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裝配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輛裝配線,解決了現有車輛在裝配時作業速度慢、作業效率低的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措施:一種車輛裝配線,包括輸送線,在輸送線上設有若干用于放置車架的安置位,其特征在于,在輸送線上設有裝配機,裝配機包括夾持裝置、鋼碗壓制裝置、注潤滑油裝置和打鋼號裝置,車架上的龍頭管固連在車架上的斜管的外端部,夾持裝置用于對龍頭管進行夾持,打鋼號裝置用于把鋼號打在斜管的表面上,鋼碗壓制裝置用于把龍頭管的兩端部內壓入鋼碗,待鋼碗壓制完畢后,注潤滑油裝置往壓制完畢的鋼碗內注入潤滑油。
【專利說明】車輛裝配線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裝配線,特別是涉及一種對電動車、摩托車車架上的一些附件進行裝配的裝配線。
【背景技術】
[0002]對于一些車輛進行多工序順序生產時,往往需要設置裝配線。大型車輛生產的裝配線上,在把車架轉運到裝配線時,一般是采用機械化的作業方式來實現。對于小型車輛的生產,如摩托車和電動車裝配線,在把車架轉運到裝配線上時,一般是采用人工攙抬的方式把車架放置到裝配線的安置位處。電動車、摩托車等小型車輛的主體結構為車架,為實現車輛的可控行駛,車架上需要設置龍頭,在車架上形成有用于和龍頭相配合的龍頭管。龍頭管兩端需要裝配有鋼碗,以便在鋼碗內裝配鋼珠。現有的在實現龍頭管鋼碗裝配時,主要是采用分端裝配的方式來進行的,先在龍頭管的一端處放置鋼碗,再采用人工敲擊的方式來實現把鋼碗裝配到位,然后把車架翻轉過來,再對龍頭管的另一端進行鋼碗的裝配。這種作業方式勞動強度大,在裝配過程中需要實現車架的翻轉,而使得工作效率低。而且由于鋼碗本身的厚度相對不是太大,而人工放置鋼碗時不能保證鋼碗初始位置的準確性,初始位置不準確的鋼碗被硬敲進龍頭管內后,鋼碗易產生變形,這也會造成鋼珠在鋼碗內運動不暢,進而影響到龍頭轉動的順暢性,龍頭的扳動會顯得吃力,鋼珠易對鋼碗的工作面造成塑性變形。而且,也需要在鋼碗內注入潤滑油,以減少鋼珠對鋼碗工作面造成的磨損。在現有的工作條件下,潤滑油的注入也是采用人工作業的方式來進行的,人工往鋼碗內注入潤滑油,作業效率低,而且不易在不同車架之間實現定量注入。
【發明內容】
[0003]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車輛裝配線,該裝配線可以有效提高車輛生產過程中相應工序的作業速度。
[0004]為解決所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車輛裝配線,包括輸送線,在輸送線上設有若干用于放置車架的安置位,其特征在于,在輸送線上設有裝配機,裝配機包括夾持裝置、鋼碗壓制裝置、注潤滑油裝置和打鋼號裝置,車架上的龍頭管固連在車架上的斜管的外端部,夾持裝置用于對龍頭管進行夾持,打鋼號裝置用于把鋼號打在斜管的表面上,鋼碗壓制裝置用于把龍頭管的兩端部內壓入鋼碗,待鋼碗壓制完畢后,注潤滑油裝置往壓制完畢的鋼碗內注入潤滑油。在進行作業時,把車架放置到車架安置位上,輸送線把車架輸送到裝配機的位置處,裝配機上的夾持裝置通過對所述斜管進行夾持,而實現車架的相對固定,可以通過下述的自動供鋼碗裝置自動供給鋼碗,也可以手動把鋼碗放置到相應的位置處,以便鋼碗壓制裝置把鋼碗壓入龍頭管的兩端內。
[0005]作為優選,還包括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用于支撐住所述斜管的背側,打鋼號裝置設置在支撐裝置上,打鋼號裝置用于把鋼號打在斜管的背側。支撐裝置對斜管的支撐后,可以進一步提高斜管本身的位置穩定性,便于往斜管上打上鋼號,而且打鋼號裝置設置在支撐裝置上,可有效提高裝配機的結構緊湊性。
