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動力傳動系以及設置有該車輛動力傳動系的工作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動力傳動系,所述車輛動力傳動系包括發動 機,其設置有輸出曲軸;主傳動單元;中間驅動軸,其連接主傳動單元 和曲軸,中間驅動軸通過第二傳動單元連接到曲軸,并相對于曲軸偏置。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設置有此種動力傳動系的工作機。特別地,本發 明涉及一種設置有此種動力傳動系的裝載機,優選地是一種設置有此種 動力傳動系的礦用裝栽機。各傳動單元包括多個彼此嚙合的齒輪或嵌齒輪。第二傳動單元的主要任務是使中間驅動軸相對于曲軸偏置,從而使動力傳動系越過位于曲 軸和主傳動單元之間的任何障礙。此種障礙可以例如是輪軸和/或連接 到輪軸上的任何部件,本文稍后將進行進一步討論。因此,第二傳動單 元中的傳動比可以是l: 1。
背景技術:
諸如礦用裝載機的車輛可能需要使動力傳動系,特別是發動機,定 位在盡可能低的高度,從而使車輛具有盡可能低的高度和/或具有低的 平衡點。因此,現有技術建議將發動機定位成與動力傳動系的其他部分大致 成一直線,這樣導致了曲軸的位置偏低。在車輛具有位于主傳動單元和 發動機之間的輪軸的情況下,會形成防礙曲軸直接地連接到主傳動單元 的障礙。但是,這種問題可以借助于第二傳動單元來克服,該第二傳動 單元一方面與曲軸連接并且另一方面經由中間驅動軸與主傳動單元連 接。中間驅動軸借助于第二傳動單元相對于曲軸偏置并相對于輪軸偏 置,并因此間接地連接曲軸與主傳動單元。根據現有技術,笫二傳動單元包括設置于殼體內的至少兩個互相作 用的嵌齒輪,即連接到曲軸的第一嵌齒輪和連接到中間驅動軸的第二嵌 齒輪。在操作過程中該單元被加熱,因此可能需要單獨的冷卻回路,該 冷卻回路為第二傳動單元提供循環通過所述殼體的冷卻液。使用單獨的冷卻回路增加了動力傳動系的總成本,并需要在進行維護和修理工作時 對其進行單獨操作。通常,冷卻液是需要定期更換的油。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動力傳動系,該動力傳動系的設計使得在 維護動力傳動系時減少或消除了對單獨的冷卻/潤滑回路以及對其冷卻 液體的過多操作。本發明的目的借助于開頭限定的動力傳動系實現,其特征在于,所 述動力傳動系包括回路,用于潤滑主傳動單元的液體通過所述回路輸送 到第二傳動單元并用于冷卻/潤滑第二傳動單元,然后輸送回主傳動單元。當液體需要更換時,僅需要對一個回路而非對兩個單獨的回路進行 操作,從而節省了工時。還消除了在維護主傳動單元的潤滑回路時忘記 維護任何單獨的冷卻回路的可能性。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回路包括泵,所述泵用于將所述 液體從主傳動單元泵送到第二傳動單元。由此,能夠保證足量的冷卻液 連續地輸送到第二傳動單元。優選地,所述回路包括過濾器,從冷卻液的流向來看,所述過濾器 位于第二傳動單元的下游。由此,可以保證將在冷卻第二傳動單元時可 能引入到冷卻/潤滑液中的微粒或其它污染物截獲,并阻止它們到達主 傳動單元。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設置有本發明的動力傳動系的工作機,特別是涉 及一種設置有本發明的動力傳動系的裝載機,并且優選為 一種設置有本 發明的動力傳動系的礦用裝栽機。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下文的詳細描述中以及在從屬權利 要求中呈現。
現在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其中圖l是設置有根據本發明的動力傳動系的工作機的側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動力傳動系的示意性側視圖;圖3是圖2的動力傳動系的細節的局部橫截面圖;以及圖4是當應用于圖2的動力傳動系上時根據本發明的潤滑/冷卻回路 的示意性圖示。
具體實施方式
圖l示出用于采礦的裝載機。此種裝載機的特征在于其高度很低, 從而允許其在相對狹窄或低矮的隧道內操作。為了實現這種低的高度,應使包括發動機的動力傳動系定位在盡可 能低的高度。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動力傳動系1。動力傳動系 l包括帶有曲軸3的發動機2、主傳動單元4、后輪軸5、前輪軸6、 第二傳動單元7以及相互連接所述傳動單元4和7的中間驅動軸8。此 外,動力傳動系1包括連接主傳動單元4與后輪軸5的第一輸出軸9以 及連接主傳動單元4與前輪軸6的第二輸出軸10。兩個輪軸5、 6都通 過主傳動單元驅動。因此,裝載機具有四輪驅動系統。但是這對于本發 明來講既不是必需的也不是本質的。由后輪軸5所形成的障礙位于發動機2與主傳動單元4之間。由于 后輪軸5——相應地其代表障礙一一的存在,曲軸3位于的水平使其無 法直接連接到主傳動單元4。這種問題借助于第二傳動單元7和中間驅 動軸8來解決。借助第二傳動單元7,中間驅動軸8相對于曲軸3并相 對于后輪軸5在豎直方向上偏置。中間驅動軸8以與后輪軸5相距一段 距離的方式橫跨后輪軸5或與后輪軸5交叉。優選地,當在這種情況下, 中間驅動軸8在所述后輪軸5的上方延伸。中間驅動軸8在豎直方向上 位于比曲軸3高的水平處。中間驅動軸8可以但并非必需與曲軸3平行。應該理解,曲軸3和主傳動單元之間的障礙除了后輪軸5之外還可 以是任何物體。例如,也可為前輪軸6。但是,對于類似于圖l所示裝 載機的礦用裝載機,圖2的設計是優選的。