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自行車配件,尤指ー種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節能減碳及休閑運動的意識增強,民眾與日俱增地騎自行車在街道中穿梭或在風景區游玩,所以人們騎乘自行車的時間越長,自行車附加的功能就要越多。舉例來說,騎乘時可能會發生ロ渴、饑餓等需求,導致自行車上必須具有ー額外的空間來供水壺、飲料瓶等物品放置。一般通過螺絲鎖固配件架于車架上,再將水壺、飲料瓶等物品放置在配件架中,以達到騎乘自行車時,物品能方便攜帯,且能隨時隨地取用。但是,鎖固方式裝設配件架的過程,往往需要在車架上鉆孔洞,反而讓車架的外型及強度受到破壞,因此,逐漸發展ー種利用環體緊密扣合在車架上,再將配件架鎖固于環體的固定結構。然而,隨著自行車外型的變化,例如折疊車腳踏車、越野腳踏車或兒童腳踏車等,車架的粗細、外型與材質也會不同,使上述環體需制作各種尺寸以配合車架,相對導致消費者也需要購買各種尺寸的環體,以配合家中不同類型的自行車;更甚者,同一臺自行車,僅裝設的部位不同,也需要重復購買多種環體,而產生浪費金錢及組裝不便的問題。另外,以折疊車腳踏車為例,在不使用時,可自行收折以節省收納空間,但上述環體通常會阻礙收折過程,故往往需要將環體拆卸下來,當需使用折疊車腳踏車時,再將環體組裝上去,此反復拆卸組裝,反而造成消費者使用上相當不便利。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利用壓縮弾性體,以使C型環與車架扣接,而達到本實用新型可配合各種類型的車架,以避免產生重復購買或組裝不便的問題。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裝設于ー車架,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包括—扣座,其包含一支桿體及連接于所述支桿體兩端的ニ C型環;以及ニ弾性體,其分別設置于ニ C型環內側,且ニ C型環通過弾性體夾固于車架上。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C型環具有ニ弧形件,ニ弧形件分別凸伸有ー連接端,且ニ連接端對應連接。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還包括一鎖固元件,ニ連接端分別設有一穿孔,鎖固元件穿設并固定于ニ穿孔。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還包括一鎖固元件,ニ連接端分別設有一穿孔,支桿體設有一凹槽,ニ連接端容置于凹槽,支桿體對應穿孔設有連通所述凹槽的ー固定孔,鎖固元件穿設并固定于ニ穿孔及固定孔。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C型環設有一溝槽,ニ弾性體分別對應溝槽延伸有ー凸塊,所述凸塊對應所述溝槽嵌固。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支桿體具有ー頂面,頂面設有多個貫孔。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弾性體由硅膠材質構成。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弾性體由橡膠材質構成。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元件簡單、組裝容易且具有良好的結合穩定度;另外,本實用新型又方便提供各種類型的配件架組合;而且,本實用新型可隨使用者喜好或習慣而固定于不同部位的車架上;再者,本實用新型具有兩組弾性體和C型環與車架緊密扣接,以平均分散配件架及承載物品的重力,而增加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載重范圍,且弾性體也為ー吸震墊,從而自行車在移動的情況下或扣座固定在不同部位的車架時,本實用新型都具有良好的定位 穩定度,并使承載的物品不會因自行車震動而掉落;此外,本實用新型組裝后可移動及轉動角度,以避免阻礙折疊車腳踏車的收折過程,使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便利的特點。
圖I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組合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另ー使用狀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扣座-I ;車架-100 ;支桿體-11 ;頂面-111 ;貫孔_1111 ;凹槽_112 ;固定孔_113 ;C型環-12 ;弧形件-121 ;連接端-122 ;穿孔-1221 ;溝槽-13 ;弾性體-2 ;配件架-200 ;凸塊-21 ;鎖固元件-3 ;水壺-300。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將配合附圖說明如下,然而附圖僅作為說明之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請參考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裝設于ー車架100,此固定結構主要包括ー扣座I及ニ弾性體2。扣座I包含一支桿體11及連接于所述支桿體11兩端的ニ C型環12,其中支桿體11可自兩端延伸形成C型環12,使C型環12和支桿體11 一體成型,且支桿體11具有ー頂面111,頂面111設有多個貫孔1111,各C型環12設有ー個或多個溝槽13。弾性體2為硅膠或橡膠等材質構成,各弾性體2對應溝槽13延伸有ー凸塊21,各凸塊21對應各溝槽13嵌固,以使各弾性體2分別設置于各C型環12內側,此時,各弾性體2被夾置于車架100與C型環12之間,各C型環12通過弾性體2夾固于車架100上。另外,扣座I也可由一支桿體11及ニ C型環12組合而成,其中支桿體11設有ー凹槽112及連通所述凹槽112的一固定孔113,固定孔113內設有內螺紋;另外,各C型環12具有ニ弧形件121,各弧形件121凸伸有一連接端122,各連接端122設有ー穿孔1221,且各弧形件121設有溝槽13,此時弾性體2的數量對應各溝槽13可為四個。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鎖固元件3,鎖固元件3為螺絲,ニ連接端122容置于凹槽112中,固定孔113對應各穿孔1221設置,鎖固元件3穿設并固定于ニ穿孔1221及固定孔113,且鎖固元件3的外螺紋對應固定孔113的內螺紋鎖合,使ニ連接端122對應連接形成C型環12,且C型環12和支桿體I連接形成扣座I。