[0006]作為優選,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豎板和橫板,在豎板上鉸接有塊狀的支撐體,支撐體與豎板之間聯接有動力缸;支撐體的外側面上設有用于和所述斜管表面相接觸的兩排支撐輪;打鋼號裝置包括打號器,打號器設置在支撐體的外側面上,并位于兩排支撐輪之間,打號器與設置在支撐體內的傳動機構相聯接,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打號器在支撐體的外側面上平動,以實現對斜管表面的打鋼號作業。該傳動機構在X向和Y向上帶動打號器運動,傳動機構一般為帶式結構,也可以是絲桿結構。打號器一般是針式打印結構,打號器可以在斜管表面上打出永久性的鋼號。
[0007]作為優選,在豎板上設有伸向支撐體背側的支撐板,在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和支撐體相接觸的滾輪。通過設置支撐板和滾輪,可以為支撐體提供穩定的支撐,支撐體可以具有較好靈活性。
[0008]作為優選,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定夾塊和動夾塊,定夾塊固定在所述的橫板上,設置在聯接座上的缸式推動機構與動夾塊相聯接,在夾持裝置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夾持鋼碗的氣動式夾口,氣動式夾口以與動夾塊同步的運動方式把鋼碗送至被夾持住的龍頭管的位置處。氣動式的夾口可以是與動夾塊固連在一起,在動夾塊運動的同時,氣動式夾口夾持著鋼碗一起運動,鋼碗與動夾塊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保持不變,便于把鋼碗送到準確的位置處。
[0009]作為優選,所述鋼碗壓制裝置包括兩只同軸設置的壓頭,兩只壓頭分別與一只動力缸相聯接,兩只壓頭分列在夾持裝置的相對兩側。兩只壓頭可以同時自龍頭管的兩端處把鋼碗壓入到龍頭管內,作業速度快。
[0010]作為優選,壓頭上設有出油口,所述注潤滑油裝置包括柱塞泵,柱塞泵通過出油管與所述的出油口相通。柱塞泵為定量加注潤滑油提供了保證,而把出油口設置在壓頭位置處,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化裝配機的結構,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作業速度。
[0011]作為優選,還包括自動供鋼碗裝置,自動供鋼碗裝置的結構包括基座,在基座上固定有立架,在立架上懸吊有用于套接鋼碗的支桿,基座內設有供鋼碗落料的落孔,支桿的下端部伸入到落孔內,在基座內設有用于限定支桿上鋼碗位置的限位結構。懸吊的支桿一方面可以套接足夠多的鋼碗,且便于鋼碗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掉下,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性好,同一支桿上鋼碗的套接方向是一致的。在基座內設置有落孔,鋼碗在下落過程中的位置穩定性好,便于鋼碗掉落在正確的位置處。
[0012]作為優選,所述的限位結構包括閘板,閘板與動力缸相聯接,閘板以垂直于落孔軸線的方向活動地插入到基座內,并與落孔相交,在閘板上設有供鋼碗落料的透孔。在透孔與落孔同軸時,支桿上的鋼碗可以自透孔內掉下。這種結構的閘板只需要移動少量的距離即可實現鋼碗的掉落與不掉落,該閘板對鋼碗的限定穩定性好。當然,該限位結構也可以是不帶有透孔的閘板,也可以是可伸入到落孔中的限位片。
[0013]作為優選,基座內于閘板的下方設有限位板,限位板與動力缸相聯接,限位板上設有用于感知所落下鋼碗的方向的感應器,感應器在感知到所落下鋼碗的方向錯誤時,感應器指令該動力缸帶動限位板讓開位置,使鋼碗掉入集料槽中;感應器在感知到所落下鋼碗的方向正確時,感應器指令該動力缸把鋼碗送到被夾持位置處。只有處于正向的鋼碗才會被動力缸推到相應的待夾持位置處,而落下的鋼碗處于反向時,動力缸則會帶動限位板讓開位置,鋼碗自動掉入到集料槽中,以免在龍頭管內壓錯鋼碗。
