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海上平臺干式樁腿內壁爬行機器人,屬于機械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樁腿是維持海上平臺穩固與安全的重大基礎部件。實際應用中,受平臺系統的移位與落座,船舶碰撞,平臺系統偏載,海生物附著,海水、風浪、潮流侵蝕等因素的影響,樁腿會出現銹蝕、破裂、變形、局部變薄、應力集中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處理,會在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不斷的惡化與擴大,進而危機樁腿乃至整個平臺系統的安全。因此,開發樁腿缺陷檢測系統,有利于樁腿結構安全隱患的及時發現與處理。
目前,樁腿缺陷與隱患的檢測主要分現場檢測和在塢檢修。現場檢測主要靠人工爬行及肉眼觀察等辦法,該方法通常伴隨著高空作業,操作難度大,效率低,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且可檢測范圍受限;在塢檢修比較徹底,但需要將平臺及樁腿拖進船塢進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
本發明以某海上平臺干式樁腿內部結構為原型,該樁腿內部圓柱空間分為兩個半圓柱部分,其中一個半圓柱空間安裝有多層工作平臺、爬梯、護欄等結構,結構較為復雜,不適宜機器人的爬行。另一個半圓柱空間為上下直通式結構,內部結構較為簡單。基于以上結構,本發明開發一種可在樁腿內壁上下直通部分空間往復爬行的機器人,以搭載樁腿內壁缺陷檢測設備,實現樁腿內壁缺陷的巡回檢測功能。系統應用于平臺現場,可及時發現樁腿內壁缺陷,提高樁腿乃至整個平臺系統的安全性,節省樁腿檢修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某海上平臺干式樁腿內部結構為應用原型,開發一種可在樁腿內壁往復爬行的機器人。機器人可適應樁腿內部半圓形爬行空間的限制,并可跨越兩節樁腿連接處的凸緣障礙。為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機器人總體由上腿組、下腿組及軀干三部分組成。
機器人上腿組與下退組結構完全相同,主要由電磁吸盤(1)、三角底板(2)、腿組“U”型推板(3)、腿組架(16)、腿架底板(5)、“T”型腿桿(10)、“T”型滑槽(4)、腿部絲桿(9)、小步進電機(7)等部分組成。三條“T”型腿桿(10)的一端分別通過螺釘三角底板(2)相連,并呈三角形分布。三組電磁吸盤(1)分別通過螺釘固定于三角底板(2)的另一側,并呈三角形分布。三組“T”型滑槽(4)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腿組架(16)上,三條 “T”型腿桿(10)可分別在對應的“T”型滑槽(4)內軸向滑動。小步進電機(7)通過小電機支架(6)固定在腿架底板(5)的端部,小步進電機(7)輸出軸與腿部絲桿(9)彈性連接,腿部絲桿(9)兩端通過腿部軸承-軸承座(8)支撐,腿部軸承-軸承座(8)通過螺釘固定在腿架底板(5)上。腿組“U”型推板(3)為 “U”型結構,其開口端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腿部驅動螺母(24)的兩側面,其低端面通過螺釘固定于三角底板(2)的中心處。腿組架(16)與腿架底板(5)做為整體結構。
機器人軀干主要有大步進電機(11)、軀干底板(13)、滑軌(14)、滑槽(20)、軀干“U”型推板(19)、軀干絲桿(18)、軀干驅動螺母(17)等部件組成。大步進電機(11)通過大電機支架(12)固定在軀干底板(13)上,且電機輸出軸與軀干絲桿(18)之間為柔性連接。軀干絲桿(18)兩端分別由軀干軸承-軸承座(21、22)支撐,軀干軸承-軸承座(21、22)通過螺栓固定在軀干底板(13)上。軀干“U”型推板(19)的開口端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軀干驅動螺母(17)的兩側,軀干“U”型推板(19)的底端通過螺栓固定于下腿組件腿組架(16)的下平面。兩條矩形滑軌(14)對稱焊接在軀干“U”型推板(19)的兩側板上。兩個與滑軌(14)相匹配的滑槽(20)通過滑槽安裝板(15)固定在軀干底板(13)的下端。軀干底板底座(23)通過螺栓固定于上腿組件的腿組架(16)的上平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由步進電機及絲桿-螺母機構實現機器人本體的伸縮,機器人爬行步長可以在絲桿最大行程范圍內任意調控。可根據樁腿內部結構情況實時調節縱向信息采集密度。另外,當檢測到機器人落腳處有障礙物時,可通過改變步長的方法跨越障礙。
