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種子培養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升降式種子培養箱。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對于傳統蔬菜種子的培育主要采用苗圃土地直接培養的方式,這樣需要大量的土地進行培育,而在當今這種土地價值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無疑造成了極大的成本,并且傳統的土地培養方式對于種子的培養管理十分麻煩,因此,種子培養箱應運而生。
現有的種子培養箱大多不能夠便于快速對種子培養的環境進行改變,從而不能夠驗證種子在突發環境變化下的生長情況,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升降式種子培養箱用于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升降式種子培養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升降式種子培養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開設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推桿電機,所述底座的頂部焊接有培養箱體,且培養箱體內活動安裝有水平設置的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底部與推桿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且置物板的周邊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條,所述培養箱體內固定安裝有水平設置的隔板,且培養箱體的內部通過隔板分隔為上培養室和位于上培養室下方的下培養室,所述隔板上開設有與置物板相適配的通孔,且通孔的兩側內壁上均開設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周邊設有固定安裝于通孔內壁上的密封圈,且放置孔內滑動安裝有密封板,兩個密封板的相對一側均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條,兩個第二密封條密封配合,所述培養箱體的兩側均焊接有水平設置的支撐板,且支撐板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液壓缸,且兩個液壓缸的活塞桿分別焊接于兩個密封板相互遠離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密封條分別與密封圈和第二密封條密封配合。
優選的,所述隔板的周邊分別焊接于培養箱體的周邊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上培養室和下培養室通過通孔連通。
優選的,所述培養箱體的兩側均開設有活動孔,且活動孔與放置孔相適配,密封板滑動安裝與活動孔內。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升降式種子培養箱通過推桿電機能夠帶動置物板垂直移動,從而便于帶動置物板移動至不同的培養環境中,通過液壓缸、支撐板、第二密封條和密封板能夠便于隔開或連通上培養室和下培養室,本實用新型能夠便于快速對種子培養的環境進行改變,從而能夠驗證種子在突發環境變化下的生長情況,結果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升降式種子培養箱的置物板位于下培養室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升降式種子培養箱的置物板位于上培養室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放置腔、3推桿電機、4培養箱體、5置物板、6第一密封條、7隔板、8上培養室、9下培養室、10通孔、11放置孔、12密封圈、13密封板、14第二密封條、15支撐板、16液壓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升降式種子培養箱,包括底座1,底座1上開設有放置腔2,且放置腔2的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推桿電機3,底座1的頂部焊接有培養箱體4,且培養箱體4內活動安裝有水平設置的置物板5,置物板5的底部與推桿電機3的輸出軸連接,且置物板5的周邊固定安裝有第一密封條6,培養箱體4內固定安裝有水平設置的隔板7,且培養箱體4的內部通過隔板7分隔為上培養室8和位于上培養室8下方的下培養室9,隔板7上開設有與置物板5相適配的通孔10,且通孔10的兩側內壁上均開設有放置孔11,放置孔11的周邊設有固定安裝于通孔10內壁上的密封圈12,且放置孔11內滑動安裝有密封板13,兩個密封板13的相對一側均固定安裝有第二密封條14,兩個第二密封條14密封配合,培養箱體4的兩側均焊接有水平設置的支撐板15,且支撐板15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安裝有液壓缸16,且兩個液壓缸16的活塞桿分別焊接于兩個密封板13相互遠離的一側,升降式種子培養箱通過推桿電機3能夠帶動置物板5垂直移動,從而便于帶動置物板5移動至不同的培養環境中,通過液壓缸16、支撐板15、第二密封條14和密封板13能夠便于隔開或連通上培養室8和下培養室9,本實用新型能夠便于快速對種子培養的環境進行改變,從而能夠驗證種子在突發環境變化下的生長情況,結果簡單,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中,第一密封條6分別與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條14密封配合,隔板7的周邊分別焊接于培養箱體4的周邊內壁上,上培養室8和下培養室9通過通孔10連通,培養箱體4的兩側均開設有活動孔,且活動孔與放置孔11相適配,密封板13滑動安裝與活動孔內,升降式種子培養箱通過推桿電機3能夠帶動置物板5垂直移動,從而便于帶動置物板5移動至不同的培養環境中,通過液壓缸16、支撐板15、第二密封條14和密封板13能夠便于隔開或連通上培養室8和下培養室9,本實用新型能夠便于快速對種子培養的環境進行改變,從而能夠驗證種子在突發環境變化下的生長情況,結果簡單,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中,當置物板5處于下培養室9內時,兩個第二密封條14接觸,隔離上培養室8和下培養室9,當需要突發改變置物板5所處培養環境時,啟動液壓缸16,液壓缸16帶動兩個密封板13相互遠離,使得密封板13移出通孔10,然后啟動推桿電機3,推桿電機3帶動置物板5垂直移動至通孔10內,第一密封條6與第二密封條14和密封圈12密封配合,隔離上培養室8和下培養室9,此時,置物板5處于上培養室8的培養環境,達到了突發改變培養環境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