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輪,尤其是一種螺旋推進滾輪。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現有車輛,包括農業機械行走輪多為橡膠車輪,這種車輪只適于在較硬的路面上行走,而在松軟的土地上,如淤泥,沼澤、水田、沙地、雪地上就會打滑,陷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研制出履帶輪,用履帶增大與地面接觸面積,以便能在松軟的地面上行走,坦克、挖掘機、大型農業機械都使用這種輪,但這種履帶輪在泥腳深的淤泥,或者水田、雪地里也會陷車,只有繼續增大履帶與地面接觸面積,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履帶造得很大,整個結構也過于龐大笨重。以上兩種輪都是靠與地面磨擦前進,當遇到軟地面,輪下摩擦力減小,輪子打滑將支撐的泥土刨空,車輛就會陷于其中;為使車輛能在極端軟地面行駛,人們研制出一種螺旋推進輪,一種在圓柱筒上加上螺旋片,通過螺旋特有的升角與軟地面切割行走。雖然能適應以上兩種輪不能適應的極軟路面,但要整個螺旋圓柱筒運動,自身負荷就很大,螺旋切入泥土,圓柱筒與泥土在圓周上和軸向兩個方向摩擦,摩擦力太大,動力要求大,而且無法在硬地面行駛,沒得到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螺旋推進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實用螺旋推進滾輪,使其既能在極度松軟地面、雪地,沙地上行走,也可在硬路面行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包括與動力相連的動力軸、鏈輪組及鏈條、軸承套、其特征在于:動力軸兩端與車身上的軸承座套接并與動力相連,動力軸上傳動鏈輪與螺旋片軸套上的從動齒輪通過鏈條連接,螺旋片軸套套接于空心軸筒的固定軸上,空心軸筒通過兩端固定于車身上的空心軸筒固定軸上,螺旋片與空心軸筒相鄰側安裝有支撐輪,螺旋片外側安裝有滾輪。
所述的動力為柴油機、汽油機或電動機任意一種。
本實用新型運行方式:發動機將動力通過變速箱,差速齒輪組,離合器傳給動力軸,使動力軸可以正轉反轉和停轉/或者使用正反轉電機驅動將動力傳遞給動力軸。動力軸通過鏈輪組合將動力傳給螺旋片軸筒,帶動整個螺旋片轉動。整個螺旋片轉動,滾輪與地面接觸滾動,螺旋支撐輪在空心軸筒上圓周滾動,支撐著整個螺旋片。由于空心軸筒通過空心軸筒固定軸固定在車身,整個過程只有整個螺旋片轉動,滾輪排列的螺紋升角得以讓車輛運動。由于車輛兩邊螺旋旋向不同,當兩邊螺旋轉向不同,轉速相同,車輛向前或者向后運動;當兩邊螺旋轉向不同且轉速不同時,車輛因為兩螺旋差速實現前后行駛中的轉彎;當一邊螺旋停轉,另一邊螺旋轉,車輛原地調頭;當兩邊螺旋轉向相同,轉速相同,車輛可實現左右行駛,可橫向經過路基窄于車軸距的路面;當兩邊螺旋轉向相同,轉速不同,車輛可實現左右行駛中的轉彎,做大圓周行駛機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點:1、優越的機動性,前后左右360度任意方向機動,能通過窄于自身軸距道路。2、全地形適應能力,以前的只能在軟地面行駛,且摩擦力大,要求很大動力,本產品具有以前產品的所有優勢,能在極端泥濘,沼澤,沙灘,雪地,河床,河灘,田間,草地,等軟地面行駛,不陷車,還能在水泥地,柏油路,硬土地等硬地面行駛,由于運動部件螺旋片與軸筒分離,加裝了滾輪,減少了運動部件所需負荷,減小了摩擦力,對動力要求低,可實現電力驅動。3、空心軸筒可以提供浮力,螺旋提供推力,下水就是船,具有完整的全地形兩棲性,適用于有兩棲需要的地方,田間管理,河道管理,等等。4、制造成本低。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車輛、農業機械。從以上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可以實現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螺旋片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與動力相連的動力軸1、鏈輪組鏈條2、滾輪6、支撐輪8、軸承套、動力軸兩端與車身12上的軸承座套接并與動力相連,動力軸上傳動鏈輪與螺旋片11軸套上的從動齒輪通過鏈條連接,每側兩個螺旋片軸套上均設從動齒輪,通過鏈條與動力軸鏈輪連接,螺旋片軸套5套接于空心軸筒3的固定軸9上,空心軸筒通過兩端固定于車身上的空心軸筒固定軸9上,螺旋片與收尾螺旋片10與螺旋片軸套固定連接,并套于空心軸筒固定軸9上,螺旋片與空心軸筒相鄰側安裝支撐輪軸套4與支撐輪套接,螺旋片外側設有滾輪安裝軸7安裝滾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