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傳送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
背景技術:
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就是將十二烷硫酸鉀制備的原材料傳送到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在傳送過程中由于原材料的重量不確定,在傳送較重的原材料時,原材料會對傳送帶造成一定的壓力,使得傳送帶與支撐框之間產(chǎn)生摩擦,造成傳送裝置的磨損,且制備十二烷硫酸鉀的原材料均屬于化學藥品,長期滯留在傳送帶上會造成對傳送帶的腐蝕,為此我們設計出一種新型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來解決此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包括傳送轉軸,所述傳送轉軸為兩根對稱設置的圓柱形轉軸,兩根所述傳送轉軸外側套接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內(nèi)部設置有支撐框,所述支撐框的上表面均勻的焊接有彈簧組,所述彈簧組在遠離支撐框的一端焊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為中空結構,且遠離彈簧組一側設置有開口,所述矩形框中設置有轉動軸,所述支撐框的下側等距離連接有三根連接柱,三根所述連接柱在的遠離支撐框的一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導軸、第二導軸與第三導軸,所述第一導軸在遠離連接柱的一端連接有毛刷,所述第二導軸在遠離連接柱的一端連接有水管,所述第三導軸在遠離連接柱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為中空結構,且朝向支撐框的一側設置為開口,所述方形框在遠離開口的一側設置有發(fā)動機,所述發(fā)動機的輸出軸連接有扇葉,所述在方形框開口的位置處設置有發(fā)熱電阻絲。
優(yōu)選的,所述水管在相對與支撐框的一側設置有壓力噴頭,且水管的下方設置有防護罩。
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軸與矩形框通過轉軸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導軸設置在靠近傳送帶的傳出端。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三導軸設置在靠近傳送帶的傳入端。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中,通過支撐框上設置彈簧,彈簧上設置有帶有轉動軸的矩形框,同時在支撐框下側設置有連接桿,連接桿通過第一導軸、第二導軸、第三導軸分別連接有毛刷、水管及烘干設備,不僅減小了傳送帶與支撐框之間的磨損,也清除了殘留在傳送帶上制備十二烷硫酸鉀的原材料,有效的保護了傳送裝置,增加傳送裝置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的仰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中的矩形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中的方形框結構示意圖。
圖中:1傳送轉軸、2傳送帶、3支撐框、4彈簧組、5矩形框、6轉動軸、7連接柱、8、第一導軸、9第二導軸、10第三導軸、11毛刷、12水管、13、方形框、14、發(fā)熱電阻絲、15扇葉、16發(fā)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4,一種十二烷硫酸鉀制備原材料傳送裝置,包括傳送轉軸1,傳送轉軸1為兩根對稱設置的圓柱形轉軸,兩根傳送轉軸1外側套接有傳送帶2,傳送帶2的內(nèi)部設置有支撐框3,支撐框3的上表面均勻的焊接有彈簧組4,彈簧組4在遠離支撐框3的一端焊接有矩形框5,矩形框5為中空結構,且遠離彈簧組4一側設置有開口,矩形框5中設置有轉動軸6,支撐框3的下側等距離連接有三根連接柱7),三根連接柱7在的遠離支撐框3的一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導軸8、第二導軸9與第三導軸10,第一導軸8在遠離連接柱7的一端連接有毛刷11,第二導軸9在遠離連接柱7的一端連接有水管12,第三導軸10在遠離連接柱7的一端連接有連接有方形框13,方形框13為中空結構,且朝向支撐框3的一側設置為開口,方形框13在遠離開口的一側設置有發(fā)動機16,發(fā)動機16的輸出軸連接有扇葉15,在方形框13開口的位置處設置有發(fā)熱電阻絲14。
工作原理:本發(fā)明中,通過支撐框上設置彈簧組4,彈簧組4上設置有帶有轉動軸6的矩形框5,同時在支撐框3下側設置有連接桿7,連接桿通過第一導軸8、第二導軸9、第三導軸10分別連接有毛刷11、水管12及烘干設備,不僅減小了傳送帶2與支撐框3之間的磨損,也清除了殘留在傳送帶上制備十二烷硫酸鉀的原材料,有效的保護了傳送裝置,增加傳送裝置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fā)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