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踏板車領域,特別涉及可折疊型電動踏板車領域。
背景技術:
:
目前,可折疊型電動踏板車(俗稱電動代步車、電動滑板車),因其體積小巧而成為人們出行的一種代步工具,但功能單一,僅能載人,載物困難,且是兩輪結構,穩定性差,行駛中易引發人身傷害事故,當人們出行購物,旅游觀光等不僅需要代步工具,更需要載運如行李箱、購物袋等物品,當人們在人多場所或因勞累需要休息緩解時,也因身邊無座椅而感到不便。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既能載人也能載物,還兼有便攜式購物車,拉桿旅行箱及座椅的功能,能有效解決和滿足人們出行的需要,讓人們出行更加安全便利,高效舒適和完美。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采用后雙輪結構,免去停車支撐腳;車把加裝防滑推拉扶手;采用車桿套向下轉動,將車桿壓縮后收納貼于車身總成下方;采用折疊式活動座椅,可變換不同形狀角度和位置,免于拆卸;采用可轉動車后支架,可作為活動折椅的支撐腳;既能載人載物,又可做為折椅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適用于載人代步、載物運輸、購物旅行、出行需用座椅等場所,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安全可靠、攜帶方便,存儲便利等優點,能有效解決因外出步行,購物運輸,需要找座休息所帶來的不便,讓人們出行更加安全便利,高效舒適和完美。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包括一個車桿總成、一個車桿套總成、一個車身總成、一個座椅總成,其特征在于:由一個車桿總成、一個車桿套總成、一個車身總成、一個活動座椅總成、一個車后支架總成構成,上述的車桿總成裝有防滑推拉扶手與車把機械連接,車桿套總成能夠向下轉動,將車桿總成收納貼于車身總成下方,車身總成上端面安裝有活動座椅總成及活動車后支架總成,活動座椅總成一端與車身總成機械連接并能夠改變不同形狀角度和位置,平放時與車身總成平行貼于車身總成面板上面,免于拆卸,車后支架總成一端與車身總成機械連接,能夠轉動打開并兼做折椅的支撐腳。
上述的車桿總成包括:車扶手、車把、上車桿、車桿鎖緊箍、下車桿、前輪軸、前輪。
上述的車桿套總成包括:車桿套、車桿套軸。
上述的車身總成包括:車身面板、車身底殼、電池倉、電機支架、電動機、電動機軸、后輪。
上述的活動座椅總成包括:前支架軸、前支架、前支架榫眼、后支架上軸、后支架、后支架下軸、座椅面板、座椅橫擔、橫擔榫眼、橫擔軸。
上述的車后支架總成包括:后支架軸、后支架榫眼。
上述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的電路系統、電機控制系統、剎車減震系統、照明系統、儀表顯示監測系統、折疊式車把、其工作原理及規格構造已是公知技術,本文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一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的實施方式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一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電協載物代步車的實施方式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的實施方式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的實施方式四的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的實施方式五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桿總成 2、車桿套總成 3、車身總成 4、活動座椅總成 5、車后支架總成 6、車扶手 7、車把 8、上車桿 9、車桿鎖緊箍 10、下車桿 11、前輪軸 12、前輪 13、車桿套軸 14、車身面板 15、車身底殼 16、電池倉 17、電機支架 18、電動機 19、電動機軸 20、后輪 21、前支架軸 22、前支架 23、前支架榫眼 24、后支架上軸 25、后支架 26、后支架下軸 27、座椅面板 28、座椅橫擔 29、橫擔榫眼 30、橫擔軸 31、車后支架軸 32、車后支架榫眼 33、行李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實施方式一:
未用座椅時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
由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活動座椅總成(4)及車后支架總成(5)組成;車桿總成(1)與車桿套總成(2)機械連接,并能在車桿套內定位、滑動、轉向,且能調節車桿長度,車桿套總成(2)與車身總成(3)前端機械連接,并能向車身總成(3)下方轉動,車身總成(3)與活動座椅總成(4)一端機械連接,并相互構成平面,貼于車身總成(3)面板上面,其后端與車后支架總成(5)一端機械連接,適用于出行代步,站立行駛,運輸貨物,載人載物。
實施方式二:
使用座椅時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其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