參見圖3,第二傳動單元7包括設置在殼體14內的至少兩個一一在 這種情況下為三個一一互相作用的嵌齒輪ll、 12、 13,第一嵌齒輪11 連接到曲軸3并且第二嵌齒輪13連接到中間驅動軸8。如圖4所示,動力傳動系1包括回路15,用于潤滑主傳動單元4的 液體通過回路15輸送到第二傳動單元7并用于冷卻第二傳動單元7,然 后輸送回主傳動單元4。回路15包括泵16,泵16用于將所述液體從主 傳動單元4泵送到第二傳動單元7。回路15還可以包括位于第二傳動單 元7下游側的泵17,泵17進一步有助于泵送所述液體。此外,所述回 路15包括位于第二傳動單元下游的過濾器18。優選地,液體是在主傳 動單元4中主要用于潤滑目的的油。但是,所述油在主傳動單元4中也 可以具有一定的冷卻效果。參見圖3,為了實現第二傳動單元7的冷卻,其殼體14設置有連接 到所述回路15的上游部分的入口 19以及連接到所述回路15下游部分 的出口20。此處,入口 19位于殼體14的上部部分中,而出口20位于 殼體14的下部部分中。但是,也能夠想到其它的構造、以及入口和出 口的數量。 一個或多個入口 19可以設置有噴嘴或類似裝置,從而進一 步控制進入第二傳動單元7內部的液體的散布。應該注意,本發明的上述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發明的范圍 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動力傳動系(1),包括發動機(2),其設置有輸出曲軸(3);主傳動單元(4);中間驅動軸(8),其連接所述主傳動單元(4)和所述曲軸(3);所述中間驅動軸(8)通過第二傳動單元(7)連接到所述曲軸(3),并相對于所述曲軸(3)偏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動力傳動系(1)包括回路(15),用于潤滑所述主傳動單元(4)的液體通過所述回路(15)輸送到所述第二傳動單元(7)并用于冷卻所述第二傳動單元(7),然后輸送回所述主傳動單元(4)。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路 (15)包括泵(16),所述泵(16)用于將所述液體從所述主傳動單元 (4)泵送到所述第二傳動單元(7)。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回 路(15)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傳動單元(7)下游的過濾器(18)。
4. 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輛動力傳動系(1)包括位于所述發動機(2)和所述主傳動單元(4)之間的輪軸(5)。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 驅動軸(8 )以與所述輪軸(5 )相距一段距離的方式橫跨所述輪軸(5 )。
6. 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間驅動軸(8)在所述輪軸(5)的上方延伸。
7. 如權利要求1 - 6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間驅動軸(8)在豎直方向上位于比所述曲軸(3)高的水平處。
8. 如權利要求4-6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輪軸(5)連接到所述主傳動單元(4)并通過所述主傳動單元(4)驅動。
9. 如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傳動單元(7)包括設置在殼體(14)中的至少兩個互相作用 的嵌齒輪(11, 13),所述嵌齒輪的第一嵌齒輪(11)連接到所述曲軸(3 )并且所述嵌齒輪的第二嵌齒輪(13 )連接到所述中間驅動軸(8 )。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輛動力傳動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 (14)設置有連接到所述回路(15)的上游部分的入口 (19)以及連接到所述回路(15)的下游部分的出口 (20)。
11. 一種工作機,其設置有如權利要求1-10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 動力傳動系(1)。
12. 如權利要求ll所述的工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機是裝載機。
13. 如權利要求ll或12所述的工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機 是礦用裝載機。
全文摘要
一種車輛動力傳動系(1),包括發動機(2),其設置有輸出曲軸(3);主傳動單元(4);中間驅動軸(8),其連接主傳動單元(4)和曲軸(3);中間驅動軸(8)通過第二傳動單元(7)連接到曲軸(3),并相對于曲軸(3)偏置。所述動力傳動系(1)包括回路,用于潤滑主傳動單元(4)的液體通過所述回路輸送到第二傳動單元(7)并用于冷卻和潤滑第二傳動單元(7),然后輸送回主傳動單元(4)。
文檔編號B62D53/02GK101233009SQ200680028265
公開日2008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0日
發明者約瑟夫·林德庫格爾 申請人:阿特拉斯·科普柯鑿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