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懸架的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自卸車平衡懸架,特別是關于一種上、下推 力桿都采用雙單桿八字形分布方式的懸架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工程用車后平衡懸架推力桿采用上推力桿為單桿縱向分布,下 推力桿為雙桿八字形分布。這種車輛在工地上使用時,由于工地路況差, 車輛行駛路面松軟硬實度差,表面道路阻力系數大,作業強度高,超載嚴 重,經常出現上推力桿斷裂現象,長期造成驅動橋走位、中后橋傳動軸損 壞現象,這種懸架推力桿分布方式不能滿足工地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架的結構,它不僅能夠防止推力桿斷 裂、橋走位、傳動軸損壞的現象,而且能提高非公路用車的橫向穩定性及 可靠性,提高整車的實用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懸架的結構,它至少包括上推力 桿、上推力桿梁端支架、上推力桿橋端支架、下推力桿橋端支架、支架; 下推力桿;中橋;四橫梁;后橋及連接件,其特征是上推力桿和下推力 桿、中橋與支架、四橫梁通過上推力桿粱端支架及上推力桿橋端支架和下 推力桿支架連接在四橫梁的前端與后端形成兩個并排的四連桿機構。
所述的上推力桿有四根,分別連接在上推力桿梁端支架、上推力桿橋 端支架、四橫梁、主車架、中橋和后橋上,并呈八字形分布;下推力桿有四根,分別連接在支架、下推力桿橋端支架、四橫梁、中橋和后橋上,也 呈八字形分布,四根上推力桿與四根下推力桿的八字形分布的開口方向相 反。
所述的四根上推力桿兩端分別通過兩個螺栓連接在上推力桿梁端支架 和上推力桿橋端支架上,上推力桿梁端支架單邊通過十二個螺栓連接在四 橫梁及主車架上,上推力桿橋端支架通過六個螺栓和一個銷子分別固定在 中橋和后橋上;四根下推力桿兩端分別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并用螺栓固 定下推力桿橋端支架上,支架單邊用十四個螺栓連接在四橫梁底部,下推 力桿支架分別用四個螺栓和一個銷子固定在中橋和后橋上。
本實用新型特點是為了克服在用非公路車輛平衡懸架的推力桿分布 不適合工地使用,造成推力桿斷裂后橋走位、傳動軸斷裂的現象,在傳統 的平衡懸架基礎上,在四橫梁的前端和后端各增加一個上推力桿,使得四 橫梁前端有兩個推力桿形成八字形分布,后端有兩個推力桿,形成八字形 分布,四橫梁端為八字形開口方向,通過左右車架的兩個梁端支架,橋上 的兩個支架將上推力桿固定,下推力桿四個也是八字形分布,但八字形開
口方向與上推力桿分布的八字形開口方向相反,下推力桿經過兩個平衡軸 支架及四個橋端支架固定,這樣的分布方式可以增加整車的橫向穩定性和 行駛可靠性。同時增加了車輛推力桿承受的縱向力及橫向力,加強橫向導向性。
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懸架推力桿分布方式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加強橫向導向性懸架推力桿分布方式俯視圖。
圖中1、上推力桿;2、上推力桿梁端支架;3、螺栓;4、上推力桿
橋端支架;5、螺栓;6、銷子;7、螺栓;8、銷子;9、下推力桿橋端支架;
10、螺栓;11、支架;12、螺栓;13、下推力桿;14、中橋;15、四橫梁;
16、后橋;17、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分布圖,上推力桿1和下推力桿13,中橋14 與支架11、四衡梁15通過上推力桿粱端支架2及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和下 推力桿支架9的連接在四衡梁15的前端與后端形成兩個并排的四連桿機 構,能有效的控制中橋14和后橋16的縱向跳動。四根上推力桿1兩端分 別通過兩個螺栓17連接在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禾n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上, 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單邊通過十二個螺栓3連接在四橫梁15及主車架上。 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通過六個螺栓5和一個銷子6分別固定在中橋14和后 橋16上;四根下推力桿13兩端分別用螺栓12固定在支架11上,并用螺 栓17固定下推力桿橋端支架9上,支架11單邊用十四個螺栓10連接在四 橫梁15底部,下推力桿支架9分別用四個螺栓7和一個銷子8固定在中橋 14和后橋16上。
如圖2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所示,四根上推力桿1分別在四衡梁15的 前端和后端形成八字形布置,四根下推力桿13分別在四橫梁15的前端與 后端形成八字形布置,同時上推力桿1八字與下推力桿13八字開口方向相 反,通過以上具體的安裝實施,可以增加整車橫向力,增加整車橫向穩定 性,提高整車行駛穩定性。
權利要求1、一種懸架的結構,它至少包括上推力桿(1)、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下推力桿橋端支架(9)、支架(11);下推力桿(13);中橋(14);四橫梁(15);后橋(16)及連接件,其特征是上推力桿(1)和下推力桿(13)、中橋(14)與支架(11)、四橫梁(15)通過上推力桿粱端支架(2)及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和下推力桿支架(9)連接在四橫梁(15)的前端與后端形成兩個并排的四連桿機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懸架的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推力 桿(1)有四根,分別連接在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 四橫梁(15)、主車架、中橋(14)和后橋(16)上,并呈八字形分布;下 推力桿(13)有四根,分別連接在支架(11)、下推力桿橋端支架(9)、四 橫梁(15)、中橋(14)和后橋(16)上,也呈八字形分布,四根上推力桿(1)與四根下推力桿(13)的八字形分布的開口方向相反。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懸架的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四根上 推力桿(1)兩端分別通過兩個螺栓(17)連接在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 和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上,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單邊通過十二個螺 栓(3)連接在四橫梁(15)及主車架上,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通過六 個螺栓(5)和一個銷子(6)分別固定在中橋(14)和后橋(16)上;四 根下推力桿(13)兩端分別用螺栓(12)固定在支架(11)上,并用螺栓(17)固定下推力桿橋端支架(9)上,支架(11)單邊用十四個螺栓(10) 連接在四橫梁(15)底部,下推力桿支架(9)分別用四個螺栓(7)和一 個銷子(8)固定在中橋(14)和后橋(16)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自卸車平衡懸架,特別是關于一種上、下推力桿都采用雙單桿八字形分布方式的懸架結構,它至少包括上推力桿(1)、上推力桿梁端支架(2)、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下推力桿橋端支架(9)、支架(11);下推力桿(13);中橋(14);四橫梁(15);后橋(16)及連接件,其特征是上推力桿(1)和下推力桿(13)、中橋(14)與支架(11)、四衡量(15)通過上推力桿粱端支架(2)及上推力桿橋端支架(4)和下推力桿支架(9)連接在四衡梁(15)的前端與后端形成兩個并排的四連桿機構。它不僅能夠防止推力桿斷裂、橋走位、傳動軸損壞的現象,而且能提高非公路用車的橫向穩定性及可靠性,提高整車的實用可靠性。
文檔編號B60G21/00GK201300690SQ20082022271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何文力, 范翠玲 申請人:陜西同力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