑為雙金屬絡合催化劑或多金屬絡合催化劑。所述第三催化劑的加入量為所述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的質量的0.0015%-0.015%;如0.0015%、0.002%、0.004%、0.008%、0.012%、0.015%等。
17、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含鉍催化劑包括但不限于羧酸鉍,例如(2-乙基己酸)鉍、新癸酸鉍或四甲基庚二酸鉍。
18、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含鉍催化劑的加入量為所述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質量的0.05%-0.2%,如0.08%、0.1%、0.15%等。
19、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封端反應的溫度為70-90℃,所述封端反應的時間為1-5小時。
20、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硅烷偶聯劑為異氰酸酯硅烷,如異氰酸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異氰酸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21、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小分子醇選自甲醇、乙醇、丙醇、異丙醇、丁醇、異丁醇中的至少一種。
22、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磷類抗氧化劑與所述酚類抗氧化劑的質量比為1:(0.5-2);進一步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磷類抗氧化劑與所述酚類抗氧化劑的質量比為1:(0.8-1.5)。
23、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磷類抗氧化劑包括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抗氧劑168)和/或抗氧劑619;所述酚類抗氧化劑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氧劑bht)、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十八酯(抗氧劑1076)、3-十二烷基硫代丙酸-2,4-二叔丁基苯酚酯(抗氧劑1135)中的至少一種。
24、優選地,在步驟(4)中,所述抗氧化劑的添加量為所述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質量的0.04%-0.15%,如0.05%、0.08%、0.1%、0.15%等。
25、更為具體地,一種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6、(1)制備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在反應釜中加入第一催化劑和多元醇,氮氣置換后,升溫至105-110℃開始試加第一環氧丙烷,此過程壓力控制在≤0.25mpa,試加時間為20-30分鐘;待反應正常后,控制壓力≤0.30mpa,溫度110-120℃,勻速加入第一環氧丙烷,加料完畢后,熟化至壓力不降為止;再降溫脫氣,加入酸液中和,加入吸附劑進行吸附處理,最后經過濾,去所述吸附劑,制得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27、(2)制備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在反應釜加入第二催化劑、步驟(1)制備的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氮氣置換后,升溫至125℃開始試加第二環氧丙烷,試加時間為5-30min;待反應正常后,控制加料溫度為135-145℃,壓力控制在<0.3mpa,勻速加第二環氧丙烷;加料完畢后,熟化至壓力不降為止;最后經脫氣,制得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28、(3)制備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在反應釜加入第三催化劑、步驟(2)制備的中分子量聚醚多元醇,氮氣置換后,升溫至125℃開始試加第三環氧丙烷,試加時間5-30min;待反應正常后,控制加料溫度135-145℃,壓力控制在<0.3mpa,勻速加第三環氧丙烷;加料完畢后,熟化至壓力不降為止;最后經脫氣,制得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
29、(4)硅烷封端:將步驟(3)制備的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加入反應釜中,氮氣置換后,升溫至60-120℃加入含鉍催化劑,然后加入硅烷偶聯劑,于70-90℃下反應1-5小時;反應結束后,加入小分子醇,繼續反應1-3小時;再加入抗氧劑,攪拌,制得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
30、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1、本發明提供的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的制備方法,以多元醇為起始劑,與環氧丙烷經過三步法制備出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再采用硅烷偶聯劑進行封端,制得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本發明通過三步法制備聚醚,嚴格控制各步驟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以及反應溫度,并在反應后加入小分子醇和抗氧化劑,使制備的高分子量硅烷改性聚醚,粘度小,儲存穩定性強,儲存過程中粘度、色澤變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