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95282閱讀:29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懸掛裝置,特別是一種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汽車的懸掛系統主要有兩種一種非獨立式懸掛,另一種獨立式懸掛。獨立懸 掛的車軸分成兩段,每只車輪用螺旋彈簧獨立地安裝在車架下面,這樣當一邊車輪發生跳 動時,另一邊車輪不受波及,車身的震動大為減少,汽車舒適性也得以很大的提升,尤其在 高速路面行駛時,它還可提高汽車的行駛穩定性。不過,這種懸掛構造較復雜,承載力小,還 會連帶使汽車的驅動系統、轉向系統變得復雜起來。目前大多數轎車的前后懸掛都采用了 獨立懸掛的形式,并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獨立懸掛的結構分有燭式、麥弗遜式、連桿式等多種,在這些獨立懸掛中的金屬彈簧有 三種形式,分別是螺旋彈簧、鋼板彈簧和扭桿彈簧。螺旋彈簧形似螺旋線而得名,具有重量 小且占位置少的優點,當路面對輪子的沖擊力傳來時,螺旋彈簧產生變形,吸收輪子的動能 轉換為螺旋彈簧的位能,從而緩和了地面的沖擊對車身的影響。鋼板彈簧的中部通過U型 螺栓固定在車橋上,兩端的卷耳用銷子鉸接在車架的支架上,通過鋼板彈簧將車橋與車身 連接起來,當路面對輪子的沖擊力傳來時,鋼板產生變形,起到緩沖、減振的作用。扭桿彈簧 一端與車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懸架控制臂連接,通過扭桿的扭轉變形達到緩沖作用。從截 斷面上看,扭桿彈簧有圓形、管形、矩形、疊片及組合式等。使用最多是圓形扭桿,它呈長桿 狀,兩端可以加工成花鍵、六角形等,以便將一端固定在車架,而另一端通過控制臂固定在 車輪上。扭桿用合金彈簧鋼做成,具有較高的彈性,既可扭曲變形又可復原,實際上起到螺 旋彈簧相同的作用,只不過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汽車運行時,車輪受地面凹凸的影響上下 運動,控制臂也會隨之上升或下降。當車輪向上時控制臂上升,使扭桿被迫扭轉變形,吸收 沖擊能量。當沖擊力減弱時,桿的自然還原能力能迅速恢復到它原來的位置,使車輪回到地 面,避免車架受到顛簸。因扭桿彈簧全部受剪應力,使相同重量的圈狀彈簧可以吸收等重量鋼板2倍以上 的能量。扭桿彈簧在汽車上的使用方式分為縱向裝置與橫向裝置二種,其中以橫向裝置的 使用為多數。縱向裝置的方式是以扭桿來替代較占空間的片狀彈簧和圈狀彈簧,例如在 Toyota HiaCe、ZaCe、Surf車型的前懸吊,就是以扭桿彈簧搭配雙A臂式懸吊系統。橫向裝 置的扭桿除了少數車型是用來替代圈狀彈簧之外,其它橫向裝置的扭桿都是用做平衡左右 車輪的受力,作為防傾平衡桿之用。目前的汽車懸掛裝置中,扭桿彈簧一般均安裝在汽車的前懸掛裝置上,且前后彈 性原件之間均是獨立的,互不影響,沒有任何聯系,如果汽車前、后輪的振動方向相反,則汽 車受到的沖擊會加大,車身會產生前起后落的運動,另外,當四個車輪不在同一平面時或有一對角輪受力較大時,則車架及車身骨架將受到一定的扭力,因此,現有的懸掛結構存在, 彈性元件易損壞,車架及車身骨架易變形等問題,同時,也會造成貨物的損傷或使乘坐者感 到不舒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克服現有汽車懸掛裝置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使汽車前、后懸掛裝 置中的扭桿彈簧具有良好的整體彈性性能,且減震效果明顯的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包括安裝在汽車前懸掛上的前 扭桿彈簧,其特征在于在汽車后懸掛上安裝有后扭桿彈簧,同一側前、后兩扭桿彈簧的相對 端通過連接機構相互相連,并通過定位裝置與車架相連。上述連接機構為分別固定安裝在前、后扭桿彈簧相對端的齒輪,汽車同一側的前、 后兩扭桿彈簧上的齒輪相互嚙合。兩復位扭桿彈簧的一端與車架固定連接,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復位齒輪,該復位齒 輪與同一側前、后兩扭桿彈簧上兩相互嚙合的齒輪中的一個齒輪嚙合。上述汽車前、后懸掛為雙橫臂結構時,前、后扭桿彈簧一端安裝在前、后懸架控制 臂的上或下端橫臂上,前、后兩復位扭桿彈簧的一端分別與前、后懸架控制臂的下或上端橫 臂相連,前、后兩復位扭桿彈簧的另一端與車架固連。