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鈑金件運輸車。
背景技術:
鈑金件加工是對鈑金剪、沖、切、折使其成型的,現有技術中對這些鈑金件的運輸通常直接堆放在運輸車上加以運輸,這些堆放在一起的鈑金件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磕碰、擠壓變形,且由于鈑金件是具有一定特定形狀的,這樣堆放在一起即不整齊也對運輸車的空間利用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空間利用率高的鈑金件運輸車。
一種鈑金件運輸車,包括車架和設在所述車架底部的車輪,所述車架為六個面均為矩形的六面體,所述車架包括頂框架、底框架及固定在所述頂框架和所述底框架之間的四個立柱,所述頂框架包括兩第一橫梁和兩第一縱梁,所述第一橫梁的兩端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一縱梁連接,所述車架下部設有傾斜的儲物架,所述儲物架的四個角分別與四個所述立柱連接,所述儲物架上設有多個儲物槽,所述儲物槽與所述第一縱梁平行;兩個所述第一縱梁之間設有兩個可水平移動的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包括滑動桿、設置在所述滑動桿上的限位框及設置在所述滑動桿兩端的兩個滑塊,所述滑動桿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所述第一縱梁上,所述限位框上設有多個限位槽,兩個所述限位框的限位槽槽口相對設置;所述滑塊位于所述第一縱梁上,所述滑塊上設有定位槽,所述第一縱梁上設有凹槽,用螺栓穿過所述定位槽將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第一縱梁的凹槽中。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物槽內墊有橡膠層。
上述鈑金件運輸車,將鈑金件置于儲物架的儲物槽中,且根據鈑金件的需要調整限位結構的位置,從而實現對鈑金件的限位固定,這樣鈑金件就可以依次放在運輸車上,避免了鈑金件之間的碰觸,運輸車的空間利用率也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鈑金件運輸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架、11-頂框架、111-第一橫梁、112-第一縱梁、12-底框架、13-立柱、2-車輪、3-儲物架、31-儲物槽、4-限位結構、41-滑動桿、42-限位框、421-限位槽、43-滑塊、431-定位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一種鈑金件運輸車,包括車架1和設在車架1底部的車輪2,車架1為六個面均為矩形的六面體,車架1包括頂框架11、底框架12及固定在頂框架11和底框架12之間的四個立柱13,頂框架11包括兩第一橫梁111和兩第一縱梁112,第一橫梁111的兩端分別與兩個第一縱梁112連接,車架1下部設有傾斜的儲物架3,儲物架3的四個角分別與四個立柱13連接,儲物架3上設有多個儲物槽31,儲物槽31與第一縱梁112平行;兩個第一縱梁112之間設有兩個可水平移動的限位結構4,限位結構4包括滑動桿41及設置在滑動桿41上的限位框42,滑動桿4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第一縱梁112上,限位框42上設有多個限位槽421,兩個限位框42的限位槽槽口相對設置。限位槽421的槽形根據鈑金件的邊緣形狀進行調整,以利于鈑金件的限位固定。
其中,車輪2為四個,四個車輪都為萬向輪。
優選的,限位結構4還包括設置在滑動桿41兩端的兩個滑塊43,滑塊43位于第一縱梁112上,滑塊43上設有定位槽431,第一縱梁112上設有凹槽,用螺栓穿過定位槽431將滑塊43固定在第一縱梁112的凹槽中。
優選的,儲物槽31內墊有橡膠層。設置橡膠層,可以減少鈑金件在運輸過程中與儲物架3的摩擦,減少鈑金件邊緣的磨損及磕碰。
上述鈑金件運輸車,將鈑金件置于儲物架的儲物槽中,且根據鈑金件的需要調整限位結構的位置,從而實現對鈑金件的限位固定,這樣鈑金件就可以依次放在運輸車上,避免了鈑金件之間的碰觸,運輸車的空間利用率也較高。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