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第一折疊部以及第二折疊部;第一折疊部包括多個第一底座、多個第一頂座以及多根第一桿體,多根第一桿體可分別相對多個第一底座和多個第一頂座轉動;第二折疊部包括多個第二底座、多個第二頂座以及多根第二桿體,多根第二桿體可分別相對多個第二底座和多個第二頂座轉動,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底座和至少一個第二底座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端部,至少一個第一頂座和至少一個第二頂座分別可滑動的連接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上,多根第一桿體和多根第二桿體依次分別對應鉸接。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可以實現快速收疊,無需拆卸,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用于載物的生活用拖車因結構設計不合理存在如下缺陷:
[0003]1、體積龐大,不方便攜帶。當用戶不盛放物品時拖車會占用較大的空間,給用戶出行、攜帶帶來不便。
[0004]2、現有的能夠進行收納的拖車結構多為局部收疊結構,操作繁瑣。當用戶需要收疊時,需要先將拖車進行分拆,然后再收納能夠進行收疊的部件,費工費時。
[0005]3、結構設計復雜,零部材使用較多,不利于成本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可以實現快速收疊,無需拆卸,方便快捷。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第一折疊部以及第二折疊部;第一折疊部包括多個第一底座和多個第一頂座,多個第一底座和多個第一頂座交替排列且其之間通過多根第一桿體依次連接,多根第一桿體可分別相對多個第一底座和多個第一頂座轉動;第二折疊部包括多個第二底座和多個第二頂座,多個第二底座和多個第二頂座交替排列且其之間通過多根第二桿體依次連接,多根第二桿體可分別相對多個第二底座和多個第二頂座轉動,其中:至少一個第一底座和至少一個第二底座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端部,至少一個第一頂座和至少一個第二頂座分別可滑動的連接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上,多根第一桿體和多根第二桿體依次分別對應鉸接。
[0008]其中,相鄰兩根第一桿體分別鉸連在同一第一底座或同一第一頂座上,相鄰兩根第二桿體分別鉸連在同一第二底座或同一第二頂座上。
[0009]其中,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端部分別設置可收縮的第一拉伸桿。
[0010]其中,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之間分別設置可收縮的第二拉伸桿。
[0011]其中,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底部分別設有萬向輪。
[0012]其中,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還包括:承載面,承載面分別緊固在多個第一頂座和多個第二頂座上。
[0013]其中,第一頂座和第二頂座上分別設有用以供第一支撐桿或第二支撐桿穿過的滑動孔位。
[0014]其中,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上分別設有用以固定第一支撐桿或第二支撐桿的固定孔位。
[0015]其中,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分別相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支撐打開呈立方狀。
[0016]其中,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分別相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折疊收納呈一字狀。
[0017]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可分別相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進行打開或折疊的收納,使得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在使用時具有較大的承載空間,在閑置時可以折疊為較小體積的狀態,能夠實現快速收疊、無需拆卸、方便快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在打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在折疊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圖1-圖3為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的實施例一。
[0024]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包括:第一支撐桿31、第二支撐桿32、第一折疊部以及第二折疊部;
[0025]第一折疊部包括第一底座11、13和第一頂座12、14,第一底座11、13和第一頂座12、14交替排列且其之間通過第一桿體8a、8b、8c以及8d依次連接,第一桿體8a、8b、8c以及8d可分別相對第一底座11、13和第一頂座12、14轉動;
[0026]第二折疊部包括第二底座21、23和第二頂座22、24,第二底座21、23和第二頂座22,24交替排列且其之間通過第二桿體9a、9b、9c以及9d依次連接,第二桿體9a、9b、9c以及9d可分別相對第二底座21、23和第二頂座22、24轉動;其中:
[0027]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1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的端部(如圖所示的底部),第一頂座12和第二頂座22分別可滑動的連接在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上,第一桿體8a、8b、8c以及8d和第二桿體9a、9b、9c以及9d依次分別對應鉸接。
[0028]具體裝配時,第一折疊部的第一底座11、第一頂座12、第一底座11以及第一頂座14分別通過第一桿體8a、8b、8c以及8d的鉸接實現首尾連接。裝配后,第一底座11、13位于如圖所示底部的同一平面上,第一頂座12、14位于如圖所示頂部的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二折疊部的裝配與第一折疊部的裝配類似,其中:第二底座21、第二頂座22、第二底座23以及第二頂座24通過第二桿體9a、9b、9c以及9d的鉸接實現首尾連接。裝配后,第二底座21、23位于如圖所示底部的同一平面上,第二頂座22、24位于如圖所示頂部的位于同一平面上。至此,兩折疊部的頂座12、24、14和22在同一平面,底座11、21、13和23在同一平面。
[0029]進一步的,相鄰兩根第一桿體8a、8b、8c或8d分別鉸連在同一第一底座11或13或同一第一頂座12或14上,相鄰兩根第二桿體9a、9b、9c或9d分別鉸連在同一第二底座21或23或同一第二頂座22或24上。其中:任一根第一桿體8a、8b、8c或8d,第二桿體9a、9b、9c或9d均能夠以與其相連接的頂座或底座進行轉動,其用以使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能夠進行折疊收納。
