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提手,具體地涉及一種雙聯提手。
背景技術:
1、目前市場上有各種瓶裝、桶裝產品,例如瓶裝飲用水、桶裝食用油等。為了方便用戶的提拎搬運,一般會在瓶嘴或桶嘴處設置提手。
2、為了方便將多個瓶裝/桶裝產品打包在一起或促銷,如將數個瓶裝飲料或數個桶裝食用油打包等,一般使用雙聯或多聯提手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瓶裝/桶裝產品連在一起,從而實現對數個瓶裝/桶裝產品的集合。尤其是針對大容量瓶裝/桶裝產品,一般都會使用到雙聯提手。
3、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雙聯提手并不滿足高速自動生產線的自動化要求,主要是因為無法實現自動堆疊雙聯提手,目前這一環節必須進行人工干預,即整體上的自動化程度不高。
4、因此,需要改進現有的雙聯提手,以適用于包括有自動堆疊雙聯提手環節的高速自動生產線。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雙聯提手不適用于高速自動生產線的問題。
2、為了適用于高速自動生產線,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聯提手,包括第一提手、第二提手、連接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的主握把、堆疊座和堆疊臺,堆疊座位于雙聯提手沿堆疊方向的上側和下側中的一側,堆疊臺位于雙聯提手沿堆疊方向的上側和下側中的另一側,一個雙聯提手的堆疊座和另一個雙聯提手的堆疊臺能夠彼此配合以實現多個雙聯提手的堆疊。
3、可選地,堆疊座包括凹陷部,堆疊臺包括與凹陷部相匹配的凸出部。
4、可選地,第一提手為第一提扣,第二提手為第二提扣。
5、可選地,堆疊座和堆疊臺設置在第一提扣和第二提扣上。
6、可選地,第一提手包括第一副握把、第一提扣以及用于連接第一副握把和第一提扣的第一連接件,第二提手包括第二副握把、第二提扣以及用于連接第二副握把和第二提扣的第二連接件。
7、可選地,堆疊座和堆疊臺設置在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上。
8、可選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上還設置有與堆疊座和/或堆疊臺高度一致的若干個支座。
9、可選地,主握把包括底部曲面。
10、可選地,第一提手和第二提手相對于主握把對稱設置。
11、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聯提手能夠適用于高速自動生產線,通過設置相互配合的堆疊座和堆疊臺,實現生產過程中自動、有序地堆疊雙聯提手,從而在整體上提高生產效率。
1.一種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提手(1)、第二提手(2)、連接所述第一提手(1)和所述第二提手(2)的主握把(3)、堆疊座(41)和堆疊臺(42),所述堆疊座(41)位于所述雙聯提手沿堆疊方向的上側和下側中的一側,所述堆疊臺(42)位于所述雙聯提手沿堆疊方向的上側和下側中的另一側,一個所述雙聯提手的所述堆疊座(41)和另一個所述雙聯提手的所述堆疊臺(42)能夠彼此配合以實現多個所述雙聯提手的堆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座(41)包括凹陷部(411),所述堆疊臺(42)包括與所述凹陷部(411)相匹配的凸出部(4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1)為第一提扣(12),所述第二提手(2)為第二提扣(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座(41)和所述堆疊臺(42)設置在所述第一提扣(12)和所述第二提扣(22)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1)包括第一副握把(11)、第一提扣(12)以及用于連接所述第一副握把(11)和所述第一提扣(12)的第一連接件(13),所述第二提手(2)包括第二副握把(21)、第二提扣(22)以及用于連接所述第二副握把(21)和所述第二提扣(22)的第二連接件(2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疊座(41)和所述堆疊臺(42)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件(13)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3)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13)和所述第二連接件(23)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堆疊座(41)和/或所述堆疊臺(42)高度一致的若干個支座(24)。
8.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扣(12)和所述第二提扣(22)均包括圓環和設置在圓環上的若干彈片(26)。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握把(3)包括底部曲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1)和所述第二提手(2)相對于所述主握把(3)對稱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