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現階段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使用的油冷電機所采用的油冷器外置于汽車前端進氣格柵位置,電機與油冷器采用分體式布置,結構不緊湊,同時電機與油冷器通過長距離的管路進行連接,結構可靠性低,并采用風冷方式進行熱交換,熱交換效率低,電機冷卻效果差,同時電機控制器因采用水冷卻,不能與電機共用冷卻系統,需要單獨設置用于電機控制器的水冷散熱器,存在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緊湊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包括:發動機、電機組件和變速裝置,所述變速裝置將所述發動機和所述電機組件動力耦合連接;油冷系統,所述油冷系統集成在所述電機組件上,所述油冷系統包括油冷器和油泵,所述油冷系統、所述電機組件、所述變速裝置之間形成油液冷卻循環通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通過將油冷系統集成在電機組件上,使動力驅動系統的結構布置更緊湊,同時避免了長管路的設計,從而可提高結構的可靠性。
在本實用新型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電機組件包括: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和所述第二電機分別與所述變速裝置共用殼體。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二電機分別位于所述變速裝置的兩側,并且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第二電機同軸布置。
優選地,所述變速裝置為減速器,所述第一電機、所述減速器、所述第二電機和所述油冷系統集成為一體。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機為ISG發電機,所述第一電機與所述發動機相連,所述第二電機為驅動電機。
在本實用新型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油冷器具有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吸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與所述第一電機的進油口相連,所述第二出油口與所述第二電機的進油口相連,所述第一電機出油口、第二電機出油口分別與變速裝置的回油口相連,所述油冷器的吸油口與變速器裝置的出油口相連。
可選地,所述油泵集成在所述吸油口處。
可選地,所述油泵分別集成在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出油口處。
在本實用新型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發動機具有發動機散熱器,所述發動機散熱器與所述油冷器相連,所述油冷器內具有油通道和水通道,所述油通道與所述水通道間接換熱。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車輛,設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種所述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所述車輛與上述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的布局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的另一種布局示意圖。
附圖標記:
動力驅動系統100,變速裝置1,第一電機2,第二電機3,油冷系統4,油通道5,水通道6,發動機散熱器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可以互相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照圖1-圖2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100。如圖1-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100包括:發動機、電機組件、變速裝置1和油冷系統4。
變速裝置1將發動機和電機組件動力耦合連接,三者可以采用串聯式或者并聯式或者混聯式的布置形式。
油冷系統4集成在電機組件上,油冷系統4包括油冷器和油泵,油冷系統4、電機組件(如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變速裝置1之間形成油液冷卻循環通道。
也就是說,油冷系統4集成在電機組件上,潤滑油通過油冷系統4被冷卻后進入電機組件,再通過減速裝置流回油冷系統4,實現電機組件的冷卻,同時電機組件產生的熱量通過發動機散熱器7與油冷系統4的熱交換散出。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100,通過將油冷系統4集成在電機組件上,使動力驅動系統100的結構布置更緊湊,同時避免了長管路的設計,從而可提高結構的可靠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機組件包括: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與變速裝置1共用殼體,并采用動力耦合連接,可選地,第一電機2、第二電機3與變速裝置1可以采用串聯式布置或者并聯式布置或者串聯與并聯混聯式的布置形式,以串聯式布置形式為例,如圖1所示,第一電機2與第二電機3分別位于變速裝置1的兩側,并且第一電機2與第二電機3同軸布置。