請參考圖2至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組合示意圖,其中扣座I包含支桿體11及連接于所述支桿體11兩端的C型環12,各弾性體2分別設置于各C型環12內側,各C型環12通過弾性體2夾固于車架100上;詳細說明如下,各凸塊21對應各溝槽13嵌固,以使各弾性體2分別設置于各C型環12內側;另外,ニ連接端122容置于凹槽112中,固定孔113對應各芽孔1221設直,鎖固兀件3芽設并固定于_■芽孔1221及固定孔113,且鎖固元件3的外螺紋對應固定孔113的內螺紋鎖合,使ニ連接端122對應連接形成C型環 12,且C型環12和支桿體I連接形成扣座I。因此,各弾性體2被夾置于車架100與C型環12之間,造成弾性體2被壓縮厚度,并同時產生一回復力,而讓C型環12與車架100緊密扣接,以使車架100在粗細、外型與材質不同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仍可配合各種類型的車架100,以避免產生重復購買或組裝不便的問題。同吋,弾性體2也為ー吸震墊,從而使C型環12和車架100之間提供止滑與増加表面摩擦力的效果,讓自行車在移動的情況下,扣座I仍確實定位。此外,本實用新型元件簡單且組裝容易,又弾性體2延伸的凸塊21對應C型環12開設的溝槽13嵌固,使扣座I與車架100的結合可防止弾性體2脫離C型環12,以達到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結合穩定度。請參考圖4至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扣座I包含支桿體11及連接于所述支桿體11兩端的C型環12,各弾性體2分別設置于各C型環12內偵牝各C型環12通過弾性體2夾固于車架100上,且支桿體11具有頂面111,頂面111設有多個貫孔1111,配件架200經由螺絲穿設鎖固于各貫孔1111內,以使配件架200固定于扣座I的頂面111,同時將水壺300放置于配件架200中。因此,頂面111設有各貫孔1111以方便各種類型的配件架200配合螺絲固定。再者,各弾性體2被夾置于車架100與ニ C型環12之間,造成弾性體2被壓縮厚度,并同時產生一回復力,而讓支桿體11兩端的C型環12與車架100緊密扣接,使本實用新型可隨使用者喜好或習慣而固定于不同部位的車架100上;同時,本實用新型具有兩組弾性體2和C型環12與車架100緊密扣接,以平均分散配件架200及水壺300的重力,而增加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的載重范圍,且弾性體2也為ー吸震墊,從而使C型環12和車架100之間提供止滑與增加表面摩擦力的效果,讓自行車在移動的情況下或扣座I固定于不同部位的車架100時,本實用新型都具有良好的定位穩定度,并使承載的物品,如圖4所示的水壺300不會因自行車震動而掉落出配件架200。此外,相較現有技術中利用環體緊密扣合于車架上,再將配件架鎖固于環體的固定結構,此環體裝設于折疊車腳踏車時,會阻礙收折過程,故往往需要將環體拆卸下來,當需使用折疊車腳踏車時,再將環體組裝上去,如此反復拆卸組裝,反而造成消費者使用上相當不便利。但本實用新型固定結構可將扣座I移動至直徑較小的車架100,以使弾性體2不發生變形,此時弾性體2和車架100之間沒有回復カ及摩擦カ的產生,而可轉動角度,以避免阻礙折疊車腳踏車的收折過程,使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便利的特點。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 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等,皆應同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裝設于ー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包括 ー扣座,其包含一支桿體及連接于所述支桿體兩端的ニ C型環;以及 ニ弾性體,其分別設置于ニ C型環內側,且ニ C型環通過弾性體夾固于車架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環具有ニ弧形件,ニ弧形件分別凸伸有ー連接端,且ニ連接端對應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還包括一鎖固元件,ニ連接端分別設有一穿孔,鎖固元件穿設并固定于ニ穿孔。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還包括一鎖固元件,ニ連接端分別設有一穿孔,支桿體設有一凹槽,ニ連接端容置 于凹槽,支桿體對應穿孔設有連通所述凹槽的一固定孔,鎖固元件穿設并固定于ニ穿孔及固定孔。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C型環設有ー溝槽,ニ弾性體分別對應溝槽延伸有一凸塊,所述凸塊對應所述溝槽嵌固。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體具有ー頂面,頂面設有多個貫孔。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弾性體由硅膠材質構成。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弾性體由橡膠材質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其裝設于一車架,所述自行車配件架的固定結構包括一扣座以及二彈性體,扣座包含一支桿體及連接于所述支桿體兩端的二C型環;二彈性體分別設置于各C型環內側,各C型環通過彈性體夾固于所述自行車配件架上。本實用新型元件簡單、組裝容易且具有良好的結合穩定度;另外,本實用新型又方便提供各種類型的配件架組合;而且,本實用新型可隨使用者喜好或習慣而固定在不同部位的車架上,達到本實用新型可配合各種類型的車架,以避免產生重復購買或組裝不便的問題。
文檔編號B62J11/00GK202481191SQ20122000847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0日
發明者歐一民 申請人:橙點產品設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