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摩托車領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摩托車油箱包括油箱體及設置在油箱體上的用于安裝燃油傳感器的安裝凹槽,在使用時,該安裝凹槽容易積水,會引起燃油傳感器傳出誤差信號,傳感的準確度差,燃油傳感器經長泡在水里,會縮短使用壽命。
現有中公開了一種防積水的摩托車油箱,包括油箱體及設置在油箱體上的用于安裝燃油傳感器的安裝凹槽,在安裝凹槽的底端設置有兩個位于安裝凹槽下方的漏水管,漏水管內的水道為上大下小,漏水管的下端位于油箱體的側壁上。該方案能有效的排出油箱體上安裝燃油傳感器的安裝凹槽內的積水,防止安裝凹槽內積水對燃油傳感器傳感準確度的影響,延長燃油傳感器的使用壽命。但是,該方案存在以下缺點:在平時的使用中,油箱上難免粘接灰塵,灰塵進入漏水管內,容易堵塞漏水管,導致排水不暢;漏水管由于設在油箱內,清理極不方便,故而給我們的使用帶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排水型摩托車油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漏水管被灰塵堵塞,導致排水不暢的問題。
本方案中的排水型摩托車油箱,包括箱體,所述箱體上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面設有漏水管,所述凹槽底部的兩側分別設有豎桿,豎桿的自由端鉸接有左擺桿和右擺桿,所述左擺桿和右擺桿的自由端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右兩部分鉸接,可自由轉動。
有益效果:在無雨的情況下,橫板展開,平鋪在凹槽內,進而灰塵無法進入漏水管;當下雨天的時候,雨水掉落到凸起上,順著突起的邊沿下落,且隨著雨量增多,越來越多雨水滴落至橫版上,且橫板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右兩部分鉸接,可自由轉動,雨水漸漸在橫板上積累,此時橫板的左右不分均向中靠攏,同時左擺桿和右擺桿也向中間收攏,此時雨水就可從漏水管漏出。
采用上述方案,,有效的隔絕了灰塵,避免的凹槽內以及漏水管內灰塵的堆積,防止漏水管堵塞,提高了該防積水摩托車箱的實用性。
進一步,所述漏水管的進水口面積大于出水口面積。盡可能多的手機凹槽底面的積水,提升排水效果。
進一步,所述漏水管的進水端設有濾網。濾出積水中的灰塵,防止堵塞漏水管。
進一步,所述凸起包括兩部分,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半圓球形,當雨水與凸起接觸時將沿著半圓球形的表面緩緩下滑至箱體底部,避免雨水直接拍打箱體底部,濺起大量水珠,影響油箱的使用。
進一步,所述漏水管底部為錐形,雨水隨著漏水管向下漏水,可將內部的積水排除干凈,方便引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排水型摩托車油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箱體1、凹槽11、凸起2、漏水管3、濾網31、豎桿4、左擺桿5、右擺桿6、橫板7。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
本方案中的排水型摩托車油箱,包括箱體1,所述箱體1上設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底面設有漏水管3,漏水管3的進水口面積大于出水口面積,且漏水管3的進水端設有濾網31,所述漏水管3底部為錐形,所述凹槽11底面上設有用于安裝燃油傳感器的凸起2,凸起2包括兩部分,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半圓球形,所述凹槽11底部的兩側分別連接有豎桿4,豎桿4的自由端鉸接有左擺桿5和右擺桿6,所述左擺桿5和右擺桿6的自由端各鉸接有橫板7,兩個所述橫板7的自由端鉸接相連。
有益效果:在無雨的情況下,橫板7展開,平鋪在凹槽11內,進而灰塵無法進入漏水管3;當下雨天的時候,雨水掉落到凸起2上,順著突起的邊沿下落,且隨著雨量增多,越來越多雨水滴落至橫版上,且橫板7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右兩部分鉸接,可自由轉動,雨水漸漸在橫板7上積累,此時橫板7的左右不分均向中靠攏,同時左擺桿5和右擺桿6也向中間收攏,此時雨水就可從漏水管3漏出。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