[0014]因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裝配機上集成了鋼碗壓制裝置、注潤滑油裝置、打鋼號裝置,使得本裝配線可以一次性完成車架上的多道工序,提高了作業效率,解放了勞動力。通過對一些裝置的有效整合,可以保證裝配機的結構緊湊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車輛裝配線的部分結構圖。
[0016]圖2是安置位的結構圖。
[0017]圖3是車架放置在安置位上后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0018]圖4是鋼碗壓制裝置的裝配結構圖。
[0019]圖5是鋼碗壓制裝置與夾持裝置的相對位置結構圖。
[0020]圖6是支撐裝置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0021]圖7是動夾塊的裝配結構圖。
[0022]圖8是注潤滑油裝置的結構圖。
[0023]圖9是壓頭的裝配結構縱向剖視圖。
[0024]圖10是自動供鋼碗裝置一個方向上的縱向剖視圖。
[0025]圖11是自動供鋼碗裝置另一個方向上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見圖中,本發明車輛裝配線的主體結構包括輸送線I和裝配機,在輸送線I上設有若干間隔設置的安置位,安置位的結構包括板形的底座15,底座15運行在輸送線I上,該輸送線I為環形,以完成對車架5上的某些部件如鋼碗3的裝配或打鋼號、注潤滑油等工序。為實現這些工序,在輸送線I上設有鋼碗壓制裝置、打鋼號裝置、注潤滑油裝置,為結構緊湊性考慮,這些裝置被整合在一起而構成了裝配機的主體功能部件。
[0027]在底座15上設置有框形的支架6,該支架6用于放置車架5。支架6朝向輸送線I外側的一端鉸接在底座15上,支架6的另一端為自由端,支架6的自由端朝向輸送線的內偵U。在支架6與底座15之間設置有空氣彈簧14,空氣彈簧14的兩端分別與支架6和底座15相鉸接在一起,空氣彈簧14用于把沒有放置車架5的支架6撐起,使支架6的自由端上翹。在支架6上放置有車架5后,載重后的支架6壓迫空氣彈簧14,支架6的自由端下降。
[0028]支架6的自由端處具有一根橫桿,橫桿沿支架6的左右方向設置。在橫桿上套接固定有兩只限位輪,這兩只限位輪在橫桿的長度方向上具有間隔,限位輪的側面均為錐面,這兩限位輪用于對車架5上的一部分進行支撐。在限位輪的圓心位置處一體成型有環套,環套間隙地套接在橫桿上,環套伸出到限位輪的軸向外側。環套上螺紋連接有限位螺栓,限位螺栓貫穿環套壁體,通過限位螺栓的內端部頂壓在橫桿上后,即可實現限位輪的軸向定位。松開限位螺栓,可以對兩限位輪之間的間隔進行調整定位,以使限位輪能夠適應對不同規格的車架5進行支撐。在橫桿上固定有支撐件,支撐件朝向支架6自由端的外側伸出,用于對車架5上的龍頭管16進行預支撐,支撐件位于兩限位輪間隔的中間位置處。
[0029]在底座15上設置有U形的底架,底架的兩側分別設有圓柱形的彈性支撐件,彈性支撐件沿水平方向設置,用于對支架6的自由端側進行支撐。底架上固定有導向桿,導向桿插接在底座15上所形成的空腔內。在底架上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與底座15軸向固定,轉動調節螺栓可以改變底架在底座15上的高度。
[0030]在完成了車架5上相應部件裝配及相應工序處理后,需要把車架5從支架6上取下,為方便對車架5的拿取,通常需要使支架6處于最大幅度的傾斜狀態上,因此,需要使支架6的自由端翹起。為方便對支架6進行這種操作,在支架6的兩側部分別固定有[形的扶手13,以便操作工扳動支架6。
