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裝物料專用工程貨廂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貨箱,具體說是一種散裝物料專用工程貨廂。
背景技術:
傳統的工程汽車貨廂邊板沒有小門,在卸散裝物料時費事費力,邊板啟閉方式不科學,實現不了快速卸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種散裝物料專用中型工程貨廂。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在底盤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前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設在底盤的中間部位,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上部之間設有上邊板,在中立柱與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分別設有小邊板,小邊板的底部通過多個鉸鏈與底盤的邊緣連接,小邊板的上部通過掛鉤與前立柱、后立柱和中立柱掛合,后邊板的上部通過吊耳組合與后立柱的上部活動聯接,鎖鉤將后邊板與底盤掛合。在所述底盤上設有縱梁和橫梁,油頂支座設在底盤的兩縱梁之間,兩翻轉座設在底盤一端的橫梁的兩側。通過以上設置,將本發明安裝于貨車上,在下部設置油頂,在運載散裝物料卸貨時,既可以從兩邊卸貨,又可以通過油頂將本發明頂起,從后邊板處一次卸貨,本發明組裝快捷并且定位可靠,便于快捷卸料。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圖1為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底盤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盤,2、前立柱,3、后立柱,4、中立柱,5、上邊板,6、小邊板,7、鉸鏈,8、掛鉤,9、后邊板,10、吊耳組合,11、鎖鉤,12、縱梁,13、橫梁,14、油頂支座,15、翻轉座。具體實施方法
如圖ι所示,本發明在底盤1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前立柱2和后立柱3,中立柱4設在底盤1的中間部位,在前立柱2和后立柱3的上部之間設有上邊板5,在中立柱4與前立柱 2和后立柱3之間分別設有小邊板6,小邊板6的底部通過多個鉸鏈7與底盤1的邊緣連接, 小邊板6的上部通過掛鉤8與前立柱2、后立柱3和中立柱4掛合,后邊板9的上部通過吊耳組合10與后立柱3的上部活動聯接,鎖鉤11將后邊板9與底盤1掛合。在所述底盤1 上設有縱梁12和橫梁13,油頂支座14設在底盤1的兩縱梁12之間,兩翻轉座15設在底盤 1 一端的橫梁13的兩側。通過以上設置,將本發明安裝于貨車上,在下部設置油頂,在運載散裝物料卸貨時,便于快捷卸料。
權利要求
1.散裝物料專用工程貨廂,其特征在于在底盤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前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設在底盤的中間部位,在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上部之間設有上邊板,在中立柱與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分別設有小邊板,小邊板的底部通過多個鉸鏈與底盤的邊緣連接,小邊板的上部通過掛鉤與前立柱、后立柱和中立柱掛合,后邊板的上部通過吊耳組合與后立柱的上部活動聯接,鎖鉤將后邊板與底盤掛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裝物料專用工程貨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盤上設有縱梁和橫梁,油頂支座設在底盤的兩縱梁之間,兩翻轉座設在底盤一端的橫梁的兩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散裝物料專用工程貨廂,其特征在于,在底盤兩端的兩側分別設有前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設在底盤的中間部位,在中立柱與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間分別設有小邊板,小邊板的底部通過多個鉸鏈與底盤的邊緣連接,小邊板的上部通過掛鉤與前立柱、后立柱和中立柱掛合,后邊板的上部通過吊耳組合與后立柱的上部活動聯接。通過以上設置,將本發明安裝于貨車上,在下部設置油頂,在運載散裝物料卸貨時,便于快捷卸料。
文檔編號B60P1/28GK102442240SQ20111036622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王福, 管賓, 葛坦好 申請人:山東泰瑞汽車機械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