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方向盤。
背景技術:
方向盤一般是通過花鍵與轉向軸相連,其功能是將駕駛員作用到轉向盤邊緣上的力轉變?yōu)檗D矩后傳遞給轉向軸。
方向盤的正確操作方式為:如果把方向盤看成鐘表盤面,正確的手勢應該是左手握在九、十時之間,右手握在三、四時之間,且是手輕撫于方向盤上;在發(fā)生碰撞時,這樣的姿勢更有利于支撐身體。如果只用四指握住方向盤,大拇指挑起貼在方向盤上,當車輪撞到石頭或高臺階時,前輪有時會突然轉向一側,帶動方向盤快速旋轉,就有可能將拇指折斷。
當汽車的前輪遇見路面不平或拐彎的時候,新手或是心態(tài)不好的司機,就會雙手緊握方向盤,有的甚至會將整個手扣在方向盤上;而整個手扣在方向盤上面導致轉動方向盤的時候不能很好的使力,且需要更換手勢從而錯過挽救的最佳時機。
很多司機的手在開車時由于緊張和天氣的原因容易出汗,而汗水會導致手與方向盤之間的摩擦減小,故而手容易打滑;現(xiàn)有的技術一般采用改變方向盤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加手和方向盤之間的摩擦,但此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手汗的問題,導致司機難受,在開車的過程中分神。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焊接機器人的方向盤存在現(xiàn)有的形狀易導致手握方式不對和手心出汗從而減小手與方向盤之間的摩擦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汽車方向盤。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方向盤,包括外盤、套設于外盤內(nèi)的內(nèi)盤和上部分套設于內(nèi)盤的轉向軸;所述外盤為中空的半球形結構,所述轉向軸下部分貫穿半球形結構,所述外盤內(nèi)設置有風扇,所述外盤上開設有若干小孔。
進一步限定,所述內(nèi)盤上表面安裝有若干指示燈,所述內(nèi)盤的中心活動連接有蓋板。
進一步限定,所述轉向軸為中空結構且上端設置有安全氣囊。
進一步限定,所述半球形結構的曲面設置有傾斜的凹槽。
進一步限定,凹槽的表面為軟質(zhì)橡膠且凹凸不平。
進一步限定,所述風扇為無葉風扇。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由于外盤的設置,一方面導致大拇指不能扣在外盤內(nèi),從而不會導致緊握方向盤,便于方向盤的旋轉;另一方面,外盤設置成半球形結構,適合手指的放置和使力;外盤上的若干小孔便于風扇吹來的風到達手心對手心汗的蒸發(fā),使司機感到舒服,集中精力開車。
2.指示燈便于司機了解當前車的情況,做出正確的操作判斷;當發(fā)生危險的情況時,安全氣囊充氣后能夠頂開蓋板而到達司機的臉部,起到碰撞力的反沖作用。
3.半球形結構的曲面設置有傾斜的凹槽,凹槽與正確握方向盤時手指在曲面上的放置位置重合便于手指的正確放置,凹槽的表面為軟質(zhì)橡膠且凹凸不平增加手指與方向盤之間的摩擦,避免打滑。
4.凹槽與正確握方向盤時手指在曲面上的放置位置重合有利于正確的扶持方向盤和對方向盤正確的施加力;無葉風扇的設置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給司機一個安靜的駕駛環(huán)境,另一方面便于風扇的清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俯視圖;
圖2為圖1a-a截面圖;
其中:1-外盤;2-內(nèi)盤;3-蓋板;4-指示燈;5-小孔;6-風扇;7-安全氣囊;8-轉向軸。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汽車方向盤,包括外盤1、套設于外盤1內(nèi)的內(nèi)盤2和上部分套設于內(nèi)盤2的轉向軸8;所述外盤1為中空的半球形結構,所述轉向軸8下部分貫穿半球形結構,所述外盤1內(nèi)設置有風扇6,所述外盤1上開設有若干小孔5。
如圖1和圖2所示,當手心出汗時啟動風扇6,風通過外盤1上的小孔5吹向手心,將汗蒸發(fā)帶走;轉向軸8用于連接方向盤和車體;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由于外盤1的設置,一方面導致大拇指不能扣在外盤1內(nèi),從而不會導致緊握方向盤,便于方向盤的旋轉;另一方面,外盤1設置成半球形結構,適合手指的放置和使力;外盤上的若干小孔便于風扇吹來的風到達手心對手心汗的蒸發(fā),使司機感到舒服,集中精力開車。
實施例二
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內(nèi)盤2上表面安裝有若干指示燈4,所述內(nèi)盤2的中心活動連接有蓋板3;所述轉向軸8為中空結構且上端設置有安全氣囊7;所述半球形結構的曲面設置有傾斜的凹槽;凹槽的表面為軟質(zhì)橡膠且凹凸不平;所述風扇6為無葉風扇。
指示燈4便于操作人員了解當前車的情況,做出正確的操作判斷;當發(fā)生危險的情況時,安全氣囊7充氣后能夠頂開蓋板3而到達司機的臉部,起到碰撞力的反沖作用;凹槽與正確握方向盤時手指在曲面上的放置位置重合便于手指的正確放置,凹槽的表面為軟質(zhì)橡膠且凹凸不平增加手指與方向盤之間的摩擦,避免打滑;凹槽與正確握方向盤時手指在曲面上的放置位置重合有利于正確的扶持方向盤和對方向盤正確的施加力;無葉風扇的設置一方面可以降低噪音給司機一個安靜的駕駛環(huán)境,另一方面便于風扇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