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瓶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瓶車防倒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瓶車的越來越普及,電瓶車行駛安全越來越突出。電瓶車在行駛的時候,由于路滑、車輛碰撞或拐彎太急,都很有肯能發生電瓶車傾倒,這樣給騎車人員不僅會帶來撞擊傷害,還有在地面挫傷,嚴重者撞擊到頭部威脅生命。目前還沒有防倒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電瓶車防倒裝置。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電瓶車防倒裝置,包括有固定安裝在電瓶車殼內且能左下伸出電瓶車左側外殼的左伸縮支撐管裝置,固定安裝在電瓶車殼內且能右下伸出電瓶車右側外殼的右伸縮支撐管裝置,驅動左伸縮支撐管裝置伸長的左氣囊,驅動右伸縮支撐管裝置伸長的由氣囊,以及為左、右氣囊充氣的充氣裝置;
所述伸縮支撐管裝置包括依次滑動套接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伸縮管,最外一層伸縮管為固定管,固定管固定連接在電瓶車車殼內的車架上,最內一層伸縮管為下拉管,下拉管下端固定連接有下端面為半球面的橡膠墊,所述下拉管下部側壁還成型有通孔;
所述的伸縮管,外一層伸縮管內下部側壁沿周向均勻成型有至少三個第一卡槽,卡槽底壁為圓弧曲面,從卡槽底部延伸到卡槽口;所述卡槽上端成型有比卡槽深的導向槽;所述內一層伸縮管上端沿周向均勻成型有與卡槽個數相同的連桿,所述連桿上端向外成型有卡入卡槽的卡頭;所述卡頭外側曲面與卡槽底壁形狀相對應,使卡頭能轉動出卡槽;所述卡頭上端成型有L形復位片,L形復位片上端插入導向槽,與導向槽配合可對卡頭導向和復位;
所述左氣囊安裝在左伸縮支撐管裝置內,下端與下拉管內底壁粘貼在一起,下部還成型有對著通孔的出氣管,出氣管安裝有單向出氣閥;
所述右氣囊安裝在右伸縮支撐管裝置內,下端與下拉管內底壁粘貼在一起,下部還成型有對著通孔的出氣管,出氣管安裝有單向出氣閥;
所述充氣裝置包括有安裝在車內的控制電路板,安裝在車內分別為左、右氣囊充氣的左充氣泵、右充氣泵,安裝在電瓶車手柄附近的左手動開關和右手動開關,檢測電瓶車傾斜角度的檢測模塊,以及安裝在車內的蓄電池;所述左充氣泵輸出口與左氣囊通過導氣管連接;所述右充氣泵輸出口與右氣囊通過導氣管連接;所述左手動開關控制左充氣泵;所述右手動開關控制右充氣泵;所述充氣泵、手動開關、檢測模塊和蓄電池分別與控制電路板連接。
所述傾斜角度檢測模塊為現有技術。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當檢測模塊檢測到電瓶車向左或向右傾斜的角度等于或大于設定值時,控制相應充氣泵為氣囊充氣,氣囊沖擊下拉管,使得伸縮支撐管裝置伸出電瓶車外殼,當橡膠墊與地面接觸,可以防止電瓶車傾倒。橡膠墊與地面摩擦,還有利于對電瓶車進行減速;橡膠墊有彈性,又對電瓶車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減小撞擊力,進一步保護了電瓶車上的人員。又設有左、右手動開關,可以人為提前啟動本裝置,使本裝置更能發揮作用。轉動內一層伸縮管時,使卡頭從卡槽中轉出,向外一層伸縮管內輕輕推,如此可以使伸縮支撐管裝置縮端;卡頭在L形復位片的作用下恢復到卡槽上方,便于卡頭下次卡入卡槽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列左伸縮支撐管裝置與左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列左伸縮支撐管裝置的固定管與中間層伸縮連接方式的示意圖。
