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應用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農業也逐漸向著機械化的方向發展,不過當今應用在農業領域中耕、種、收、管的機械,基本上都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的機械,這些機械在生產過程中一方面會對農田反復碾壓造成土壤結塊,不利成墑且同時破壞農田的平整度,另一方面由于柴油機有氣體排放,對環境又造成了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方案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能夠有效避免機械對農田反復碾壓、同時保護環境。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包括:預制軌道、機架、軌道機、滾動輪、電動軌道輪、叉桿、儲電箱、鏈輪、方向控制盤、主操作臺、主開關、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輔操作臺、輔開關、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所述預制軌道鋪設在農田里,所述機架通過電動軌道輪與預制軌道滾動連接,所述電動軌道輪為四個分別設置在機架的左右兩側,所述四個電動軌道輪安裝在四根叉桿上,所述叉桿與機架通過軸承連接,所述叉桿的上端伸出機架頂部且叉桿伸出機架頂部的部分安裝有鏈輪,所述方向控制盤安裝固接在叉桿的頂端,所述處于機架左側的兩個鏈輪之間連接有傳動鏈,所述處于機架右側的兩個鏈輪之間亦連接有傳動鏈,所述軌道機上設置有滾動輪,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滾動輪相匹配的滑軌,所述軌道機設置在機架上方并通過滾動輪與機架滑動連接,所述軌道機的左側安裝有輔操作臺,所述主操作臺安裝在軌道機的右側,所述輔操作臺上設置有控制輔操作臺電源的輔開關,所述輔開關的一側設置有控制電動軌道輪走向的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所述主操作臺上亦安裝有主開關、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所述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均通過導線與電動軌道輪連接,所述儲電箱安裝在主操作臺下方的機架上。
所述軌道機的滑動方向與電動軌道輪的行走方向互為垂直。
采用本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1、避免對農田反復碾壓;
2、保護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的主視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的俯視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的右視平面結構示意圖。
其中:1-預制軌道;2-機架;3-軌道機;4-滾動輪;5-電動軌道輪;6-叉桿;7-儲電箱;8-鏈輪;9-方向控制盤;10-主操作臺;11-主開關;12-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13-輔操作臺;14-輔開關;15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21-滑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包括:預制軌道1、機架2、軌道機3、滾動輪4、電動軌道輪5、叉桿6、儲電箱7、鏈輪8、方向控制盤9、主操作臺10、主開關11、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12、輔操作臺13、輔開關14、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15、所述預制軌道1鋪設在農田里,所述機架2通過電動軌道輪5與預制軌道1滾動連接,所述電動軌道輪5為四個分別設置在機架2的左右兩側,所述四個電動軌道輪5安裝在四根叉桿6上,所述叉桿6與機架2通過軸承連接,所述叉桿6的上端伸出機架2頂部且叉桿6伸出機架2頂部的部分安裝有鏈輪8,所述方向控制盤9安裝固接在叉桿6的頂端,所述處于機架2左側的兩個鏈輪8之間連接有傳動鏈,所述處于機架2右側的兩個鏈輪8之間亦連接有傳動鏈,所述軌道機3上設置有滾動輪4,所述機架2上設有與滾動輪4相匹配的滑軌21,所述軌道機3設置在機架2上方并通過滾動輪4與機架2滑動連接,所述軌道機3的左側安裝有輔操作臺13,所述主操作臺10安裝在軌道機3的右側,所述輔操作臺13上設置有控制輔操作臺13電源的輔開關14,所述輔開關14的一側設置有控制電動軌道輪5走向的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15,所述主操作臺10上亦安裝有主開關11、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12,所述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12、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二15均通過導線與電動軌道輪5連接,所述儲電箱7安裝在主操作臺10下方的機架2上。
所述軌道機3的滑動方向與電動軌道輪5的行走方向互為垂直。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施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動軌道式農作物作業機械可與耕、種、收、管的農業機械配合使用,如雙向電動旋耕機、雙向電動收獲機、雙向電動播種機等,以雙向電動旋耕機為例,將雙向電動旋耕機掛接在軌道機3的下方,首先將本機械橫跨置于兩條預制軌道1的起點上,將軌道機3掛接下方的雙向電動旋耕機移動至電動軌道機的最外側,關閉輔開關14,打開主開關11,前推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12的手柄,接通電動軌道輪5的正向轉動電源并控制速度,機械向右行走,同理當后拉雙向變頻控制裝置一12的手柄時,接通電動軌道輪5的反向轉動電源并控制速度,機械向左行走,在電動軌道輪5的行走過程中,電動軌道機通過軌道機牽引著雙向電動旋耕機向前對農田進行旋耕;當本機械行走至預制軌道1的終點時,不需要轉向,只需將軌道機向內移動一個工作切面,工作人員換到輔操作臺13操作,原理和主操作臺10一樣,避免了機械需轉向造成對農田的碾壓,采用本技術方案,可在軌道機3下方掛接不同的作業機械,對農田完成各種作業,由于在作業時,機械均是在預制軌道1上往返運動,因此不會對農田進行碾壓,同時由于是采用電動帶動電動軌道輪5行走,不會對大氣產生污染。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