上述定位裝置為齒輪箱,相互嚙合的齒輪安裝在齒輪箱內,齒輪箱與車架固連。上述連接機構為安裝在汽車同一側前、后兩扭桿彈簧之間的差動裝置,定位裝置 為差動裝置的殼體,該殼體與車架固連。上述差動裝置中相對的兩圓錐齒輪分別與前、后兩扭桿彈簧固連,與上述兩圓錐 齒輪相鄰的一圓錐齒輪與復位扭桿彈簧的一端固連,復位扭桿彈簧的另一端與車架固連。上述汽車前、后懸掛為雙橫臂結構時,前、后扭桿彈簧一端安裝在前、后懸架控制 臂的上或下端橫臂上,另一端分別與差動裝置中相對的兩圓錐齒輪固連,前、后兩復位扭桿 彈簧的一端分別與前、后懸架控制臂的下或上端橫臂相連,另一端分別與車架固連。本發明的懸掛裝置,由于將同側前、后扭桿彈簧之間設置連接機構,既在兩扭桿彈 簧端部安裝了齒輪,這樣就使同側前、后扭桿彈簧之間可產生聯動,可有效改善汽車行駛過 程中,在不平坦路面上的振動情況。如果前輪受到向上的力時,通過與前輪相連的懸架控 制臂將前輪的受力傳遞給前扭桿彈簧,此時前扭桿彈簧扭轉變形,通過安裝在其端部的與 后扭桿彈簧端部的相互嚙合的齒輪,帶動后扭桿彈簧扭轉變形,其變形方向與前扭桿彈簧 的方向相反,通過與后扭桿彈簧相連的懸架控制臂,將受力傳遞給后輪,這樣前、后輪受到 的扭桿彈簧的作用力相反,達到緩沖的作用,大約可抵消1/2振幅,降低了車身的水平振 動。如果前輪受到向下或后輪受到向上或向下的力時,力的傳遞過程與前輪受到向上的力 相同,通過前后扭桿彈簧的作用,可使汽車達到緩沖的作用,大約可抵消1/2振幅。當前、后 輪的振動方向相反、振幅相同,前、后扭桿彈簧扭轉變形為零,整個車身的振動接近于零,此 時,本發明的懸掛裝置的減振效果最好,汽車可保持水平行駛狀態。當四個車輪不在同一平 面時,由于前、后扭桿彈簧的反向作用力,使前、后輪受到相同的力,對角的車輪也就受到相 同的力,所以此時車架和車身骨架不會受到扭力,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附圖3的A向視附圖5為本發明齒輪結構示意附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結構示意附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五的結構示意附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四中差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如圖ι所示,前扭桿彈簧3的上端與汽車前懸架的控制臂1相連,前懸架的控制臂與 車輪2連接,后扭桿彈簧11的下端與后懸架的控制臂12相連,左側和右側的前扭桿彈簧的 下端和后扭桿彈簧的上端分別安裝有齒輪7、8,上述同側前、后扭桿彈簧上的兩對齒輪相互 嚙合。兩復位扭桿彈簧5的上端與車架4固連,下端安裝有復位齒輪10,該復位齒輪10與 同一側后扭桿彈簧上的齒輪8相互嚙合,上述左側和右側的三個扭桿彈簧分別通過前扭桿 彈簧軸承座6、后扭桿彈簧軸承座9、復位扭桿彈簧軸承座13與車架相連。前、后扭桿彈簧 的兩端可采用花鍵或鍵連接方式與懸架控制臂及齒輪相連,這樣在前輪或后輪受力時,通 過相互嚙合的兩對齒輪,使同側的前、后扭桿彈簧之間的扭轉方向相反,可抵消前后輪的受 力,減小汽車的振動。復位扭桿彈簧5的作用是使前、后扭桿彈簧在扭轉變形后可迅速恢復變形,以減 小汽車的振動和振幅。為了減小汽車在剎車時的振幅,在相互嚙合的三個齒輪之間安裝有與剎車系統聯 動的裝置,通過該聯動裝置可實現在踩剎車的同時,使相互嚙合的三個齒輪不產生相對運 動。該裝置可采用現有的剎車裝置,如在三個齒輪中的一個齒輪上安裝鉗式制動器或其他 制動器。實施例二
在實施例一的結構基礎上,為了防止相互嚙合的齒輪被各種雜質污染,影響其使用壽 命,如圖2所示,將同側相互嚙合的三個齒輪放置在齒輪箱14中,一方面改變齒輪的工作狀 況,另一方面,齒輪箱14固定在車架4上后,同側的三個扭桿彈簧通過齒輪箱的定位,可保 證三個齒輪的相互嚙合情況,并且省去了三對軸承座。同時為了使前、后扭桿彈簧在扭轉變 形后迅速恢復變形,安裝了兩個復位扭桿彈簧,即前復位扭桿彈簧5-1和后復位扭桿彈簧 5-2。實施例三
在實施例二的結構基礎上,當前、后懸架的控制臂為雙橫臂結構時,如圖3、4所示,左 右兩側的前扭桿彈簧3上端安裝在左右兩側的前懸架控制臂1的上端橫臂1-1上,左右兩 側的后扭桿彈簧11的下端安裝在左右兩側的后懸架控制臂12的上端橫臂上,復位扭桿彈 簧5由兩根前復位扭桿彈簧5-1和兩根后復位扭桿彈簧5-2組成,前復位扭桿彈簧5-1上