[0030]進一步的,當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分別裝配到相應的頂座12、24、14和22,底座11、21、13和23上后,第一桿體8a、8b、8c或8d,第二桿體9a、9b、9c或9d能夠分別在其中部形成兩兩桿體相交的情況,例如:8a與9a、8b與9d、8c與9c、8d與9b,兩兩桿體在其相交點實現鉸鏈,鉸軸點分別為51、52、53和54。將兩兩桿體設為鉸連的作用是使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能夠聯動,其在折疊打開的狀態下形成受力的整體。
[0031]進一步的,兩兩桿體與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是通過如下方式連接的,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1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的端部,第一頂座12和第二頂座22分別可滑動的連接在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上。具體實施時,第一頂座12和第二頂座22上分別設有用以供第一支撐桿31或第二支撐桿32穿過的滑動孔位(圖未示),而第一底座11和第二底座21上分別設有用以固定第一支撐桿31或第二支撐桿32的固定孔位(圖未示),通過穿插套接以及插置的方式實現兩兩桿體與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的連接,從而使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成為可折疊推車的整體受力結構。
[0032]優選的,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的端部分別設置可收縮的第一拉伸桿33。第一拉伸桿33能夠增加兩支撐桿31、32的長度,延長施力點;同時,其可相對兩支撐桿31、32進行收縮,實現折疊功能。
[0033]優選的,第一支撐桿31和第二支撐桿32之間分別設置可收縮的第二拉伸桿34。第二拉伸桿34能夠增加可折疊推車的整體強度,使其更牢固。
[0034]優選的,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的底部分別設有萬向輪4。萬向輪4方便用戶進行多角度的拖拽,使搬運更加省力,
[0035]優選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還包括:承載面6,承載面6分別緊固在第一頂座12、14和第二頂座22、24上。承載面6使用帆布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柔韌性且不影響拖車的折疊功能。此外,通過設置承載面6,使其可以起到固定承載拉力的作用。
[0036]本實施例中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在具體實施時,當需要使用拖車時,施加外力使第一折疊部或第二折疊部的多個底座和多個頂座打開,由于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之間的多根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相鉸接,能夠實現聯動。這樣,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分別相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支撐打開呈立方狀。承載面隨之撐開,用戶將物品放置在其上,用戶通過拉伸第一拉伸桿對拖車進行拖拉實現搬運。當用戶需要進行收納時,施加外力使第一折疊部或第二折疊部的多個底座和多個頂座折疊閉合,承載面隨之折疊,第一拉伸桿和第二拉伸桿相對收縮。設為聯動的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分別相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折疊收納呈一字狀,完成折疊收納。
[0037]本實施例中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的其它實施方式中,第一折疊部和/或第二折疊部可設置多個第一底座和第一頂座、以及多個第二底座和多個第二頂座。而其之間通過桿體的鉸連方式保持不變,依然能夠實現上述拖車的折疊收納功能。
[0038]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由于第一折疊部和第二折疊部可分別相對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進行打開或折疊的收納,使得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在使用時具有較大的承載空間,在閑置時可以折疊為較小體積的狀態,能夠實現快速收疊、無需拆卸、方便快捷。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第一折疊部以及第二折疊部; 所述第一折疊部包括多個第一底座和多個第一頂座,所述多個第一底座和所述多個第一頂座交替排列且其之間通過多根第一桿體依次連接,所述多根第一桿體可分別相對所述多個第一底座和所述多個第一頂座轉動; 所述第二折疊部包括多個第二底座和多個第二頂座,所述多個第二底座和所述多個第二頂座交替排列且其之間通過多根第二桿體依次連接,所述多根第二桿體可分別相對所述多個第二底座和所述多個第二頂座轉動,其中: 至少一個第一底座和至少一個第二底座分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的端部,至少一個第一頂座和至少一個第二頂座分別可滑動的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所述多根第一桿體和所述多根第二桿體依次分別對應鉸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兩根第一桿體分別鉸連在所述同一第一底座或同一第一頂座上,所述相鄰兩根第二桿體分別鉸連在所述同一第二底座或同一第二頂座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的端部分別設置可收縮的第一拉伸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之間分別設置可收縮的第二拉伸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底部分別設有萬向輪。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還包括:承載面,所述承載面分別緊固在所述多個第一頂座和所述多個第二頂座上。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座和所述第二頂座上分別設有用以供所述第一支撐桿或所述第二支撐桿穿過的滑動孔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分別設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一支撐桿或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固定孔位。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疊部和所述第二折疊部分別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支撐打開呈立方狀。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可折疊拖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疊部和所述第二折疊部分別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桿和所述第二支撐桿折疊收納呈一字狀。
【文檔編號】B62B1/04GK203920784SQ20142023642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鐘偉民 申請人:鐘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