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汽車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汽車懸架限位的鎖止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車已逐漸普及,保有量越來越高,小區停車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老小區的停車問題更加突出。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規劃出更多的車位成了小區業主和物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有些車位受到場地條件的約束會歸劃的較小,因而給車主停車帶來了一定困難。如何使得停車更方便快捷成了一些廠家研究的方向。目前已經出現了一些小汽車輔助泊車裝置,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3230209U(專利申請號201320259043.2)記載了一種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該機構車輛在移庫停車時,駕駛人員可通過車內的控制裝置控制前輪軸和后輪軸底部的各液壓缸動作,各液壓缸伸長將汽車頂起,使車輪脫離地面,然后再通過控制裝置控制與橫向輪相連的各電機工作,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橫向輪轉動使汽車橫向移動,直接進入車位,操作簡單方便,能在較窄的車位空間內停車,充分利用了車位。眾所周知,汽車都有懸掛系統,汽車的懸掛系統就是指由車身與輪胎間的彈簧和避震器組成整個支持系統,懸掛系統應有的功能是支持車身。當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的各液壓缸伸長將汽車頂起時,要使車輪完全脫離地面,必須將車身頂起較高的高度,使懸掛系統基本處于放松狀態。首先,由于車身被頂起較高的高度,使得所用的時間大大增加;其次由于車身上升,使得車輛的重心也上升,要平穩安全的移動車輛的話對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最后,由于汽車的底部空間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間中安裝能使汽車抬升高度較高的舉升機構問題嚴重制約著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的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大大減低汽車舉升高度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基本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懸架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鉤和驅動裝置,由驅動裝置驅動限位鉤將相應的汽車懸掛的彈簧鎖止在壓縮狀態,汽車正常使用狀態下限位鉤與彈簧完全脫離。
以上述基本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連接組件。限位鉤包括連接部和阻擋部。阻擋部位于連接部的下端。限位鉤由其連接部通過連接組件轉動或滑動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上。由驅動裝置驅動限位鉤的阻擋部至相應的汽車懸掛的彈簧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使用時讓彈簧繼續保持壓縮狀態,阻止其伸長,從而將相應的汽車懸掛的彈簧鎖止在壓縮狀態。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驅動裝置采用電機,電機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限位鉤的連接部與電機的電機軸傳動連接。限位鉤還包括承重部。承重部設置在連接部的上部上。連接組件包括軸承座、上軸承和下軸承。軸承座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上。上軸承采用平面軸承,上軸承設置在軸承座的上部中。上軸承由其松環坐落在軸承座中,限位鉤的連接部與上軸承的緊環內圈過渡配合。限位鉤的承重部坐落在上軸承的緊環內圈上側上。下軸承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軸承座的下部中,限位鉤的連接部與下軸承的內圈過渡配合。由驅動裝置驅動限位鉤的阻擋部轉動至相應的汽車懸掛的彈簧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使用時讓彈簧繼續保持壓縮狀態,阻止其伸長。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限位鉤還包括承重部。承重部設置在連接部的上部上。連接組件包括軸承座、上軸承和下軸承。軸承座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上。上軸承采用平面軸承,上軸承設置在軸承座的上部中。上軸承由其松環坐落在軸承座中,限位鉤的連接部與上軸承的緊環內圈過渡配合。限位鉤的承重部坐落在上軸承的緊環內圈上側上。下軸承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軸承座的下部中,限位鉤的連接部與下軸承的內圈過渡配合。驅動裝置包括動力彈簧、滑輪、拉線和復位扭簧。限位鉤的承重部的外圓外周沿周向開有凹槽,拉線一端固定在該凹槽中,另一端經滑輪轉向后與動力彈簧的下端固定連接。連接連接組件與限位鉤之間裝有復位扭簧。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驅動裝置采用電機,電機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限位鉤的轉動軸線與彈簧的軸線呈相互垂直設置,限位鉤的連接部的軸線、阻擋部的軸線與彈簧的軸線在同一平面中。連接組件包括水平軸承座、前軸承和后軸承。水平軸承座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上。前軸承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水平軸承座的前部上,其軸線沿前后向水平設置。后軸承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水平軸承座的后部上,與前軸承同軸設置。限位鉤由其承重部過渡配合在前軸承和后軸承的內圈中。限位鉤的承重部與電機的電機軸傳動連接。