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氣壓制動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制動用快放閥上殼體及快放閥。
背景技術:
快放閥應用于卡車氣壓制動車型中,其一般布置在制動管路靠近制動氣室處,起到解除制動時快速排氣的作用,從而快速解除制動。
現有技術快放閥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裝配時,將放氣閥門5粘于下殼體2上,密封圈3置于上殼體1的預先開有的密封槽內,膜片4放置于放氣閥門5上之后使用四對螺栓與彈簧墊圈6穿過螺栓7打緊,上述裝配均要求兩個零部件中心對齊。
汽車制動時,來自制動閥的壓縮空氣從進氣口A進入快放閥,推動膜片4向下緊緊壓住放氣閥門5,同時吹開膜片4的四周,使得膜片邊緣41下彎,如圖2所示,壓縮空氣沿下殼體2的徑向溝槽,經2個出氣口B通向與之相連的左右氣室,制動時需要快速的使壓縮空氣進入氣室,所以快放閥需有更好的充氣速率,進氣口處給予膜片的氣流面積越大,充氣效率會越高。
汽車解除制動時,與快放閥相連的管路內的壓縮氣體經制動閥的排氣口排出,與快放閥相連的左右氣室的壓縮氣體回流推動膜片4上行,堵住進氣口A,氣室內的壓縮氣體經排氣口C迅速排入大氣。
如上述所述,快放閥進行制動時,來自制動閥的氣體在推動膜片的邊緣下彎過程中,高壓氣體會引起膜片產生高頻率振動,從而產生快放閥的進氣嘯叫。
快放閥在解除制動時氣室內的壓縮氣體將推動膜片4上行,這個過程會導致膜片產生高頻率振動,從而產生快放閥的排氣嘯叫。上述的嘯叫是快放閥進氣和排氣噪聲的主要成分。
為了解決快放閥在制動中的排氣噪聲,近年來通過在快放閥下端安裝一個減震設備8,如圖3所示。這樣的技術對降低快放閥排氣噪聲有一定的用處,但其僅能夠降低解除制動時排氣口排氣時產生的氣流噪聲,并不能降低制動時膜片4高頻振動產生的嘯叫。而且安裝了減震設備后,還存在占用空間多,成本高等問題。
進氣口處膜片受力面積較小,制動時充氣速度較慢,且快放閥進行制動時,來自制動閥的氣體在推動膜片的邊緣下彎過程中,高壓氣體會引起膜片產生高頻率振動,從而產生快放閥的進氣嘯叫。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動用快放閥上殼體及快放閥,以解決現有技術快放閥嘯叫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制動用快放閥上殼體,包括上殼體本體,在所述上殼體本體上方設置有進氣腔,所述進氣腔與所述上殼體內腔連通;
所述進氣腔包括圓柱形腔體和位于所述圓柱形腔體下方的錐形腔體;所述錐形腔體中直徑小的一端與所述圓柱形腔體的下端連接,所述錐形腔體中直徑大的一端與所述上殼體本體內腔連通。
所述錐形腔體中直徑小的內徑與所述圓柱形腔體的內徑相同。
在所述上殼體本體的兩側設置有出氣口。
一種快放閥,包括排氣閥、下殼體、密封圈及膜片,進一步還包括上述任一項的上殼體;
所述排放閥粘于所述下殼體上,所述密封圈設置于所述上殼體的預先開有的密封槽內,所述膜片放置于所述排放閥上,所述膜片的中線與所述上殼體的錐形腔體的軸向中線重合,通過螺栓將所述上殼體與所述下殼體打緊。
所述膜片的直徑大于所述錐形腔體的最大直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方案通過在上殼體的進氣腔體上設置錐形腔體,可以抑制膜片在受到高壓氣體沖擊時產生高頻率振動的情況,減輕進氣嘯叫,也可以增加進氣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快放閥分解圖;
圖2為現有技術膜片受力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快放閥結構示意圖;
圖4為現有技術上殼體進氣腔體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進氣腔體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上殼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快放閥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快放閥殼體與膜片配合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上殼體,2下殼體,3密封圈,4膜片,5放氣閥門,6彈簧墊圈,7螺栓,8減震設備,41膜片邊緣,A進氣口,B出氣口,100上殼體本體,101出氣口,200進氣腔,201圓柱形腔體,202錐形腔體,300膜片,400排氣閥門,500螺栓,600下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僅能用來解釋和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解釋為是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限制。
本申請提供一種制動用快放閥上殼體,如圖5和圖6所示,包括上殼體本體100,在上殼體本體100上方設置有進氣腔200,進氣腔200與上殼體本體100內腔連通,氣體通過進氣腔進入到上殼體本體內,并對膜片300施加壓力。
進氣腔200包括圓柱形腔體201和位于圓柱形腔體下方的錐形腔體202;錐形腔體中直徑小的一端與圓柱形腔體的下端連接,錐形腔體中直徑大的一端與上殼體本體內腔連通。
錐形腔體中直徑小的內徑與圓柱形腔體的內徑相同。
在上殼體本體100的兩側設置有出氣口101。
一種快放閥,如圖7和圖8所示,包括排氣閥門400、下殼體600、密封圈及膜片300,進一步還包括上述任一項的上殼體;
排氣閥門400粘于下殼體600上,密封圈設置于上殼體的預先開有的密封槽內,膜片放置于排放閥上,膜片的中線與上殼體的錐形腔體的軸向中線重合,通過螺栓500將上殼體與下殼體打緊。
在裝配完畢后,錐形腔體與膜片相抵,膜片直徑稍大于錐形腔體最大的內徑,這樣增大了膜片的受氣流面積,提高了充氣速度,也改變了膜片的彎曲位置,減小膜片高頻振動,錐形腔體也能夠避免氣流垂直給予膜片壓力,可減小氣流對膜片的集中沖擊,減小膜片的高頻振動。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在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