[0031]所述鋼碗壓制裝置包括兩只同軸、間隔設置的壓頭17,兩只壓頭17分別與一只動力缸12相聯接,動力缸12固定在裝配機的相應位置處,兩只壓頭17分列在夾持裝置的相對兩側。在動力缸12的帶動下,壓頭17把位于車架5龍頭管16端部位置處的鋼碗3壓入到龍頭管16內。
[0032]所述的注潤滑油裝置的結構包括柱塞泵30,柱塞泵30通過進油管9與貯油罐8相通,所述的壓頭17上設有出油孔,出油管29聯通出油孔和柱塞泵30,柱塞泵30工作后把貯油罐8內的潤滑油抽吸到壓頭17處,以向裝配在龍頭管16兩端內的鋼碗3內注入潤滑油。
[0033]柱塞泵30的結構包括泵體,在泵體內插接有柱塞,柱塞伸出到泵體的外側。柱塞的伸出端與活塞相聯接,活塞插接在缸體內,缸體固定在固定板上。在活塞的伸出端處固定有聯接板,在聯接板上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栓,調節螺栓伸向泵體。在活塞向著缸體外側運動的過程中,調節螺栓的端部可以與泵體相接觸,而限定柱塞在泵體內的位移量,以達到定量注油的目的。
[0034]所述的壓頭17為兩套,兩套壓頭17相向、間隔、同軸設置,這兩套壓頭17分別通過一根出油管29與柱塞泵30相通,柱塞泵30通過進油管9與貯油罐8相通。與此相對應,在泵體內設置有兩根柱塞,這兩根柱塞平行地插接在泵體內,一根出油管29對應于一根柱塞。在柱塞泵30與出油管29之間,以及進油管9與柱塞泵30之間均設置有膜式的單向結構,在該單向結構的限定作用下,貯油罐8內的潤滑油在柱塞泵30的驅動下,自貯油罐8內通過進油管9進入到柱塞泵30內,并自柱塞泵30內通過出油管29進入到壓頭17處,而潤滑油的反向流動則被截止。
[0035]見圖9,壓頭17的結構包括桿狀的注油體,在注油體的一端部一體成型有圓柱狀的柱形凸體,注油體上間隙地套接有油套31,油套31的軸截面呈]形,油套31罩在柱形凸體的外周,柱形凸體的外端部凸出到油套31的外側。注油體內設置有油道,油道的進油口處聯接有接頭32,該接頭32用于和出油管29相聯接;油道延伸至柱形凸體位置處,油道的出油口位于柱形凸體的周面上,并位于油套31的軸向尺寸范圍內。在注油體上固定有限位片,套接在注油體上的彈簧的兩端部分別頂壓在油套31和限位片上。該彈簧用于把油套31推向柱形凸體,若鋼碗3的深度較深時,要使得柱形凸體的外端面與鋼碗3的底面配合,油套31與鋼碗3 口部貼合,油套31會反向推動彈簧收縮。
[0036]注潤滑油裝置在工作時,壓頭17 —般是需要主動與裝配在車架5上的鋼碗3進行配合,因此需要注油體運動。注油體的另一端部與動力缸12相聯接,在動力缸12的帶動下,注油體可作軸向往復運動。
[0037]車架5被輸送線I運送到裝配機的位置處時,由于需要在車架5上打上鋼號,一般要求車架5在安置位上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因此,在裝配機上還設置夾持裝置和支撐裝置,夾持裝置用于對車架5上的龍頭管16進行夾持,支撐裝置用于支撐在與龍頭管16相連接的斜管26的背側。
[0038]支撐裝置的結構包括垂直連接在一起的橫板20和豎板24,豎板24沿豎直方向設置,橫板20沿水平方向設置,橫板20聯接在動力缸12上,該動力缸12為立式設置,動力缸12用于使豎板24和橫板20整體進行升降。
[0039]在豎板24上鉸接有塊狀的支撐體2,具體是,支撐體2通過兩聯接板25而鉸接在豎板24上,在豎板24上垂直地固定有兩塊支撐板27,這兩塊支撐板27與兩聯接板25位于豎板24的同側。豎板24與支撐體2之間設有聯接兩者的動力缸12,動力缸12用于使支撐體2向著豎板24的斜上方運動,以便對車架5上的斜管26進行配合支撐。兩塊支撐板27相向的側面上均設置有滾輪,滾輪用于為運動過程中的支撐體2提供一定的穩定支撐。滾輪的外周面凸出到支撐板27上側邊緣的上側,以便于支撐體2直接與支撐輪28外周面相接觸。在需要提供支撐時,為便于兩塊支撐板27上的滾輪能夠同時與支撐體2相接觸,這兩塊支撐板27上的滾輪之間的間隔要小于支撐體2的寬度。
