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包括前軸(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軸(1)的腹板上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鏤空孔(2),轉向節(3)的另一側安裝有左右臂(9),左右臂(9)的中部設置有中間鉸接軸孔(16),左右臂(9)的一端為拉桿連接孔(15),左右臂(9)的另一端為輔助連接軸孔(17),中間鉸接軸孔(16)與輔助連接軸孔(17)之間的左右臂本體上開設有減重槽口(18),制動器輪轂(5)外邊緣相鄰的螺栓孔之間開設有減重缺口(19),本實用新型對轉向節和橫拉桿的結構進行了改進設計,改善了使用性能,并且還對主要零部件進行了有效的減重,符合輕量化設計的要求,直接減輕了汽車前橋的整體重量,有利于提高汽車行駛性能。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前橋總成,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屬于汽車部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前軸屬于汽車底盤部件,是汽車主要的承載件,現有的鼓式制動器前橋一直以來優化改進較少,現有的鼓式制動器前橋很多主要部件重量比較大,沒有進行有效的減重和輕量化設計,不利于提高汽車行駛性能。另外現有的轉向節潤滑密封零部件較多,工裝投入以及安裝難度都比較大,而且潤滑效果不佳,使用維護不方便。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整體重量較大,沒有進行有效的輕量化設計,同時轉向節的潤滑密封零部件較多,潤滑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汽車行駛性能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對轉向節和橫拉桿的結構進行了改進設計,改善了使用性能,并且還對主要零部件進行了有效的減重,符合輕量化設計的要求,直接減輕了汽車前橋的整體重量,有利于提高汽車行駛性能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包括前軸,前軸兩端的安裝孔分別通過主銷與轉向節相連接,轉向節外側的安裝軸上安裝有制動器輪轂,制動器輪轂上分別安裝有制動鼓和制動器總成,制動器總成與制動氣室相連接,所述前軸的腹板上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鏤空孔,轉向節上、下吊耳的主銷孔兩端開設有內螺紋,主銷注油螺塞通過所述螺紋與轉向節相連接,主銷注油螺塞上安裝有注油嘴總成,轉向節的一側安裝有轉向節臂,轉向節臂靠近安裝孔一端的內側表面上開設有減重槽,轉向節的另一側安裝有左右臂,左右臂的中部設置有中間鉸接軸孔,左右臂的一端為拉桿連接孔,左右臂的另一端為輔助連接軸孔,中間鉸接軸孔與輔助連接軸孔之間的左右臂本體上開設有減重槽口,輔助連接軸孔所在的輔助軸孔深度小于中間鉸接軸孔所在的中間軸孔深度,中間鉸接軸孔和輔助連接軸孔與轉向節相安裝的安裝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對的兩個左右臂之間通過橫拉桿相連接,所述制動器輪轂外邊緣相鄰的螺栓孔之間開設有呈弧形的減重缺口,制動器輪轂上且位于減重缺口靠近中心軸孔的一側開設有階梯減重槽。
[0005]所述減重槽的深度為轉向節臂厚度的1/5-3/5,減重槽寬為臂寬的1/2-3/4。
[0006]所述輔助軸孔深度的深度為中間軸孔深度的1/2-4/5。
[0007]所述橫拉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球頭連接結構,球頭的球形表面粗糙度為Ra0.8-Ral.6ο
[0008]所述主銷孔內設置有滾針軸承,并且滾針軸承位于主銷與主銷孔之間。
[0009]所述主銷注油螺塞的外表面中部同軸設置有外六角凸起,外六角凸起的外側設置有滑脂嘴O
[0010]所述階梯減重槽的槽深為減重缺口深度的1/5-1/2,制動器輪轂的內側端面圓周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固定爪。
[00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實用新型在前軸腹板上開設有鏤空孔,不僅減輕了前軸的重量,還能提高前后軸向剛度和縱向剛度,并對轉向節對轉向節注油方式作出了改進,極大地減少了零部件,減少了工裝投入,降低了安裝難度,注油潤滑效果更好。
[0013]2.本實用新型在轉向節臂的一側的外表面開設有減重槽,在左右臂本體上開設有減重槽口,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實現了對轉向節臂以及左右臂的有效減重,另外在橫拉桿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光滑的球頭連接結構,不僅能夠提高連接精度,而且還能減小摩擦,延長使用壽命。
[0014]3.本實用新型在制動器輪轂外邊緣相鄰的螺栓孔之間開設有呈弧形的減重缺口,還在減重缺口的內側開設有階梯減重槽,實現了對制動器輪轂的有效減重,這些減重設計符合輕量化設計的要求,也直接減輕了汽車前橋的整體重量,有利于提高汽車行駛性能。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轉向節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左右臂的正面示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左右臂的側面示意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左右臂標不H和h后的不意圖。