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驅動裝置包括動力彈簧、滑輪、拉線和復位彈簧。動力彈簧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拉線的一端固定在限位鉤上,另一端經滑輪轉向后與動力彈簧的下端固定。 限位鉤的轉動軸線與彈簧的軸線呈相互垂直設置,限位鉤的連接部的軸線、阻擋部的軸線與彈簧的軸線在同一平面中。連接組件包括水平軸承座、前軸承和后軸承。水平軸承座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上。前軸承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水平軸承座的前部上,其軸線沿前后向水平設置。后軸承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水平軸承座的后部上,與前軸承同軸設置。限位鉤由其承重部過渡配合在前軸承和后軸承的內圈中。連接組件的水平軸承座與限位鉤之間裝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的右端固定在連接組件的水平軸承座上,左端固定在限位鉤的相應部位上。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驅動裝置采用絲桿電機。絲桿電機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限位鉤通過連接組件滑動設置在縱梁上。限位鉤的承重部與連接組件形成滑動副。絲桿電機的絲桿與固定在限位鉤的承重部的內擋板上的螺母相配合,由絲桿電機驅動限位鉤左右滑動。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限位鉤通過連接組件滑動設置在縱梁上。限位鉤的承重部與連接組件形成滑動副。驅動裝置包括動力彈簧、滑輪、拉線和復位彈簧。拉線一端固定在限位鉤的承重部的內擋板上,另一端先經1個滑輪轉向后穿過內擋板后再經1個滑輪轉向與動力彈簧的下端固定連接。連接組件與限位鉤之間裝有復位彈簧。
以上述相應技術方案為基礎的技術方案是:限位鉤通過連接組件滑動設置在縱梁上。限位鉤的承重部與連接組件形成滑動副。驅動裝置包括電機、滑輪、拉線和復位彈簧。拉線一端固定在限位鉤的承重部的內擋板上,另一端先經1個滑輪轉向后穿過內擋板后再經1個滑輪轉向與電機的電機軸固定連接。連接組件與限位鉤之間裝有復位彈簧。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時,由驅動裝置驅動限位鉤將相應的汽車懸掛的彈簧鎖止在壓縮狀態,無法伸長;此時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的舉升裝置將汽車向上頂起,汽車的輪胎則會隨著懸掛一起向上運動,汽車輪胎不會因為懸掛的彈簧的伸長而繼續保持與地面接觸,從而極大的降低了汽車的抬升高度,使用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大大縮短的汽車抬升的時間,將會給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2)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在汽車正常使用狀態下限位鉤與彈簧完全脫離,使用過程中不與懸掛有任何的接觸,不會影響汽車的正常使用,安全可靠。
(3)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驅動裝置有多種結構,均能實現對限位鉤的控制,如轉動、滑動,從而能根據不同車型進行選擇,適應能力強。采用電機驅動方式,結構簡單控制方便。采用拉線驅動方式,不需要額外動力,降低能耗。
(4)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限位鉤設有承重部,并且配合平面軸承使用,鎖止能力大大提高,使用可靠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圖中虛線所示的限位鉤處于汽車正常行駛狀態下;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五種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六種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的第七種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中的標記如下:
限位鉤1,連接部11,阻擋部12,承重部13,內擋板13-1,螺母13-2,
驅動裝置2,絲桿2-1,動力彈簧21,滑輪22,拉線23,復位扭簧24,復位彈簧25,
連接組件3,軸承座31,上軸承32,下軸承33,水平軸承座34,前軸承35,后軸承36,
縱梁100,彈簧200。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圖1所示的方位進行,也即圖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圖1所朝的一方為前方,背離圖1的一方為后方。
(實施例1)
見圖1,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包括限位鉤1、驅動裝置2和連接組件3。限位鉤1包括連接部11、阻擋部12和承重部13。阻擋部12位于連接部11的下端。承重部13設置在連接部11的上部上。驅動裝置2采用電機。電機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限位鉤1的連接部11與電機的電機軸傳動連接。限位鉤1通過連接組件3轉動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100上。由驅動裝置2驅動限位鉤1的阻擋部12轉動至相應的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使用時讓彈簧繼續保持壓縮狀態,阻止其伸長。連接組件3包括軸承座31、上軸承32和下軸承33。軸承座31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100上。上軸承32采用平面軸承,上軸承32設置在軸承座31的上部中。上軸承32由其松環坐落在軸承座31中,限位鉤1的連接部11與上軸承32的緊環內圈過渡配合。限位鉤1的承重部13坐落在上軸承32的緊環內圈上側上。下軸承33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軸承座31的下部中,限位鉤1的連接部11與下軸承33的內圈過渡配合。限位鉤1的連接部11的軸線與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軸線相互平行設置。