由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活動座椅總成(4)及車后支架總成(5)組成;車桿總成(1)包括車扶手(6)、車把(7)、上車桿(8)、車桿鎖緊箍(9)、下車桿(10)、前輪軸(11)、前輪(12)等組成;車桿套總成(2)包括車桿套軸(13);車身總成(3)包括車身面板(14)、車身底殼(15)、電池倉(16)、電機支架(17)、電動機(18)、電動機(19)、后輪(20)等組成;活動座椅總成(4)包括前支架軸(21)、前支架(22)、前支架榫眼(23)、后支架上軸(24)、后支架(25)、后支架下軸(26)、座椅面板(27)、座椅橫擔(28)、橫擔榫眼(29)、橫擔軸(30)等組成;車后支架總成(5)包括車后支架軸(31)、車后支架榫眼(32)等組成;車扶手(6)與車把(7)互為機械連接,車把(7)與上車桿(8)一端機械連接,上車桿(8)另一端與下車桿(10)滑動連接,并通車桿鎖緊箍(9)調節松緊固定,下車桿(10)另一端與前輪軸(11)兩端機械連接,前輪軸(11)穿過前輪(12)與其機械連接使其能夠轉動和轉向,下車桿(10)穿過車桿套總成(2)滑動連接,并能在車桿套內定位、滑動、轉向;車桿套總成(2)通過車桿套軸(13)與車身總成(3)前端機械連接,并能向車身下方轉動,車身面板(14)前端與車桿套軸(13)機械連接,并能轉動,其上端面與活動座椅總成(4)一端通過后支架下軸(26)機械連接,其未端與車后支架總成(5)一端通過后支架軸(31)機械連接,其下端與車身底殼(15)機械連接,車身底殼(15)與電池倉(16)機械連接,其內部安裝可充電電池組,車身面板(14)下面后端與電機支架(17)一端機械連接,電機支架(17)另一端與電動機(18)機械連接,電動機(18)通過電動機軸(19)與后輪(20)機械連接,使其能夠轉動,活動座椅面板(27)前端與前支架(22)通過前支架軸(21)機械連接,后端與后支架(25)通過后支架上軸(24)機械連接,前支架(22)另一端通過前支架榫眼(23)與車身面板(14)插拔連接,后支架(25)另一端通過后支架下軸(26)與車身面板(14)機械連接,座椅橫擔(28)一端與前支架(22)通過橫擔榫眼(29)插拔連接,另一端通過橫擔軸(30)與后支架(25)機械連接,適用于出行代步,載人行駛。
實施方式三:
折疊狀態時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其結構示電圖如圖3所示:
由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活動座椅總成(4)及車后支架總成(5)組成;車扶手(6)與車把(7)互為機械連接,車把(7)兩端可折疊并與上車桿(8)一端機械連接,上車桿(8)另一端與下車桿(10)滑動連接,并壓縮進下車桿(10)內,通過車桿鎖緊箍(9)調節松緊固定,下車桿(10)另一端與前輪軸(11)兩端機械連接,前輪軸(11)穿過前輪(12)與其機械連接,使其能夠轉動和轉向,下車桿(10)穿過車桿套總成(2)并能在車桿套內定位、滑動、轉向,且向下滑動至車桿鎖緊箍(9),車桿套總成(2)通過車桿套軸(13)向下轉動,將車把(7)、上車桿(8)、下車桿(10)、前輪軸(11)、前輪(12)收納于車身總成(3)下面,活動座椅總成(4)及車后支架總成(5)平行貼于車身總成(3)面板上面,車身總成(3)的結構狀態與實施方式二機同,在此略,適用于收納儲存。
實施方式四:
載物時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其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
由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活動座椅總成(4)及車后支架總成(5)組成;車后支架總成(5)通過車后支架軸(32)與車身面板(14)未端機械連接,并能轉動、打開,便于載運如行李箱(33)或購物袋等物品,并能隨車移動,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活動座椅(4)的結構狀態與實施方式三相同,在此略,適用于推拉貨物、立式儲存。
實施方式五:
用于折椅時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其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
由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活動座椅總成(4)及車后支架總成(5)組成;活動座椅面板(27)與車身面板(14)通過前支架榫眼(23)插拔連接,座椅橫擔(28)通過車后支架榫服(32)插拔連接,車桿總成(1)、車桿套總成(2)、車身總成(3)、車后支架(5)的結構狀態與實施方式四相同,在此略,適用于無座時休息。
綜上,上述的多功能電動載物代步車所述的車扶手(6)、車把(7),可以選用塑料或尼龍制品,車桿套(2)、上車桿(8)、車桿鎖緊箍(9)、下車桿(10),可以選用金屬制品,車身面板(14)、車身底殼(15)、電池倉(16)、可以選用塑鋼材料,鐵塑合金材料或輕金屬制品,電動機(18)可選用直流電動機,規格有直流24V、36V、48V供選擇,電池可以選用可充電電池組,規格有24V、36V、48V供選擇,活動座椅總成(4),車后支架(5),可以選用輕金屬等制品,方管或圓管均可,活動座椅面板(27)可以選用皮革、海錦等軟制品包裹,前輪(12)、后輪(20)可選用成品,規格有4英寸、6英寸、8英寸供選擇,各種軸可選用金屬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