圖3、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列左伸縮支撐管裝置的固定管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列左伸縮支撐管裝置的中間層伸縮管的結構示意圖。
1、固定管;11、卡槽;12、導向槽;2、中間層伸縮管;21、連桿;211、卡頭;2111、L形復位片;3、下拉管;4、橡膠墊5、左氣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本實施例一種電瓶車防倒裝置,包括有固定安裝在電瓶車殼內且能左下伸出電瓶車左側外殼的左伸縮支撐管裝置,固定安裝在電瓶車殼內且能右下伸出電瓶車右側外殼的右伸縮支撐管裝置,驅動左伸縮支撐管裝置伸長的左氣囊5,驅動右伸縮支撐管裝置伸長的由氣囊,以及為左、右氣囊充氣的充氣裝置;
圖1-5所示,為左伸縮支撐管裝置結構圖,所述左伸縮支撐管裝置包括依次滑動套接的三個的伸縮管,最外一層伸縮管為固定管1,固定管1固定連接在電瓶車車殼內的車架上,中間層這個伸縮管為中間層伸縮管2,最內一層伸縮管為下拉管3,下拉管3下端固定連接有下端面為半球面的橡膠墊4,所述下拉管3下部側壁還成型有通孔;
所述右伸縮支撐管裝置與左伸縮支撐管裝置結構一樣。
在此以中間層伸縮管和固定管連接方式為例,說明各伸縮管之間的連接方式。所述的固定管1內下部側壁沿周向均勻成型有至少三個卡槽11,卡槽11底壁為圓弧曲面,從卡槽11底部延伸到卡槽口;所述卡槽11上端成型有比卡槽深的導向槽12;所述中間層伸縮管2上端沿周向均勻成型有與卡槽11個數相同的連桿21,所述連桿21上端向外成型有卡入卡槽的卡頭211;所述卡頭211外側曲面與卡槽11底壁形狀相對應,使卡頭211能轉動出卡槽11;所述卡頭211上端成型有L形復位片2111,L形復位片2111上端插入導向槽12,與導向槽12配合可對卡頭211導向和復位;
所述左氣囊5安裝在左伸縮支撐管裝置內,下端與下拉管3內底壁粘貼在一起,下部還成型有對著通孔的出氣管,出氣管安裝有單向出氣閥;
所述右氣囊安裝在右伸縮支撐管裝置內,下端與下拉管內底壁粘貼在一起,下部還成型有對著通孔的出氣管,出氣管安裝有單向出氣閥;
所述充氣裝置包括有安裝在車內的控制電路板,安裝在車內分別為左、右氣囊充氣的左充氣泵、右充氣泵,安裝在電瓶車手柄附近的左手動開關和右手動開關,檢測電瓶車傾斜角度的檢測模塊,以及安裝在車內的蓄電池;所述左充氣泵輸出口與左氣囊通過導氣管連接;所述右充氣泵輸出口與右氣囊通過導氣管連接;所述左手動開關控制左充氣泵;所述右手動開關控制右充氣泵;所述充氣泵、手動開關、檢測模塊和蓄電池分別與控制電路板連接。
所述傾斜角度檢測模塊為現有技術,L形復位片采用鋼片等有彈性的材料。
當檢測模塊檢測到電瓶車向左或向右傾斜的角度等于或大于設定值時,控制相應充氣泵為氣囊充氣,氣囊沖擊下拉管,使得伸縮支撐管裝置伸出電瓶車外殼,當橡膠墊與地面接觸,可以防止電瓶車傾倒。橡膠墊與地面摩擦,還有利于對電瓶車進行減速;橡膠墊有彈性,又對電瓶車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減小撞擊力,進一步保護了電瓶車上的人員。又設有左、右手動開關,可以人為提前啟動本裝置,使本裝置更能發揮作用。轉動內一層伸縮管時,使卡頭從卡槽中轉出,向外一層伸縮管內輕輕推,如此可以使伸縮支撐管裝置縮端;卡頭在L形復位片的作用下恢復到卡槽上方,便于卡頭下次卡入卡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