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使用時,由電機驅動限位鉤1以連接部11的軸線為轉動軸線轉動,使限位鉤1的阻擋部12的相應部分位于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使彈簧200繼續保持壓縮狀態,無法伸長。此時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的舉升裝置將汽車向上頂起,汽車的輪胎則會隨著懸掛一起向上運動,此時汽車輪胎不會因為懸掛的彈簧200的伸長而繼續保持與地面接觸,從而極大的降低了汽車的抬升高度,使用可靠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大大縮短的汽車抬升的時間,將會給汽車橫向停車輔助機構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汽車正常行駛時,只需將限位鉤1的阻擋部12脫離懸掛的彈簧200的彈簧座即可,使用過程中不與懸掛有任何的接觸,不會影響汽車的正常使用,安全可靠。
(實施例2)
見圖2,本實施例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驅動裝置2包括動力彈簧21、滑輪22、拉線23和復位扭簧24。動力彈簧21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限位鉤1的承重部13的外圓外周沿周向開有凹槽,拉線23一端固定在該凹槽中,另一端經滑輪22轉向后與動力彈簧21的下端固定連接。連接連接組件3與限位鉤1之間裝有復位扭簧24,復位扭簧24的外端固定在連接組件3的軸承座31上,內端固定在限位鉤1的相應部位上;通過相應的升降機構使動力彈簧21伸長,從而牽引限位鉤1轉動,使限位鉤1的阻擋部12的相應部分位于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同時復位扭簧24產生形變;當動力彈簧21縮短時,復位扭簧24的回復力使限位鉤1反向轉動,限位鉤1的阻擋部12脫離懸掛的彈簧200的彈簧座。
(實施例3)
見圖3和圖4,本實施例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限位鉤1通過連接組件3轉動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100上,限位鉤1的轉動軸線與彈簧200的軸線呈相互垂直設置,限位鉤1的連接部11的軸線、阻擋部12的軸線與彈簧200的軸線在同一平面中。連接組件3包括水平軸承座34(加水平是為了和前面一個軸承座區分)、前軸承35和后軸承36。水平軸承座34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位置的縱梁100上。前軸承35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水平軸承座34的前部上,其軸線沿前后向水平設置。后軸承36由其外圈固定設置在水平軸承座34的后部上,與前軸承35同軸設置。限位鉤1由其承重部13過渡配合在前軸承35和后軸承36的內圈中。限位鉤1的承重部13與電機的電機軸傳動連接。
(實施例4)
見圖5,本實施例其余部分與實施例3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驅動裝置2包括動力彈簧21、滑輪22、拉線23和復位彈簧25。動力彈簧21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拉線23的一端固定在限位鉤1上,另一端經滑輪22轉向后與動力彈簧21的下端固定。連接組件3的水平軸承座34與限位鉤1之間裝有復位彈簧25,復位彈簧25的右端固定在連接組件3的水平軸承座34上,左端固定在限位鉤1的相應部位上;通過相應的升降機構使動力彈簧21伸長,從而牽引限位鉤1轉動,使限位鉤1的阻擋部12的相應部分位于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同時復位彈簧25產生壓縮形變;當動力彈簧21縮短時,復位彈簧25的回復力使限位鉤1反向轉動,限位鉤1的阻擋部12脫離懸掛的彈簧200的彈簧座。
(實施例5)
見圖6,本發明的汽車懸架鎖止裝置包括限位鉤1、驅動裝置2和連接組件3。限位鉤1包括連接部11、阻擋部12和承重部13。阻擋部12位于連接部11的下端。承重部13設置在連接部11的上部上。驅動裝置2采用絲桿電機。絲桿電機固定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限位鉤1通過連接組件3滑動設置在縱梁100上。限位鉤1的承重部13與連接組件3形成滑動副。絲桿電機的絲桿2-1與固定在限位鉤1的承重部13的內擋板13-1上的螺母13-2相配合,由絲桿電機驅動限位鉤1左右滑動。
(實施例6)
見圖7,本實施例其余部分與實施例5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驅動裝置2包括動力彈簧21、滑輪22、拉線23和復位彈簧25。動力彈簧21設置在汽車的相應部位上。拉線23一端固定在限位鉤1的承重部13的內擋板13-1上,另一端先經1個滑輪22轉向后穿過內擋板13-1后再經1個滑輪22轉向與動力彈簧21的下端固定連接。連接組件3與限位鉤1之間裝有復位彈簧25。通過相應的升降機構使動力彈簧21伸長,從而牽引限位鉤1向左滑動運動,使限位鉤1的阻擋部12的相應部分位于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同時復位彈簧25產生壓縮形變;當動力彈簧21縮短時,復位彈簧25的回復力使限位鉤1反向滑動運動,限位鉤1的阻擋部12脫離懸掛的彈簧200的彈簧座。
(實施例7)
見圖8,本實施例其余部分與實施例6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驅動裝置2包括電機、滑輪22、拉線23和復位彈簧25。拉線23一端固定在限位鉤1的承重部13的內擋板13-1上,另一端先經1個滑輪22轉向后穿過內擋板13-1后再經1個滑輪22轉向與電機的電機軸固定連接。連接組件3與限位鉤1之間裝有復位彈簧25。通過電機的電機軸轉動牽引限位鉤1向左滑動運動,使限位鉤1的阻擋部12的相應部分位于汽車懸掛的彈簧200的下端彈簧座的下側,同時復位彈簧25產生壓縮形變;當電機的電機軸反向轉動時,復位彈簧25的回復力使限位鉤1反向滑動運動,限位鉤1的阻擋部12脫離懸掛的彈簧200的彈簧座。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和變化,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可以根據上述實施例的啟發進行相應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該歸入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