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88981閱讀:670來源:國知局
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液壓制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



背景技術:

摩托車是由汽油機驅動,靠手把操縱前輪轉向的兩輪或三輪車,具有輕便靈活,行駛迅速的特點,廣泛用于巡邏、客貨運輸等,也用作體育運動器械。

摩托車蝶式制動器是摩托車制動系統的一種,目前市場上的摩托車蝶式制動器主要由前卡鉗、后卡鉗、比例閥、左總泵和右總泵組成,左總泵和右總泵向前卡鉗和后卡鉗泵油,液壓油推動前后卡鉗的活塞,進而推動剎車片實現制動,比例閥連接于液壓油的輸送油路上,用于調節左總泵或右總泵的液壓油比例。

鼓式制動器是另一種摩托車制動系統,主要有前剎車線、后剎車線以及前剎車盤和后剎車盤組成,通過拉動剎車線使制動蹄將制動摩擦片壓緊在制動鼓內側,從而產生制動力,根據需要使車輪減速或在最短的距離內停車,以確保行車安全,并保障汽車停放可靠不能自動滑移。

傳統的摩托車無論是鼓式制動器還是碟式制動器,均采用前后相對獨立的制動裝置,這種裝置在摩托車需要比較大的剎車制動速度的時候,就必須非常合理的控制人在手/手剎車或者手/腳剎車的操作能力,以達到前后輪充分達到剎車效果。

這種傳統的制動裝置對于普通用戶是很難做到手/手或者手/腳的合理分配,容易出現制動過快導致抱死、單輪急剎車和甩尾等危險情況,剎車效果大大降低,延長了剎車距離,危險性極高。

有鑒于此,本發明人對比例閥進行改進,特別研制出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實現前后剎車力大小的聯動調節,更好的分配了制動力,提高了剎車效果,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其實現前剎與后剎制動力大小的聯動調節,更好的分配制動力,避免制動過快導致抱死、單輪急剎車的問題,提升剎車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由閥體、推桿、第一搖臂、第二搖臂、第一回位彈簧和推桿組成;其中,閥體由缸體、活塞桿、防塵套和第二回位彈簧組成;

所述缸體內形成活塞缸,活塞缸前端形成出油口,缸體側面開設進油口,進油口與活塞缸中段連通;所述活塞桿設置在活塞缸后段,活塞桿后端從活塞缸伸出,且防塵套套置在活塞桿后段;所述第二回位彈簧設置在活塞缸前段,且第二回位彈簧前端抵接在活塞缸前端的側壁,第二回位彈簧后端抵接在活塞桿前端,使活塞桿在不受后端推力時不能達到進油口處;

所述推桿、第一搖臂和第二搖臂均位于閥體后端,其中,第一搖臂一端與推桿一端共同樞接在同一樞軸上,且第一搖臂與推桿之間形成第一角度;第二搖臂與推桿連接,且第二搖臂與分別第一搖臂位于推桿的兩側,使第二搖臂與第一搖臂之間形成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推桿另一端抵接在活塞桿后端的防塵套上;

所述第一搖臂樞接在樞軸上的一端向第二搖臂一側延伸出一連接件,第一回位彈簧一端與連接件連接而另一端與閥體連接。

所述第一角度至少為90°,第二角度為180°。

所述推桿抵接在防塵套的一端形成弧形端面。

所述閥體上安裝有連接柱,第一回位彈簧的一端套入連接柱后與閥體連接。

所述活塞缸前段的側壁形成限位臺階,第二回位彈簧的前端抵接在限位臺階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將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搖臂連接后剎車線的一端,第二搖臂連接前剎車線的一端,后剎車線另一端連接手剎/腳剎踏板,前剎車線另一端連接前剎車盤,進油口通過油管連接供油裝置,出油口通過油管連接后卡鉗;

非制動狀態時,閥體的活塞桿位于活塞缸后段,進油口通過活塞缸與出油口連通,但此時并不提供油壓,第一回位彈簧與第二回位彈簧都處于非彈性狀態;

制動狀態時,通過后剎車線拉動第一搖臂,使樞軸轉動,同時推桿向活塞桿后端(即防塵套)移動,從而推動活塞桿由活塞缸后段向前段移動,達到活塞缸中段時,壓縮第二回位彈簧,將進油口堵住,并將活塞缸前端的油從出油口推出至后卡鉗,實現后輪制動,與此同時,樞軸的轉動帶動了推桿轉動,與推桿連接的第二搖臂也轉動,從而拉動了前剎車線,前剎車線緊繃拉動前剎車盤,實現前輪制動,此時由于第一搖臂一端轉動,其靠第二搖臂一側延伸出一連接件拉動第一回位彈簧,使其處于緊繃狀態,具有彈性力;

解除制動狀態時,松開后剎車線,第一回位彈簧的彈性力將第一搖臂拉動回轉,解除了前輪制動,推桿與第二搖臂也回轉,活塞桿不收推桿的推力,而由第二回位彈簧的彈性力推動回到活塞缸后段,解除后輪制動。

