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能夠在水田作業的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均為輪式行走裝置,在旱地作業時能夠正常行走,但在水田或濕地收割作業時,輪式行走裝置會產生下陷、打滑現象,造成收割機作業時行走困難 或無法對水田或濕地進行收割。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在水田或濕地進行正常行走的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在行走裝置支架上部設置主動輪,在主動輪上設置連接軸管,在行走裝置支架下部設置支重輪,在行走裝置支架下部設置張緊調節架,在張緊調節架上設置支導輪,在主動輪、支重輪、前后支導輪上設置特制橡膠履帶。上述結構中行走裝置支架與張緊調節架連接形成張緊調節裝置。所述特制橡膠履帶安裝到主動輪、支重輪和前后支導輪后呈三角形狀。本實用新型上述結構具有的優點是增加了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行走裝置接地面積,減少了行走裝置單位面積內的接地壓力,使收割機在水田或濕地中收割作業時,行走裝置不產生下陷、打滑現象。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附圖中1主動輪,2特制橡膠履帶,3行走裝置支架,4張緊調節架,5支導輪,6支重輪,7連接軸管。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附圖中的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包括在行走裝置支架3上部設置主動輪I,在行走裝置支架下部設置張緊調節架4,在張緊調節架上設置支導輪5,在行走裝置支架下部設置支重輪6、在主動輪、支重輪和前后支導輪上設置特制橡膠履帶2、在主動輪上設置連接軸管7。上述結構中行走裝置支架3與張緊調節架4連接形成張緊調節裝置。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結構的優點是增加了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行走裝置接地面積,減少了行走裝置單位面積內的接地壓力,使收割機在水田或濕地中收割作業時,行走裝置不產生下陷、打滑現象。
權利要求1.ー種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行走裝置支架(3)上部設置主動輪(1),在行走裝置支架(3)下部設置張緊調節架(4),在張緊調節架(4)上設置支導輪(5),在行走裝置支架(3)下部設置支重輪(6),在主動輪(I)支重輪(6)和前后支導輪(5 )上設置特制橡膠履帶(2 ),在主動輪(I)上設置連接軸管(7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橡膠履帶(2)安裝到主動輪(I)支重輪(6)和前后支導輪(5)后呈三角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田、濕地行走裝置,包括在行走裝置支架上部設置主動輪,在行走裝置支架下部設置張緊調節架,在張緊調節架上設置支導輪,在行走裝置支架下部設置支重輪,在主動輪、支重輪和前后支導輪上設置特制橡膠履帶,在主動輪上設置連接軸管。本實用新型所述,增加了微型稻、麥聯合收割機行走裝置接地面積,降低了行走裝置單位面積內的接地壓力,使收割機在水田或濕地中收割作業時,行走裝置不產生下陷、打滑現象。
文檔編號B62D55/00GK202783468SQ20112036932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張勇剛, 唐軍, 杜友洪, 楊洪明, 譚先華, 趙紅明, 李松 申請人:成都市剛毅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