[0021 ]圖7是本實用新型轉向節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8是本實用新型轉向節臂的側面示意圖。
[0023]圖9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輪轂的正面示意圖。
[0024]圖10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輪轂的背面示意圖。
[0025]圖11是本實用新型制動器輪轂的剖視圖。
[0026]圖中:前軸I,鏤空孔2,轉向節3,主銷4,制動器輪轂5,制動鼓6,制動器總成7,制動氣室8,左右臂9,橫拉桿10,轉向節臂11,滾針軸承12,主銷注油螺塞13,減重槽14,減重槽寬d,臂寬D,拉桿連接孔15,中間鉸接軸孔16,輔助連接軸孔17,減重槽口 18,中間軸孔深度H,輔助軸孔深度h,減重缺口 19,階梯減重槽20,固定爪21。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0028]參見圖1至圖1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包括前軸I,前軸I兩端的安裝孔分別通過主銷4與轉向節3相連接,轉向節3外側的安裝軸上安裝有制動器輪轂5,制動器輪轂5上分別安裝有制動鼓6和制動器總成7,制動器總成7與制動氣室8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軸I的腹板上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鏤空孔2,轉向節3上、下吊耳的主銷孔兩端開設有內螺紋,主銷注油螺塞13通過所述螺紋與轉向節3相連接,主銷注油螺塞13上安裝有注油嘴總成,轉向節3的一側安裝有轉向節臂11,轉向節臂11靠近安裝孔一端的內側表面上開設有減重槽14,轉向節3的另一側安裝有左右臂9,左右臂9的中部設置有中間鉸接軸孔16,左右臂9的一端為拉桿連接孔15,左右臂9的另一端為輔助連接軸孔17,中間鉸接軸孔16與輔助連接軸孔17之間的左右臂本體上開設有減重槽口 18,輔助連接軸孔17所在的輔助軸孔深度h小于中間鉸接軸孔16所在的中間軸孔深度H,中間鉸接軸孔16和輔助連接軸孔17與轉向節3相安裝的安裝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對的兩個左右臂9之間通過橫拉桿10相連接,所述制動器輪轂5外邊緣相鄰的螺栓孔之間開設有呈弧形的減重缺口 19,制動器輪轂5上且位于減重缺口 19靠近中心軸孔的一側開設有階梯減重槽20。
[0029]所述減重槽14的深度為轉向節臂11厚度的1/5-3/5,減重槽寬d為臂寬D的1/2-3/4。
[0030]所述輔助軸孔深度h的深度為中間軸孔深度H的1/2-4/5。
[0031]所述橫拉桿1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球頭連接結構,球頭的球形表面粗糙度為Ra0.8-Ral.6o
[0032]所述主銷孔內設置有滾針軸承12,并且滾針軸承12位于主銷4與主銷孔之間。
[0033]所述主銷注油螺塞13的外表面中部同軸設置有外六角凸起,外六角凸起的外側設置有滑脂嘴。
[0034]所述階梯減重槽20的槽深為減重缺口19深度的1/5-1/2,制動器輪轂5的內側端面圓周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固定爪21。
[0035]如附圖1至附圖11所示,前軸I的腹板上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鏤空孔2,也可以開設減重孔,鏤空孔2或減重孔可以為多種形狀。前軸I采用這種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重量,符合輕量化設計的要求,同時還能提高前后軸向剛度和縱向剛度。前軸I兩端的安裝孔分別通過主銷4與轉向節3相連接,主銷孔內設置有滾針軸承12,滾針軸承12的軸孔內安裝有主銷4,采用滾針軸承12能夠顯著提高轉向操作性能以及較長時間使用的可靠性。
[0036]前軸I兩端的安裝孔分別通過主銷4與轉向節3相連接,上吊耳和下吊耳集成設置在轉向節3上,轉向節3的上、下吊耳的主銷孔兩端開設有內螺紋,主銷注油螺塞13的外圓周上設置有外螺紋,主銷注油螺塞13安裝在主銷孔兩端的螺紋孔內。主銷注油螺塞13直接旋緊就能實現密封,將主銷注油螺塞13擰下來就是實現維修和更換。主銷注油螺塞13上安裝有注油嘴總成,主銷注油螺塞13的外表面中部同軸設置有外六角凸起,外六角凸起與主銷注油螺塞13為一體式結構,外六角凸起的外側設置有滑脂嘴,滑脂嘴與注油嘴總成相連接,通過滑脂嘴能夠向注油嘴總成注入潤滑油,從而實現對主銷4的潤滑。本實用新型的轉向節3對轉向節注油方式作出了改進,注油潤滑效果更好,取消了以往所采用的墊片、O型密封圈以及卡簧等眾多的密封和固定部件,減少了工裝投入,降低了安裝難度。
[0037]轉向節3外側的安裝軸上安裝有制動器輪轂5,制動器輪轂5上分別安裝有制動鼓6和制動器總成7,制動器總成7與制動氣室8相連接。轉向節3的一側安裝有轉向節臂11,本實用新型對轉向節臂11進行了減重設計,即:在轉向節臂11靠近安裝孔一端的內側表面上開設有減重槽14,安裝孔用于與轉向節3安裝固定,轉向節臂11的內側表面也就是轉向節臂安裝后朝向下方的表面,轉向節臂11安裝后,減重槽14位于底部,而不是位于上表面朝上,這樣可以避免槽內積水。減重槽14的深度為轉向節臂11厚度的1/5-3/5,減重槽寬d為臂寬D的1/2-3/4。采用這種深度和寬度能夠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對轉向節臂進行了有效的減重,對轉向節臂11的減重量能夠到達轉向節臂總重量的8%_15%。