2、腿腳桿及電磁吸盤均呈三角形分布,機構穩定可靠。
3、機器人整機驅動系統為純電動,系統可控性強,無泄漏污染,且機構小巧。
附圖說明
圖1 機器人整體裝配主視圖
圖2 機器人裝配右視圖
圖3 “U”型推板及滑塊機構主視圖
圖4 “U”型推板及滑塊機構左視圖
圖5軀干滑槽主視圖
圖6軀干滑槽剖面圖
圖7軀干底板機構主視圖
圖8 軀干底板右視圖
圖9 腿桿組件主視圖
圖10 腿桿組件右視圖
圖11腿桿“T”型滑槽主視圖
圖12腿桿“T”型滑槽左視圖
圖13腿組架主視圖
圖14腿組架左視圖
圖中: 1、電磁吸盤,2、三角底板,3、腿組“U”型推板,4、“T”型滑槽,5、腿架底板,6、小電機支架,7、小步進電機,8、腿部軸承-軸承座,9、腿部絲桿,10、“T”型腿桿,11、大步進電機,12、大電機支架,13、軀干底板,14、滑軌,15、滑槽安裝板,16、腿組架,17、軀干驅動螺母,18、軀干絲桿,19、軀干“U”型推板,20、滑槽,21,22、軀干軸承-軸承座,23、軀干底板底座,24、腿部驅動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機器人總體由上腿組、下腿組及軀干三部分組成。
機器人上腿組與下退組結構完全相同,主要由電磁吸盤(1)、三角底板(2)、腿組“U”型推板(3)、腿組架(16)、腿架底板(5)、“T”型腿桿(10)、“T”型滑槽(4)、腿部絲桿(9)、小步進電機(7)等部分組成。三條“T”型腿桿(10)的一端分別通過螺釘三角底板(2)相連,并呈三角形分布。三組電磁吸盤(1)分別通過螺釘固定于三角底板(2)的另一側,并呈三角形分布。三組“T”型滑槽(4)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腿組架(16)上,三條 “T”型腿桿(10)可分別在對應的“T”型滑槽(4)內軸向滑動。小步進電機(7)通過小電機支架(6)固定在腿架底板(5)的端部,小步進電機(7)輸出軸與腿部絲桿(9)彈性連接,腿部絲桿(9)兩端通過腿部軸承-軸承座(8)支撐,腿部軸承-軸承座(8)通過螺釘固定在腿架底板(5)上。腿組“U”型推板(3)為 “U”型結構,其開口端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腿部驅動螺母(24)的兩側面,其低端面通過螺釘固定于三角底板(2)的中心處。腿組架(16)與腿架底板(5)做為整體結構。
機器人軀干主要有大步進電機(11)、軀干底板(13)、滑軌(14)、滑槽(20)、軀干“U”型推板(19)、軀干絲桿(18)、軀干驅動螺母(17)等部件組成。大步進電機(11)通過大電機支架(12)固定在軀干底板(13)上,且電機輸出軸與軀干絲桿(18)之間為柔性連接。軀干絲桿(18)兩端分別由軀干軸承-軸承座(21、22)支撐,軀干軸承-軸承座(21、22)通過螺栓固定在軀干底板(13)上。軀干“U”型推板(19)的開口端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軀干驅動螺母(17)的兩側,軀干“U”型推板(19)的底端通過螺栓固定于下腿組件腿組架(16)的下平面。兩條矩形滑軌(14)對稱焊接在軀干“U”型推板(19)的兩側板上。兩個與滑軌(14)相匹配的滑槽(20)通過滑槽安裝板(15)固定在軀干底板(13)的下端。軀干底板底座(23)通過螺栓固定于上腿組件的腿組架(16)的上平面。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的一個實例,我們還可對其機械結構進行一些變換,以應用于其它管式內壁結構的爬行。只要其機器人的機械結構設計思想同本發明所敘述的一致,均應視為本發明所包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