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包括固定架、固定帶、引導滑槽以及孔位件,所述的所述的固定架為G形結構,包括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底板,由所述的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和底板組成帶有側邊開口的固定架,所述的引導滑槽安裝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前端側邊開口處的下部之間,所述的孔位件豎向安裝在第二擋板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帶為矩形框架結構,所述的固定帶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帶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的前端側邊。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鎖體可以從側邊拿取,較不受車架空間的影響,方便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自行車配件的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
【背景技術】
[0002]通常自行車在騎行時,車鎖會被固定車鎖固定架上,而當自行車需要鎖住停放時,車鎖又將被由車鎖固定架上取下,以作鎖車之用。大部分車鎖固定架取拿車鎖的方向是單一的。這種結構的問題在于,即當車鎖安裝在小尺寸的自行車車架上時,由于安裝空間的限制,導致車鎖無法取出或者不便于取出。
[0003]因目前自行車三角設計空間越來越小,固定座安裝到車架水壺架孔上時,鎖體如往上拉出時很容易卡到車架。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固定帶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該固定帶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的前端側邊,將鎖體裝入固定架中,當固定帶旋轉到前端時,可壓束住鎖體,讓鎖體固定在固定架內;當固定帶旋轉到上端時,鎖體可向側邊推出,再取出使用,鎖體可以從側邊拿取,較不受車架空間的影響,方便使用。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包括固定架、固定帶、引導滑槽以及孔位件,所述的所述的固定架為G形結構,包括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底板,所述的第三擋板為圓弧形結構,所述的第三擋板連接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上端,所述的底板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的底板連接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下端,由所述的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和底板組成帶有側邊開口的固定架,所述的引導滑槽安裝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前端側邊開口處的下部之間,所述的孔位件豎向安裝在第二擋板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帶為矩形框架結構,所述的固定帶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帶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的前端側邊。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帶采用硅膠材料。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凸臺手柄,所述的凸臺手柄安裝在固定帶的上端。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上部的相對應位置還分別設置有轉軸孔,所述的固定帶通過兩個轉軸孔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孔位件包括上鎖孔、下鎖孔以及連接孔,所述的連接孔安裝在上鎖孔和下鎖孔之間。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束線帶,所述的束線帶分別安裝在上鎖孔和下鎖孔上。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束線帶的材質為尼龍。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夾扣配件,所述的夾扣配件通過螺釘或尼龍織帶安裝在連接孔上。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固定帶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該固定帶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的前端側邊,將鎖體裝入固定架中,當固定帶旋轉到前端時,可壓束住鎖體,讓鎖體固定在固定架內;當固定帶旋轉到上端時,鎖體可向側邊推出,再取出使用,鎖體可以從側邊拿取,較不受車架空間的影響,方便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圖1的另一面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設置有束線帶的側開車鎖固定座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設置有夾扣配件的側開車鎖固定座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如下:1、固定架,2、固定帶,3、引導滑槽,4、孔位件,5、,10、轉軸孔,11、第一擋板,12、第二擋板,13、第三擋板,14、底板,21、凸臺手柄,41、上鎖孔,42、下鎖孔,43、連接孔,44、束線帶,45、夾扣配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0022]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包括固定架1、固定帶2、引導滑槽3以及孔位件4,所述的所述的固定架I為G形結構,包括第一擋板11、第二擋板12、第三擋板13、底板14,所述的第三擋板13為圓弧形結構,所述的第三擋板13連接在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的上端,所述的底板14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的底板14連接在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的下端,由所述的第一擋板11、第二擋板12、第三擋板13和底板14組成帶有側邊開口的固定架1,所述的引導滑槽3安裝在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前端側邊開口處的下部之間,所述的孔位件4豎向安裝在第二擋板12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帶2為矩形框架結構,所述的固定帶2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I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帶2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I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I的前端側邊。
[0023]上述中,所述的固定帶2采用硅膠材料。其中,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凸臺手柄21,所述的凸臺手柄21安裝在固定帶2的上端,方便手捏操作。
[0024]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擋板11和第二擋板12上部的相對應位置還分別設置有轉軸孔10,所述的固定帶2通過兩個轉軸孔10活動安裝在固定架I的上端。
[0025]再進一步,所述的孔位件4包括上鎖孔41、下鎖孔42以及連接孔43,所述的連接孔43安裝在上鎖孔41和下鎖孔42之間。設計有多種孔位,可鎖在自行車的車架水壺孔上。
[0026]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可以包括束線帶44,所述的束線帶5分別安裝在上鎖孔41和下鎖孔42上。其中,所述的束線帶44的材質為尼龍。搭配了束線帶44后,可以將側開車鎖固定座固定在自行車異型管上。
[0027]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可以包括夾扣配件45,所述的夾扣配件45通過螺釘(圖未視)或尼龍織帶(圖未視)安裝在連接孔43上,搭配仿快拆式夾扣配件45,可將側開車鎖固定座固定在自行車圓管上。
[002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固定帶2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I的上端,該固定帶2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I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I的前端側邊,將鎖體裝入固定架中,當固定帶2旋轉到前端時,可壓束住鎖體,讓鎖體固定在固定架I內;當固定帶2旋轉到上端時,鎖體可向側邊推出,再取出使用,鎖體可以從側邊拿取,較不受車架空間的影響,方便使用。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固定帶、引導滑槽以及孔位件,所述的所述的固定架為G形結構,包括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底板,所述的第三擋板為圓弧形結構,所述的第三擋板連接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上端,所述的底板為半圓形結構,所述的底板連接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的下端,由所述的第一擋板、第二擋板、第三擋板和底板組成帶有側邊開口的固定架,所述的引導滑槽安裝在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前端側邊開口處的下部之間,所述的孔位件豎向安裝在第二擋板的下部,所述的固定帶為矩形框架結構,所述的固定帶側向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所述的固定帶的活動角度由固定架的上端翻轉至固定架的前端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帶采用硅膠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凸臺手柄,所述的凸臺手柄安裝在固定帶的上立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上部的相對應位置還分別設置有轉軸孔,所述的固定帶通過兩個轉軸孔活動安裝在固定架的上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位件包括上鎖孔、下鎖孔以及連接孔,所述的連接孔安裝在上鎖孔和下鎖孔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束線帶,所述的束線帶分別安裝在上鎖孔和下鎖孔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束線帶的材質為尼龍。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自行車的側開車鎖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開車鎖固定座還包括夾扣配件,所述的夾扣配件通過螺釘或尼龍織帶安裝在連接孔上。
【文檔編號】B62H5/00GK204056068SQ201420455093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3日
【發明者】黃文誠 申請人:金泰祥精密五金(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