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錯位膠料結構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型膠包括胎面膠(1)、基部膠(2)和胎肩膠(3),胎面膠(1)和基部膠(2)依次由外向內側設置構成胎面層;所述胎面膠(1)從左到右包括五個胎面膠區,依次為第一胎面膠(11)、第二胎面膠(12)、第三胎面膠(13)、第四胎面膠(14)、第五胎面膠(15);所述的胎肩膠(3)設置在胎面層的橫向兩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組合物a按100重量份生膠計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混煉制備得到:天然橡膠15-30份,高順式順丁橡膠10-25份,溶聚丁苯橡膠a?15-30份,溶聚丁苯橡膠b?40-60份,白炭黑35-55份,超耐磨炭黑25-45份,硅烷偶聯劑tespt?3.0-5.0份,白炭黑分散劑1.0-3.0份,α甲基苯乙烯樹脂6.0-10份;所述溶聚丁苯橡膠a中苯乙烯占溶聚丁苯橡膠a總重的22-28%,乙烯基的質量占丁二烯總重的52-58%;溶聚丁苯橡膠b中苯乙烯占溶聚丁苯橡膠a總重的33-39%,乙烯基的質量占丁二烯總重的37-43%;白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積(bet)為190-210m2/g;超耐磨炭黑粒徑為10-22n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組合物b按100重量份生膠計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混煉制備得到:溶聚丁苯橡膠c?60-80份,低滾阻白炭黑改性鋰系順丁橡膠20-40份,炭黑5-15份,高分散白炭黑60-80份,巰基硅烷偶聯劑5.0-7.0份,白炭黑分散劑1.5-3.5份;所述溶聚丁苯橡膠c中苯乙烯占溶聚丁苯橡膠c總重的22-28%,乙烯基的質量占丁二烯總重的37-43%;高分散白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積(bet)為150-170m2/g;炭黑粒徑為20-30n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組合物c按100重量份生膠計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混煉制備得到:溶聚丁苯橡膠b?70-90份,釹系順丁橡膠10-30份,炭黑2-8份,高分散白炭黑80-100份,硅烷偶聯劑tespt?8.5-9.5份,白炭黑分散劑1.5-3.5份,所述溶聚丁苯橡膠b中苯乙烯占溶聚丁苯橡膠a總重的33-39%,乙烯基的質量占丁二烯總重的37-43%;白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積(bet)為150-170m2/g;超耐磨炭黑粒徑為20-30n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組合物a按100重量份生膠計包括以下組分的原料混煉制備得到:天然橡膠20-25份,高順式順丁橡膠15-20份,溶聚丁苯橡膠a?15-25份,溶聚丁苯橡膠b?40-50份,白炭黑40-50份,超耐磨炭黑25-35份,硅烷偶聯劑tespt?3.5-4.5份,白炭黑分散劑1.5-2.5份,α甲基苯乙烯樹脂7.0-9.0份,氧化鋅1.5-2.5份,硬脂酸1.5-2.5份,防老劑6ppd?1.5-2.5份,微晶蠟1.0-2.0份,硫磺1.0-2.0份,促進劑cz?1.5-2.5份,促進劑tbztd?0.5-1.0份;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耐磨炭黑采用n134或n115;高分散白炭黑采用索爾維1165mp。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胎面膠(11)、第五胎面膠(15)厚度為7.0mm;第二胎面膠(12)、第三胎面膠(13)、第四胎面膠(14)厚度為6.0mm;和/或,所述基部膠(2)的厚度占胎面層厚度的5-15%。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型膠,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膠(3)為截面為鈍角三角形的膠條,拼接設置在胎面層的橫向兩側,胎肩膠(3)的高度為胎面層中心高度的0.6-0.8倍。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胎面型膠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非對稱胎面是將橡膠組合物a、橡膠組合物b、橡膠組合物c、基部膠(2)、胎肩膠(3)分別經各自螺桿擠出機進膠口進膠,然后經各自的螺桿擠出機及流道擠出后,通過預口型部件壓出并排列成預置形狀,最后共同通過擠出口型部件,復合壓出非對稱胎面。
10.一種輪胎,該輪胎包括胎面部分、胎側部分、帶束層部分和胎圈部分,其特征在于,胎面部分由權利要求1-8的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胎面型膠硫化制備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