5端與前懸架的控制臂1的雙橫臂的下橫臂1-2相連,后復位扭桿彈簧5-2下端與后懸架控 制臂12的下橫臂相連,前復位扭桿彈簧的下端和后復位扭桿彈簧的上端與車架4固連,這 樣就可在前、后扭桿彈簧扭轉變形后,通過前、后復位扭桿彈簧的作用,使前、后控制臂迅速 恢復原位。在上述三個實施例中,為了節約材料,可將齒輪制作成扇形,如圖5所示。同側相 互嚙合的齒輪,可根據其在空間的分布情況,進行排列,如排列為三角形或上下排列等。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二的結構基礎上,將同側的三個齒輪由差動裝置15代替,如圖6、 8所示,差動裝置采用目前汽車上使用的差動裝置,由安裝在殼體15-1內的相互嚙合的四 個圓錐齒輪組成,差動裝置的殼體固定在車架4上,作為定位使用。左右兩側的前扭桿彈簧 3的下端與第一圓錐齒輪15-2固接,左右兩側的后扭桿彈簧11上端與第三圓錐齒輪15-4 固連,左、右兩側的兩復位扭桿彈簧5的右、左端分別固連在車架4,左、右兩側的兩復位扭 桿彈簧5的另一端與第四圓錐齒輪15-5相連,第二圓錐齒輪15-3通過短軸安裝定位在殼 體內。當前輪或后輪受到向上的力時,帶動前懸架控制臂1或后懸架控制臂12向上,使 前、后扭桿彈簧扭轉變形,變形力通過差動裝置中的圓錐齒輪傳遞給左右復位扭桿彈簧,使 復位扭桿彈簧扭轉變形,由于差動裝置的作用,使前后扭桿彈簧扭轉變形的方向相反,這樣 可抵消前后輪的受力,減小汽車的振動。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是在實施例四的結構基礎上的改變,當前、后懸架的控制臂為如圖4所示的 雙橫臂結構時,左、右兩側的前扭桿彈簧3的下端與第一圓錐齒輪15-2固接,左、右兩側的 后扭桿彈簧11上端與第三圓錐齒輪15-4固連,左、右兩側的上復位扭桿彈簧5-1的下端分 別固連在車架4,其上端分別安裝在左、右兩側的前懸架控制臂1的下端橫臂1-2上,左、右 兩側的下復位扭桿彈簧5-2的上端分別固連在車架4,其下端安裝在左、右兩側的后懸架控 制臂12的下端橫臂上。
權利要求
一種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包括安裝在汽車前懸掛上的前扭桿彈簧,其特征在于在汽車后懸掛上安裝有后扭桿彈簧(11),同一側前、后兩扭桿彈簧的相對端通過連接機構相互相連,上述連接機構為分別固定安裝在前、后扭桿彈簧相對端的齒輪,汽車同一側的前、后兩扭桿彈簧上的齒輪相互嚙合,相互嚙合的齒輪通過定位裝置與車架相連;上述汽車前、后懸掛為雙橫臂結構時,前、后扭桿彈簧一端安裝在前、后懸架控制臂的上或下端橫臂上,前、后兩復位扭桿彈簧的一端分別與前、后懸架控制臂的下或上端橫臂相連,前、后兩復位扭桿彈簧的另一端與車架固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裝置為齒輪箱 (14),相互嚙合的齒輪安裝在齒輪箱(14)內,齒輪箱與車架(4)固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懸掛裝置,特別是一種扭桿式汽車懸掛裝置,該裝置包括安裝在汽車前懸掛上的前扭桿彈簧,其特征在于在汽車后懸掛上安裝有后扭桿彈簧,同一側前、后兩扭桿彈簧的相對端通過連接機構相互相連,并通過定位裝置與車架相連。由于在同側前、后扭桿彈簧之間設置連接機構,這樣就使同側前、后扭桿彈簧之間建立了聯動關系,可有效改善汽車行駛過程中,在不平坦路面上的振動情況,同時車架和車身骨架不會受到扭力,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0G11/18GK101941366SQ20101019805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3日
發明者李志東, 李欣 申請人:李志東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隆昌县| 彰化市| 望城县| 昭通市| 油尖旺区| 龙井市| 阳朔县| 自治县| 阜平县| 桃园县| 泌阳县| 邯郸县| 丰城市| 广丰县| 八宿县| 巴塘县| 洪洞县| 平安县| 罗山县| 奈曼旗| 镇雄县| 乌兰察布市| 会泽县| 高密市| 平罗县| 平顶山市| 大埔区| 大庆市| 噶尔县| 鹤岗市| 大姚县| 阜新市| 宣恩县| 屯门区| 扎兰屯市| 若尔盖县| 永吉县| 闵行区| 商丘市| 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