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傳統的相互獨立的前后剎車制動裝置,通過對前后剎車力大小的比例調節,實現了前后剎車力大小的聯動控制,避免卡鉗快速抱死和單輪急剎車帶來的安全隱患,提升剎車效果,延長制動器使用壽命。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閥體部分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比例閥接入制動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閥體1,缸體11,活塞缸111,出油口112,進油口113,限位臺階114,活塞桿12,防塵套13,第二回位彈簧14,推桿2,第一搖臂3,連接件31,第二搖臂4,第一回位彈簧5,連接柱51,推桿6,弧形端面61,樞軸7,后剎車線8,前剎車線9,油管10。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摩托車前蝶后鼓式制動器的比例閥,由閥體1、推桿2、第一搖臂3、第二搖臂4、第一回位彈簧5和推桿6組成;如圖2所示,閥體由缸體11、活塞桿12、防塵套13和第二回位彈簧14組成;

缸體11內形成活塞缸111,活塞缸11前端形成出油口112,缸體側面開設進油口113,進油口112與活塞缸111中段連通,一般通過在缸體11內形成一進油通道實現連通;所述活塞桿12設置在活塞缸111后段,活塞桿12后端從活塞缸111伸出,且防塵套13套置在活塞桿12后段;所述第二回位彈簧14設置在活塞缸111前段,且第二回位彈簧14前端抵接在活塞缸111前端的側壁,第二回位彈簧14后端抵接在活塞桿12前端,使活塞桿121在不受后端推力時不能達到進油口113處,具體是,所述活塞缸111前段的側壁形成限位臺階114,第二回位彈簧14的前端抵接在限位臺階上;

推桿6、第一搖臂3和第二搖臂4均位于閥體1后端,其中,第一搖臂3一端與推桿6一端共同樞接在同一樞軸7上,且第一搖臂3與推桿6之間形成第一角度;第二搖臂4與推桿6連接,且第二搖臂4與第一搖臂3分別位于推桿6的兩側,使第二搖臂4與第一搖臂3之間形成大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推桿6另一端抵接在活塞桿12后端的防塵套13上;

第一搖臂3樞接在樞軸7上的一端向第二搖臂4一側延伸出一連接件31,第一回位彈簧5一端與連接件31連接而另一端與閥體1連接。

第一角度至少為90°,第二角度為180°。

推桿6抵接在防塵套13的一端形成弧形端面61,弧形端面利于推桿6抵接在防塵套13的同時更好的轉動。

閥體1上安裝有連接柱51,第一回位彈簧5的一端套入連接柱51后與閥體1連接,連接柱51能夠避免第一回位彈簧5被拉動后扭動角度過大,導致其從閥體脫落或變形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比例閥工作時: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搖臂3連接后剎車線8的一端,第二搖臂4連接前剎車線9的一端,后剎車線8另一端連接手剎/腳剎踏板,前剎車線9另一端連接前剎車盤,進油口113通過油管10連接供油裝置,出油口112通過油管10連接后卡鉗;

非制動狀態時,閥體1的活塞桿12位于活塞缸111后段,進油口113通過活塞缸111與出油口112連通,但此時并不提供油壓,第一回位彈簧5與第二回位彈簧14都處于非彈性狀態;

制動狀態時,通過后剎車線8拉動第一搖臂,使樞軸7轉動,同時推桿2向活塞桿12后端(即防塵套)移動,從而推動活塞桿12由活塞缸111后段向前段移動,達到活塞缸111中段時,壓縮第二回位彈簧14,將進油口堵住,并將活塞缸111前端的油從出油口112推出至后卡鉗,實現后輪制動,與此同時,樞軸7的轉動帶動了推桿2轉動,與推桿連接的第二搖臂4也轉動,從而拉動了前剎車線9,前剎車線9緊繃拉動前剎車盤,實現前輪制動,此時由于第一搖臂3一端轉動,其靠第二搖臂4一側延伸出一連接件31拉動第一回位彈簧5,使其處于緊繃狀態,具有彈性力;

解除制動狀態時,松開后剎車線8,第一回位彈簧5的彈性力將第一搖臂3拉動回轉,解除了前輪制動,推桿2與第二搖臂4也回轉,活塞桿12不受推桿2的推力,而由第二回位彈簧14的彈性力推動回到活塞缸111后段,解除后輪制動。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設計思路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定边县| 丹巴县| 黄龙县| 阳新县| 陇南市| 枝江市| 铁岭县| 阳山县| 武威市| 托克逊县| 英山县| 祁连县| 尚志市| 珠海市| 武威市| 尉犁县| 青海省| 绥德县| 民丰县| 岫岩| 竹北市| 八宿县| 织金县| 东乡族自治县| 墨江| 榆林市| 靖远县| 石林| 普兰县| 孝昌县| 民权县| 磐安县| 无锡市| 兴隆县| 花莲市| 沅江市| 团风县| 新河县| 旬邑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