[0040]支撐體2的外側面上設有兩排支撐輪28。支撐輪28是通過固定在支撐體2寬度方向兩側面上的支板27而實現與支撐體2可轉動聯接,支撐輪28設置在兩塊支板27相向的表面上,在對車架5進行支撐時,兩塊支板27上的支撐輪28自車架5上斜管26的左右兩側支撐在斜管26的背側上。
[0041]所述的打鋼號裝置包括打號器,打號器為針式打印結構。打號器活動地設置在支撐體2的外側面上,在支撐體2內傳動機構的帶動下,打號器可以沿支撐體2外側面平動。打號器位于兩排支撐輪28之間,打號器把鋼號打在斜管26背側的表面上。
[0042]夾持裝置的主體結構包括定夾塊21和動夾塊19,定夾塊21固定連接在所述的橫板20上。裝配機上具有聯接座23,動夾塊19活動地聯接在聯接座23上,動夾塊19作相對于定夾塊21的運動而實現對斜管26進行夾持和松開。
[0043]聯接座23上設置有缸式推動機構18,該缸式推動機構18中的活塞穿過聯接座23,動夾塊19固定在活塞的外端部,間隙地穿過聯接座23的導桿10與動夾塊19相聯接。
[0044]在夾持裝置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氣動式夾口 22,氣動式夾口 22用于夾持鋼碗3,且氣動式夾口 22與動夾塊19同步運動,把所夾持的鋼碗3送到壓頭17位置處,以供壓頭17把鋼碗3壓入到龍頭管16內。
[0045]為保證作業速度、提高自動化程度,本裝配線上還設置有自動供鋼碗裝置。自動供鋼碗裝置的結構包括基座33,在基座33上固定有立架7,在立架7上懸吊有用于套接鋼碗3的支桿4,支桿4的上端部通過卡接的方式聯接在立架7上。基座33內設有供鋼碗3落料的落孔,支桿4的下端部伸入到落孔內,在基座33內設有用于限定支桿4上鋼碗3位置的限位結構。該限位結構包括閘板36,閘板36與動力缸12相聯接,該動力缸12固定在基座33上。閘板36以垂直于落孔軸線的方向活動地插入到基座33內,并與落孔相交,在閘板36上設有透孔35,該透孔35的直徑略大于鋼碗3的直徑。在動力缸12的帶動下,閘板36在基座33內運動,在透孔35與落孔同軸時,鋼碗3可自透孔35中掉下,在透孔35與落孔略偏時,閘板36阻擋住鋼碗3。
[0046]基座33內于閘板36的下方設有限位板40,限位板40與動力缸12相聯接,限位板40上設有用于感知所落下鋼碗3的方向的感應器34。鋼碗3掉到限位板40上后,有時會因反彈而發生側翻,若鋼碗3側翻過度后,鋼碗3則會發生翻轉,翻轉后的鋼碗3則不能被裝配到龍頭管16中??梢酝ㄟ^基座33內限位板40與閘板36之間的距離設定來限定鋼碗3的側翻幅度,但這種減小距離的設計不便同時設置限位板40和閘板36。鋼碗3本身的結構呈罩形,其具有開口端和閉口端,該閉口端中心位置處設有透孔35,感應器34通過對鋼碗3閉口端的感應,來感知鋼碗3的方向。感應器34在感知到所落下鋼碗3的方向錯誤時,感應器34指令該動力缸12帶動限位板40讓開位置,使鋼碗3掉入集料槽11中;感應器34在感知到所落下鋼碗3的方向正確時,感應器34指令該動力缸12把鋼碗3送到被夾持位處。
[0047]具體是,在限位板40上設有長孔38,與限位板40相聯接的動力缸12中的活塞桿端部設有螺栓37,螺栓37間隙地插接在長孔38中,缸體上聯接有長桿39,長桿39與活塞桿平行,限位板40間隙地套接在長桿39上,長桿39上套接有彈簧,彈簧的一端部作用在限位板40上。所述的感應器34設置在限位板40的長孔38位置處。在感應器34感知到鋼碗3處于正確位置處時,活塞桿向缸體外側伸出,活塞桿把鋼碗3推到上述的氣動式夾口 22位置處,以便氣動式夾口 22對鋼碗3進行夾持;在感應器34感知到鋼碗3處于非正確的位置處時,活塞桿回縮,活塞桿上的螺栓37帶動限位板40運動,使限位板40讓開位置,此類鋼碗3掉入到限位板40下方的集料槽11中。
[0048]與兩只壓頭17相對應,所述的自動供鋼碗3裝置為兩套,兩套自動供鋼碗3裝置中的兩根支桿4上所套接的鋼碗3的方向相反。
