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瓶運輸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后欄板式氣瓶運輸車。
背景技術:
老式的氣瓶運輸車結構采用普通貨車的形式,欄板式。該結構在裝卸散瓶時,效率和安全性差;在運輸托盤(瓶組)時,托盤的固定同樣影響裝卸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增加了人員及貨物的安全性,提高了運輸和裝卸氣瓶效率的后欄板式氣瓶運輸車。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后欄板式氣瓶運輸車,具有車架;所述車架上固定安裝有副車架;所述副車架的兩側設有與氣瓶托盤配合的固定限位支架,副車架上的中間和后端均設有走道,且副車架的后端配置有汽車尾板;所述汽車尾板上鉸接設有自動翻轉的圍欄以及氣瓶固定裝置。
上述技術方案還具有小推車;所述小推車安放在車架下方的安放架上。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副車架上的中間走道和后端走道呈“T”形設置。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固定限位支架具有若干個,且等間距對稱設置在副車架的兩側。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固定限位支架為中心開設有圓形通孔的擋板,且相鄰兩個固定限位支架的中心距等于氣瓶托盤的長度。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小推車由推車架、車輪和支撐架組成;所述推車架 由底托板和側托板呈“L”形組成,所述側托板由一對支承柱和連接在支承柱上的氣瓶托組成;所述支撐架通過兩段鉸接在一起的連桿鉸接在側托板上。
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氣瓶托為呈弧形的托或帶狀物。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積極的效果:
(1)本實用新型增加了人員及貨物的安全性,提高了運輸和裝卸氣瓶的效率。
(2)本實用新型的副車架上的中間走道和后端走道呈“T”形設置,可方便操作人員對單個氣瓶的移動。
(3)本實用新型的整車還配置有小推車,方便單個氣瓶的上下車。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副車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小推車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為:車架1、副車架2、氣瓶托盤3、固定限位支架4、走道5、汽車尾板6、圍欄7、小推車8、推車架9、車輪10、支撐架11、連桿12。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具有車架1;車架1上固定安裝有副車架2;副車架2的兩側設有與氣瓶托盤3配合的固定限位支架4,副車架2上的中間和后端均設有走道5,且副車架2的后端配置有汽車尾板6;汽車尾板6上鉸接設有自動翻轉的圍欄7以及氣瓶固定裝置。
還具有小推車8;小推車8安放在車架1下方的安放架上。
副車架2上的中間的走道5和后端的走道5呈“T”形設置。
固定限位支架4具有若干個,且等間距對稱設置在副車架2的兩側。
固定限位支架4為中心開設有圓形通孔的擋板,且相鄰兩個固定限位支架4的中心距等于氣瓶托盤3的長度。
小推車8由推車架9、車輪10和支撐架11組成;推車架9由底托板和側托板呈“L”形組成,側托板由一對支承柱和連接在支承柱上的氣瓶托組成;支撐架11通過兩段鉸接在一起的連桿12鉸接在側托板上。
氣瓶托為呈弧形的托或帶狀物。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