優選地,第一電機2可以為ISG發電機,且第一電機2與發動機相連,進一步地,第一電機2可以直接集成在發動機主軸上,用于在汽車起步階段短時替代發動機驅動汽車,并同時起到啟動發動機的作用,從而減少發動機的怠速損耗和污染,正常行使時,發動機驅動車輛,第一電機2斷開或者起到發電機的作用,剎車時,第一電機2還可起到再生發電,回收制動能量的節能效果。
優選地,第二電機3可以為驅動電機,第二電機3用于提供汽車行駛的動力,使車輪轉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變速裝置1可以為減速器,變速裝置1在汽車傳動系統中起降低轉速、增大轉矩的作用,同時變速裝置1還可以具有改變動力輸出方向、實現左右車輪差速或中后橋的差速等功能,優選地,如圖1所示,第一電機2、減速器、第二電機3和油冷系統4集成為一體,這樣可使動力驅動系統100的結構布置更加緊湊,避免了長管路的設計,可提高結構的可靠性。
在一些優選的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油冷器具有第一出油口、第二出油口和吸油口,第一出油口與第一電機2的進油口相連,第二出油口與第二電機3的進油口相連,第一電機2的出油口、第二電機3的出油口分別與變速裝置的回油口相連,油冷器的吸油口與變速裝置的出油口相連。
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經油冷系統4冷卻后的潤滑油通過第一出油口流向第一電機2,再通過變速裝置1并經回油口流回油冷器4,同時油液在流經第一電機2時會帶走第一電機2產生的熱量,從而實現第一電機2的冷卻。
另一方面,經油冷系統4冷卻后的潤滑油通過第二出油口流向第二電機3,再通過變速裝置1并經回油口流回油冷系統4,同時油液在流經第二電機3時會帶走第一電機2產生的熱量,從而實現第二電機3的冷卻。
這樣通過兩個油液冷卻循環通路同時實現對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的冷卻,冷卻效率高,可更好地提升動力驅動系統100的冷卻效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油泵可以集成在吸油口處,如圖1所示,即設置在變速裝置1與油冷器4之間,由此通過一個油泵可以為整個油路循環提供動力,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
當然,油泵還可以分別集成在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處,如圖2所示,即在第一電機2與油冷器4之間,以及第二電機3與油冷器4之間分別設置一油泵,由此提高油液在油液冷卻循環通道的流動速度,從而提高冷卻效率,出油口的油液溫度較低,保證了油泵的使用壽命。
優選地,發動機具有發動機散熱器7,發動機散熱器7與油冷器4相連,油冷系統4內具有油通道5和水通道6,優選地,油通道5和水通道6可以平行設置,且油通道5與水通道6之間可進行間接換熱,這樣,從電機組件流回的溫度較高的油液經過油冷器4內的油通道5時,可以在水通道6的作用下進行冷卻,進而使冷卻后的油液再次對電機組件進行冷卻,從而可以循環使用。
這樣,采用水冷的方式與動力驅動系統100進行熱交換,可有效提高熱交換效率,更好地提升動力驅動系統100的冷卻效果,從而提高動力驅動系統100的效率和可靠性。
優選地,水通道6可以與發動機散熱器7相連,且水通道6內溫度較高的冷卻水可通過發動機散熱器7而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從而實現對冷卻水的降溫作用。
下面參照圖1-圖2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100的工作過程:
如圖1所示,潤滑油分別通過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流向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再通過變速裝置1并經回油口流回油冷系統4,同時油液在流經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時會帶走第一電機2和第二電機3產生的熱量,從而實現電機組件的冷卻。
從電機組件流回的溫度較高的油液經過油冷系統4內的油通道5時,可以在與有通道并置的水通道6的作用下進行冷卻,進而使冷卻后的油液再次對電機組件進行冷卻,從而循環使用。
水通道6內溫度較高的冷卻水可通過發動機散熱器7而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從而實現對冷卻水的降溫作用,液體經冷卻后進入水通道6以循環使用。
綜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100,通過將油冷系統4集成在電機組件上,使動力驅動系統100的結構布置更緊湊,同時避免了長管路的設計,從而可提高結構的可靠性,同時采用水冷的方式進行熱交換,有效提高了熱交換效率,從而提升動力驅動系統100的冷卻效果。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該車輛包括上述的用于車輛的動力驅動系統100,從而具有動力驅動系統100結構緊湊、冷卻效果好等優點。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