[0049]上述的動力缸12可以是氣缸,也可以是液壓缸,所有上述的動力缸12并不是體現在一只動力缸12上,動力缸12為多只,在通常情況下,這些動力缸12之間的動作并不是相關聯的,而是根據實際需求而各自動作。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裝配線,包括輸送線,在輸送線上設有若干用于放置車架的安置位,其特征在于,在輸送線上設有裝配機,裝配機包括夾持裝置、鋼碗壓制裝置、注潤滑油裝置和打鋼號裝置,車架上的龍頭管固連在車架上的斜管的外端部,夾持裝置用于對龍頭管進行夾持,打鋼號裝置用于把鋼號打在斜管的表面上,鋼碗壓制裝置用于把龍頭管的兩端部內壓入鋼碗,待鋼碗壓制完畢后,注潤滑油裝置往壓制完畢的鋼碗內注入潤滑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用于支撐住所述斜管的背側,打鋼號裝置設置在支撐裝置上,打鋼號裝置用于把鋼號打在斜管的背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裝置包括豎板和橫板,在豎板上鉸接有塊狀的支撐體,支撐體與豎板之間聯接有動力缸;支撐體的外側面上設有用于和所述斜管表面相接觸的兩排支撐輪;打鋼號裝置包括打號器,打號器設置在支撐體的外側面上,并位于兩排支撐輪之間,打號器與設置在支撐體內的傳動機構相聯接,在傳動機構的帶動下,打號器在支撐體的外側面上平動,以實現對斜管表面的打鋼號作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在豎板上設有伸向支撐體背側的支撐板,在支撐板上設有用于和支撐體相接觸的滾輪。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裝置包括定夾塊和動夾塊,定夾塊固定在所述的橫板上,設置在聯接座上的缸式推動機構與動夾塊相聯接,在夾持裝置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用于夾持鋼碗的氣動式夾口,氣動式夾口以與動夾塊同步的運動方式把鋼碗送至被夾持住的龍頭管的位置處。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碗壓制裝置包括兩只同軸設置的壓頭,兩只壓頭分別與一只動力缸相聯接,兩只壓頭分列在夾持裝置的相對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壓頭上設有出油口,所述注潤滑油裝置包括柱塞泵,柱塞泵通過出油管與所述的出油口相通。
8.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動供鋼碗裝置,自動供鋼碗裝置的結構包括基座,在基座上固定有立架,在立架上懸吊有用于套接鋼碗的支桿,基座內設有供鋼碗落料的落孔,支桿的下端部伸入到落孔內,在基座內設有用于限定支桿上鋼碗位置的限位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結構包括閘板,閘板與動力缸相聯接,閘板以垂直于落孔軸線的方向活動地插入到基座內,并與落孔相交,在閘板上設有供鋼碗落料的透孔。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輛裝配線,其特征在于,基座內于閘板的下方設有限位板,限位板與動力缸相聯接,限位板上設有用于感知所落下鋼碗的方向的感應器,感應器在感知到所落下鋼碗的方向 錯誤時,感應器指令該動力缸帶動限位板讓開位置,使鋼碗掉入集料槽中;感應器在感知到所落下鋼碗的方向正確時,感應器指令該動力缸把鋼碗送到被夾持位置處。
【文檔編號】B62D65/18GK104015838SQ201310476256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2日
【發明者】陳益民, 羅波, 徐普友 申請人:立馬車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