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鑄造鋁合金車輪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結構。
背景技術:
當前,鋁合金車輪的成型工藝主要以重力鑄造、低壓鑄造和鍛造為主。其中,用鑄造方法生產的鋁合金車輪,可以制出任意空間曲面和形狀來配合不同的車型,迎合不同客戶的需求。因此,鑄造鋁合金車輪是目前國內外市場上需求量最大的車輪。鑄造鋁合金車輪的輪輞有正向輪輞和反向輪輞兩種結構。正向輪輞主要用在轎車車輪和承載能力相對較小的車輪上,反向輪輞主要用在越野車車輪、皮卡車車輪、貨車車輪等和承載能力比較大的車輪上。
鋁合金車輪常做的三大試驗是13°沖擊、彎曲和徑向試驗。隨著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行業標準的不斷完善,僅做三大試驗已經不能滿足汽車廠商和售后市場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承載比較大的汽車,所用的大都是反向輪輞結構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對輪輞的承載能力和抗沖擊性能要求極高,三大試驗已不能驗證出其輪輞的承載能力。近兩年,市場上不斷反饋一些鑄造鋁合金車輪,尤其是反向輪輞結構的車輪在使用過程中有輪輞開裂現象發生。因此,客戶們要求鋁合金車輪制造商在三大試驗的基礎上增加輪輞的90°沖擊試驗,以便更好的檢驗輪輞的承載能力和抗沖擊能力。無論是國內外的鑄造鋁合金車輪行業標準,還是各個鋁合金車輪制造商都對鑄造鋁合金車輪的反向輪輞結構的具體要求沒有同一的標準,因此,需要對鑄造鋁合金車輪的反向輪輞結構進行一些改善,以便于提高其強度和抗沖擊的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提高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的承載能力和抗沖擊性,經過多次的試驗驗證,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改進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結構,包括內輪緣、內側胎圈座5°斜面、內側胎圈座大斜面、槽底、外側胎圈座和外輪緣。所述的反向輪輞內輪緣內側厚度L1是12-14mm,內側胎圈座5°斜面厚度L2是6.5-7mm,內側胎圈座大斜面厚度L3是6.5-7mm,內側胎圈座大斜面與水平方向角度A是40°-45°,內側胎圈座大斜面外側圓角R1半徑是R25-R35mm,內側胎圈座大斜面內側圓角半徑R2是R10-R15mm,槽底厚度L4是6.5-7mm,外側胎圈座厚度L5是6-7mm,外輪緣厚度L6是12-14mm。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改進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改進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結構的尺寸標注圖。
圖中:1-內輪緣,2-內側胎圈座5°斜面,3-內側胎圈座大斜面,4-槽底,5-外側胎圈座,6-外輪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就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改進的鑄造鋁合金車輪反向輪輞結構,包括內輪緣1、內側胎圈座5°斜面2、內側胎圈座大斜面3、槽底4、外側胎圈座5和外輪緣6。為了提高其承載能力和抗沖擊能力,所述的反向輪輞內輪緣內側厚度L1是12-14mm,內側胎圈座5°斜面厚度L2是6.5-7mm,內側胎圈座大斜面厚度L3是6.5-7mm,內側胎圈座大斜面與水平方向角度A是40°-45°,內側胎圈座大斜面外側圓角R1半徑是R25-R35mm,內側胎圈座大斜面內側圓角半徑R2是R10-R15mm,槽底厚度L4是6.5-7mm,外側胎圈座厚度L5是6-7mm,外輪緣厚度L6是12-1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