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焊線機,特別涉及一種自動焊線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線纜焊接大多數采用人工焊接工藝;其中,技術型焊工流動性較大且培訓時間較長,如果該工位人員流失,會直接造成企業生產成本呈直線上升,同時,大大增加其產品品質下降的風險;此外,當前企業的人工成本過高,嚴重影響生產企業的效益。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線纜焊接工藝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的自動焊線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取的措施
一種自動焊線機,包括主體架、過線輪、線纜切刀裝置,所述的主體架頂部一側后端依次設置有過線輪、線纜切刀裝置;主體架頂部一側前端位置設置有氣缸移動座,氣缸移動座上活動設置有自動送線裝置;其中,主體架頂部中間位置設置有助焊劑爐、錫爐;與此同時,主體架頂部另一側設置有送料架,送料架上設置有自動送料裝置;此外,過線輪、線纜切刀裝置、自動送線裝置、自動送料裝置均通線纜與主控制芯片相連接并設置有顯示屏操作設備;
所述的自動送線裝置由夾線裝置送線電機、移動氣缸構成,移動氣缸前端設置有送線電機,送線電機前端活動設置有夾線裝置,其中,夾線裝置可設置任意旋轉角度;
所述的自動送料裝置由送料電機、自動電焊烙鐵、放料座構成,送料電機通過輸送帶設置有放料座,同時,放料座設置于送料架前端,送料電機設置于送料架末端;此外,送料架上中部位置設置有自動電焊烙鐵;
所述的主體架上設置有報警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裝置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本專利裝置實現線纜的自動化焊接工藝,完全取代人工焊接,有效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高生產效率,進而有效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結構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自動焊線機,如圖1所示,包括主體架1、過線輪2、線纜切刀裝置4,所述的主體架1頂部一側后端依次設置有過線輪2、線纜切刀裝置4;主體架1頂部一側前端位置設置有氣缸移動座10,氣缸移動座10上活動設置有自動送線裝置;其中,主體架1頂部中間位置設置有助焊劑爐13、錫爐14;與此同時,主體架1頂部另一側設置有送料架8,送料架8上設置有自動送料裝置;此外,過線輪2、線纜切刀裝置4、自動送線裝置、自動送料裝置均通線纜與主控制芯片相連接并設置有顯示屏操作設備。在專利實際實施過程中,如圖1所示,所述的自動送線裝置由夾線裝置5、送線電機11、移動氣缸12構成,移動氣缸12前端設置有送線電機11,送線電機11前端活動設置有夾線裝置5,其中,夾線裝置5旋轉180角度,通過夾線裝置5夾住線纜切刀裝置4切斷后的線纜,并進沾助焊劑與沾錫后將線纜輸送至自動焊接位置;與此同時,如圖1所示,所述的自動送料裝置由送料電機6、自動電焊烙鐵7、放料座9構成,送料電機6通過輸送帶設置有放料座9,同時,放料座9設置于送料架8前端,送料電機6設置于送料架8末端;此外,送料架8上中部位置設置有自動電焊烙鐵7,通過送料電機6帶動放料座9,將放料座9內放置的需要焊接零件輸送至待焊元器件焊接位置,進而自動電焊烙鐵7將線纜與待焊接零件進行自動焊接;此外,所述的主體架1上設置有報警燈3,起到警示作用,避免誤操作。本專利在實際使用時,如圖1所示,首先,在機器人機交互界面即顯示屏上設置好各種參數,切線長度、深度、沾助焊劑與沾錫深度等參數;其次,電線一15、電線二16通過過線輪2輸送至線纜切刀裝置4進行切線,線纜切斷后,自動送線裝置通過其前端設置夾線裝置5進行夾線,在送線電機11與移動氣缸12組合作用下調整導線方向,同時,將切線分別在助焊劑爐13、錫爐14內進行沾助焊劑與沾錫動作后,將沾好錫的切線通過夾線裝置5,再經氣缸移動座10輸送至待焊元器件焊接位置;最后,通過送料電機6帶動放料座9,將放料座9內放置的需要焊接零件輸送至自動電焊烙鐵7底部位置,進而自動電焊烙鐵7將線纜與待焊接零件進行自動焊接;最終,輸送帶將焊好的產品,轉移到流水線。
本領域內普通的技術人員的簡單更改和替換都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