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軌道車輛停放制動緩解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停放制動雙向機械緩解省力機構。
背景技術:
為保證軌道車輛在坡道或車庫的停放制動力要求,軌道車輛的基礎制動裝置通常設有停放制動裝置,停放制動裝置通常由彈簧力施加、空氣緩解。為保證軌道車輛可在無壓縮空氣狀態下緩解停放制動,基礎制動裝置通常設置有手動緩解裝置,用來緩解停放制動裝置產生的彈簧停放制動力。停放制動裝置的手動緩解拉環位于車輪附近,當需要解除停放制動力時,通過普通鋼絲繩連接停放制動缸的緩解拉環,鋼絲繩端部帶有操作手柄,通常放置在轉向架兩側,拉動手柄可以機械緩解停放制動,機械緩解輸出拉力較大,需要在車下使用較大的力才能將拉環拉出進行緩解停放制動,操作十分不便,特別是對于第三軌受流的軌道車輛來說,給操作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是停放制動緩解力過大,操作位置不方便,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軌道車輛停放制動雙向機械緩解省力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板、支撐板、套筒、轉軸、大小力臂、可調限位止擋、傳動銷、車下操作把手和行程開關,安裝板一端連接支撐板和行程形開關,中部安裝把手固定夾,轉軸一端穿過把手固定夾與把手固定夾轉動配合,另一端安裝在支撐板上,轉軸上安裝有套筒,套筒上面前后兩兩相對應開有四個長圓孔用于連接車上操縱機構,轉軸上開有兩個通透的圓孔,傳動銷插入轉軸上的圓孔,繼而穿過套筒上的長圓孔,套筒一端固定連接大力臂,另一端固定連接小力臂,行程開關觸發點安裝在套筒上與行程開關自身的觸點相對應。
套筒上固定連接可調限位止擋,防止小力臂轉動量超過停放制動緩解拉環需要的拉出距離。
本緩解機構可方便安裝在制動缸上,通過操縱機構帶動大小力臂可實現杠桿的作用,極大的降低了停放制動的機械緩解拉力,極大節省司機和維護人員的操作時間和勞動強度。車上和車下雙向操作互不影響,可將操縱機構方便的布置在車輛內部,避免司機等操作人員下車操作觸電等危險事故發生,安全可靠。本省力緩解機構安裝在波士頓紅橙線地鐵車輛上,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性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大力臂和推拉鋼索配合關系圖;
圖4是發明中套筒和傳動銷配合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包括安裝板4、套筒10、轉軸16、大小力臂13、9、可調限位止擋7、傳動銷18、車下操作把手15和行程開關1,安裝板用來將整個緩解機構固定到制動缸上,支撐板6、把手固定夾3均固定在安裝板4上,行程開關通過螺釘安裝在安裝板上。套筒10安裝在轉軸16的軸套17上,用來傳遞推拉鋼索5的動作,套筒10前后兩兩對應設有四個長圓孔11,大小力臂13、9、行程開關觸發點14、可調限位止擋7均和套筒10固定在一起。大力臂13用來連接推拉鋼索,小力臂用來連接制動缸上的停放緩解拉環。轉軸上開有兩個通透的圓孔19用來安裝傳動銷18,傳動銷插入轉軸上的圓孔19,繼而穿過套筒上的長圓孔11,同時車下操作把手15通過螺栓安裝在轉軸上。
使用時,通過支撐板安裝推拉鋼索5,推拉鋼索5另一端穿過大力臂上的長圓孔12。當在車上進行停放制動緩解操作時,操作者拉動位于車上的推拉鋼索手柄,推拉鋼索向上拉帶動大力臂,大力臂帶動套筒順時針轉動,小力臂則隨套筒一起轉動并將停放制動緩解拉環8拉出,停放制動緩解拉環拉出10mm左右時即可實現停放制動緩解。同時套筒也會帶動行程開關觸發點觸發行程開關自帶的觸點2,給停放制動狀態指示電路發送信號,當轉動量超過停放制動緩解拉環需要的拉出距離時,限位止擋便會被安裝板擋住,以防止停放制動緩解拉環被拉壞或者損壞形成開關。
當在車下進行停放制動緩解操作時,操作者將車下操作把手打開,順時針旋轉,車下操作把手則帶動轉軸轉動,轉軸通過傳動銷將轉矩傳遞給套筒,套筒轉動并帶動小力臂將拉環拉出,即可實現車下停放制動緩解。
參照圖3、圖4,套筒上開有長圓孔11,當在車上操作時,套筒上的長圓孔的設計使外部套筒轉動不會帶動傳動銷,使得車下的操作把手保持原位;而車下操作時,把手雖可通過傳動銷帶動套筒轉動,但大力臂上同樣開有長圓孔12,因此大力臂的轉動不會傳遞給推拉鋼索。實現車上/車下各自操作互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