[0038]轉向節3的另一側安裝有左右臂9,相對的兩個左右臂9之間通過橫拉桿10相連接,左右臂9的中部設置有中間鉸接軸孔16,左右臂9的一端為拉桿連接孔15,左右臂9的另一端為輔助連接軸孔17,中間鉸接軸孔16與輔助連接軸孔17之間的左右臂本體上開設有減重槽口 18。輔助連接軸孔17所在的輔助軸孔深度h小于中間鉸接軸孔16所在的中間軸孔深度H,最優的方案是:輔助軸孔深度h的深度為中間軸孔深度H的1/2-4/5。另外,橫拉桿1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球頭連接結構,球頭的球形表面粗糙度為Ra0.8-Ral.6,這種光滑度良好的球頭結構不僅能夠提高連接精度,而且還能減小摩擦,延長使用壽命。
[0039]本實用新型還對制動器輪轂5進行了有效的減重設計,制動器輪轂5外邊緣相鄰的螺栓孔之間開設有呈弧形的減重缺口 19,制動器輪轂5上且位于減重缺口 19靠近中心軸孔的一側開設有階梯減重槽20 ο階梯減重槽5的槽深較淺,階梯減重槽20的槽深為減重缺口 19深度的1/5-1/2,制動器輪轂5的內側端面圓周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固定爪21,固定爪21能起到固定作用。減重后的制動器輪轂仍然能夠以制動器輪轂5的軸孔為中心對稱,不會出現重量分布不均,運轉不平穩的現象,最大程度減輕了制動器輪轂的重量,符合輕量化設計的要求。
[0040]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不僅對轉向節3和橫拉桿10的結構進行了改進設計,而且還對制動器輪轂5、左右臂9以及轉向節臂11進行了有效的減重,最大程度減輕了制動器輪轂
5、左右臂9以及轉向節臂11的重量,符合輕量化設計的要求,也直接減輕了汽車前橋的整體重量,有利于提高汽車行駛性能。
【主權項】
1.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包括前軸(1),前軸(I)兩端分別通過主銷(4)與轉向節(3)相連接,轉向節(3)外側的安裝軸上安裝有制動器輪轂(5),制動器輪轂(5)上分別安裝有制動鼓(6)和制動器總成(7),制動器總成(7)與制動氣室(8)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軸(I)的腹板上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鏤空孔(2),轉向節(3)上、下吊耳的主銷孔兩端開設有內螺紋,主銷注油螺塞(13)通過所述螺紋與轉向節(3)相連接,主銷注油螺塞(13)上安裝有注油嘴總成,轉向節(3)的一側安裝有轉向節臂(11),轉向節臂(11)靠近安裝孔一端的內側表面上開設有減重槽(14),轉向節(3)的另一側安裝有左右臂(9),左右臂(9)的中部設置有中間鉸接軸孔(16),左右臂(9)的一端為拉桿連接孔(15),左右臂(9)的另一端為輔助連接軸孔(17),中間鉸接軸孔(16)與輔助連接軸孔(17)之間的左右臂本體上開設有減重槽口(18),輔助連接軸孔(17)所在的輔助軸孔深度(h)小于中間鉸接軸孔(16)所在的中間軸孔深度(H),中間鉸接軸孔(16)和輔助連接軸孔(17)與轉向節(3)相安裝的安裝面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對的兩個左右臂(9)之間通過橫拉桿(10)相連接,所述制動器輪轂(5)外邊緣相鄰的螺栓孔之間開設有呈弧形的減重缺口(19),制動器輪轂(5)上且位于減重缺口(19)靠近中心軸孔的一側開設有階梯減重槽(2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重槽(14)的深度為轉向節臂(11)厚度的1/5-3/5,減重槽寬(d)為臂寬(D)的1/2-3/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軸孔深度(h)的深度為中間軸孔深度(H)的1/2-4/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拉桿(10)的兩端分別設置有球頭連接結構,球頭的球形表面粗糙度為Ra0.8-Ral.6。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銷孔內設置有滾針軸承(12),并且滾針軸承(12)位于主銷(4)與主銷孔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銷注油螺塞(13)的外表面中部同軸設置有外六角凸起,外六角凸起的外側設置有滑脂嘴。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鼓式制動器前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階梯減重槽(20)的槽深為減重缺口(19)深度的1/5-1/2,制動器輪轂(5)的內側端面圓周上均勻設置有多個固定爪(21)。
【文檔編號】B60B35/00GK205588894SQ201620437157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4日
【發明人】常艷昌, 張金剛, 肖渝, 別俊, 席志忠, 張小虎, 吳飛, 翟建峰, 肖明宇, 潘孝勇, 周俊
【申請人】三環集團有限公司, 湖北三環車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