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伸縮式越障助力裝置,屬于搬運越障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越障裝置應用場合較為廣泛,可為企業或個人提供便利?,F如今,載物小車在運輸過程中,面對復雜地形,往往需要憑借人力來驅動小車前進,勞動強度大、且耗時耗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越障裝置在面對復雜地形時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通過電機使得上下底框架可以相對滑動、由絲桿的轉動帶動上底框架向前方運動,同時將下底框架頂離地面,實現升降功能,從而使小車可以越過障礙物的伸縮式越障助力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伸縮式越障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在車輛輪軸上方的支撐框架,所述的支撐框架包括上底框架和下底框架,所述的上底框架和下底框架可相對滑動;所述的上底框架和下底框架均呈矩形,并且所述的上底框架和下底框架的兩側分別對稱布置有光軸和與光軸配套的滑塊;
所述的上底框架上橫向設置有一支架,所述的支架的下表面設置有一絲桿螺母,絲桿貫穿所述的絲桿螺母后兩端通過絲桿固定座裝配在所述的下底框架上;所述的絲桿的軸線與下底框架的對稱軸線平行 設置,所述的下底框架的下表面安裝有用于驅動絲桿運動的傳動裝置。
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減速電機、鏈輪、傳動軸、第一傘齒和第二傘齒,所述的傳動軸的兩端通過軸承座安裝在下底框架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的傳動軸的兩端分別套設有所述的鏈輪,所述的傳動軸的中部套設有所述的第一傘齒;所述的絲桿的一端設置有所述的第二傘齒,所述的第一傘齒與所述的第二傘齒相互嚙合;所述的減速電機的轉軸與一端的鏈輪傳動連接;所述的減速電機帶動鏈輪轉動,所述的鏈輪通過傳動軸帶動第一傘齒轉動,所述的第一傘齒帶動第二傘齒轉動,所述的第二傘齒帶動絲桿轉動,進而使上下底框架發生相對滑動。
所述的減速電機安裝在所述的下底框架的下表面。
本實用新型為了能達到不同的伸出長度,設計了光軸與滑塊配合和絲桿與絲桿螺母配合,而絲桿和絲桿螺母恰好可以自鎖,以解決裝置達到不同伸出量并且保持穩定的目的。上、下底框架的兩側的滑塊與光軸配合起支撐作用,同時減小了絲桿工作時不必要的摩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減速電機帶動鏈輪轉動,依次通過鏈輪、傳動軸、第一傘齒、第二傘齒將力傳遞到絲桿上,進而帶動絲桿的轉動,從而使上下底框架發生相對滑動,越過障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性能穩定,輕巧靈便,同時極大的減少了載物小車在面對復雜地形是運輸者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圖。
圖中1-上底框架,2-絲桿螺母,3-傳動裝置,4-滑塊,5-絲桿,6-光軸,7-下底框架。
圖2是本實用新型傳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伸縮式越障助力裝置,包括安裝在車輛輪軸上方的支撐框架,所述的支撐框架包括上底框架1和下底框架7,所述的上底框架1和下底框架7可相對滑動;所述的上底框架1和下底框架7均呈矩形,并且所述的上底框架1和下底框架7的兩側分別對稱布置有光軸6和與光軸6配套的滑塊4;
所述的上底框架1上橫向設置有一支架,所述的支架的下表面設置有一絲桿螺母2,絲桿5貫穿所述的絲桿螺母2后兩端通過絲桿固定座裝配在所述的下底框架7上;所述的絲桿5的軸線與下底框架7的對稱軸線平行設置,所述的下底框架7的下表面安裝有用于驅動絲桿運動的傳動裝置3。
所述的傳動裝置3包括減速電機、鏈輪32、傳動軸33、第一傘齒34和第二傘齒35,所述的傳動軸33的兩端通過軸承座31安裝在下底框架7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的傳動軸33的兩端分別套設有所述的鏈輪32,所述的傳動軸33的中部套設有所述的第一傘齒34;所述的絲桿5的一端設置有所述的第二傘齒35,所述的第一傘齒34與所述的第二傘齒35相互嚙合;所述的減速電機的轉軸與一端的鏈輪32傳動連接;所述的減速電機帶動鏈輪32轉動,所述的鏈輪32通過傳 動軸帶動第一傘齒34轉動,所述的第一傘齒34帶動第二傘齒35轉動,所述的第二傘齒35帶動絲桿5轉動,進而使上下底框架1、7發生相對滑動。
所述的減速電機安裝在所述的下底框架7的下表面。
本實用新型為了能達到不同的伸出長度,設計了光軸與滑塊配合和絲桿與絲桿螺母配合,而絲桿和絲桿螺母恰好可以自鎖,以解決裝置達到不同伸出量并且保持穩定的目的。上、下底框架的兩側的滑塊與光軸配合起支撐作用,同時減小了絲桿工作時不必要的摩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減速電機帶動鏈輪轉動,依次通過鏈輪、傳動軸、第一傘齒、第二傘齒將力傳遞到絲桿上,進而帶動絲桿的轉動,從而使上下底框架發生相對滑動,越過障礙。
本說明書實施例所述的內容僅僅是對發明構思的實現形式的列舉,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應當被視為僅限于實施例所陳述的具體形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也及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構思所能夠想到的等同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