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摩托車領域,具體涉及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
背景技術:
1、前傾制動系統是指車輛在發生前輪制動時,車把及車身的前半部分能夠向下傾壓,從而能夠有效增加車輛在剎車過程中的車身穩定性,同時也指出了摩托車的車把及車身的前部分與前車輪采用活動的連接方式,如活塞式的減震連接結構,然而現有的采用前傾制動系統的摩托車在實際使用期間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2、現有的采用前傾制動系統的摩托車在行駛期間,遇到路面不平處,摩托車的前輪將會受到沖擊,該沖擊力將由位于車把下方的前傾減震機構進行吸能減震,以避免對駕駛員造成較為強烈的沖擊感,然而在現有的前傾減震結構中,大多均采用單一類型的減震機構,導致減震機構的減震效果較為單一,如硬性減震與軟性減震只能擇一采用,當采用硬性減震機構時,前傾減震結構在遭遇較為強烈的沖擊時,硬性減震機構能夠有效吸收沖擊力,然而在遭遇震感較弱的沖擊時,硬性減震機構將無法有效吸收較弱沖擊力,同時,當采用軟性減震機構時,雖然能夠有效吸收震感微弱的沖擊力,但當遭遇較為強烈的沖擊時,軟性減震機構的吸能效果將大幅降低,甚至造成車體結構發生損壞,因此需要提出一種采用雙類型前傾減震機構的摩托車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現狀,提供一種采用雙類型減震機構,能夠有效抵消或吸收各種力度沖擊效果以提高駕駛舒適與安全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
2、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實用新型提出了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包括摩托車身,所述摩托車身的前后兩端均轉動連接有前輪和后輪,所述摩托車身于所述前輪的上方固定安裝有車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車身于所述車把及所述前輪之間安裝有前傾減震機構,所述前傾減震機構由上支板、下支板、硬性減震組件和軟性減震組件組合而成;
3、所述硬性減震組件由減震套筒和減震滑桿組成,所述軟性減震組件由減震油缸、減震支桿以及承壓墊組成。
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前傾減震機構不僅能夠為摩托車提供前傾剎車的車身穩定效果,并且能夠為摩托車提供更加高效顯著的減震吸能效果。
5、進一步的,所述硬性減震組件和所述軟性減震組件均位于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之間。
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通過所述硬性減震組件和所述軟性減震組件能夠建立相對活動的連接關系,使所述車把以及所述摩托車身在剎車時能夠向前傾壓,增加車身的穩定性。
7、進一步的,所述上支板與所述車把通過上連桿連接,所述下支板與所述前輪之間通過下連桿連接。
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上支板通過所述上連桿與所述車把固定連接,所述下支板通過所述下連桿與所述前輪固定連接。
9、進一步的,所述減震套筒和所述減震滑桿滑動相連,所述減震套筒內開設有腔室,所述減震套筒于所述腔室內固定安裝有減震彈簧。
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減震滑桿可以向所述減震套筒內滑動收縮,從而壓迫所述減震彈簧,實現硬性的減震效果。
11、進一步的,所述減震油缸與所述承壓墊固定相連,所述減震油缸與所述減震支桿滑動相連,所述減震支桿的下端成型有錐形底,所述錐形底的下端固定安裝有透油板,所述透油板于所述減震油缸內滑動相連。
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減震支桿可以向所述減震油缸內滑動收縮,從而使所述透油板對所述減震油缸內的油液進行壓迫,實現軟性的減震效果。
13、進一步的,所述透油板的上端均開設有多個微孔。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所述減震油缸內的油液可以在受到壓迫時以適當的速度滲透所述透油板,確保軟性的減震效果。
15、進一步的,所述減震支桿的外圍壁上成型有防脫板。
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避免所述減震支桿發生脫落現象。
17、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一組由上支板、下支板、硬性減震組件、軟性減震組件組成的前傾減震機構,能夠使采用前傾制動系統的摩托車具有雙類型的減震機構,在行駛期間當摩托車前輪遭遇沖擊時,前傾減震機構的硬性減震組件能夠將突發的強勁沖擊進行抵消吸收,當硬性減震組件將大部分沖擊力抵消吸收后,再由軟性減震組件將剩余較弱的沖擊進行有效吸收,從而增強摩托車的駕駛舒適性,確保駕駛安全。
1.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包括摩托車身(1),所述摩托車身(1)的前后兩端均轉動連接有前輪(2)和后輪(3),所述摩托車身(1)于所述前輪(2)的上方固定安裝有車把(4),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車身(1)于所述車把(4)及所述前輪(2)之間安裝有前傾減震機構(5),所述前傾減震機構(5)由上支板(501)、下支板(502)、硬性減震組件(503)和軟性減震組件(504)組合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性減震組件(503)和所述軟性減震組件(504)均位于所述上支板(501)和所述下支板(502)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板(501)與所述車把(4)通過上連桿(509)連接,所述下支板(502)與所述前輪(2)之間通過下連桿(510)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套筒(505)和所述減震滑桿(506)滑動相連,所述減震套筒(505)內開設有腔室(507),所述減震套筒(505)于所述腔室(507)內固定安裝有減震彈簧(50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油缸(511)與所述承壓墊(516)固定相連,所述減震油缸(511)與所述減震支桿(512)滑動相連,所述減震支桿(512)的下端成型有錐形底(514),所述錐形底(514)的下端固定安裝有透油板(515),所述透油板(515)于所述減震油缸(511)內滑動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油板(515)的上端均開設有多個微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前傾制動系統安全型減震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支桿(512)的外圍壁上成型有防脫板(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