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捆扎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
背景技術:
1、在汽車裝配過程中,通常需要安裝控制拉索、連接線纜等線束;為便于區分不同類型的線束,并明確其與汽車裝配部件的固定處,通常會在這些線束的外周纏綁粘性識別帶;目前,粘性識別帶的纏綁工作主要依賴手工操作,但此方式存在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并且為確保識別帶牢固,通常需要粘性識別帶纏綁超過1.5圈以上,然而,手工纏綁時,往往會出現識別帶的位移,無法保證每圈都準確地圍繞同一纏綁中心,從而導致識別帶錯位,不僅影響裝配質量,還降低產品的整體美觀性;
2、cn112706971b公開了一種線束綁膠帶裝置,這種裝置包括支撐架、輸送裝置、第一驅動輪、綁帶機構,膠帶經過輸送裝置,被安裝在第一驅動輪的狹槽底部,在所述第一驅動輪的驅動下通過旋轉帶動所述膠帶纏繞在所述線束上;此種裝置的結構復雜,并且膠帶徑輸送裝置輸送、被推動到第一驅動輪的狹槽底部的過程中,膠帶容易與裝置粘接,故障率高,此外,當膠帶在裝置內發生斷裂、自身卷繞時,不易將故障膠帶清除,導致生產效率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對應的不足,提供一種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該裝置包括基架、轉輪、隨動機構、引導機構和切斷機構,所述基架為裝置提供支撐作用,所述轉輪在基架內旋轉,隨動機構與轉輪固定,同步轉動,隨動機構內安裝有用于引導識別帶到達纏繞位置的引導機構,所述切斷機構用于切斷識別帶;通過轉輪的旋轉,帶動引導機構繞線束周向轉動,從而將識別帶纏繞到線束上;
2、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方案實現的:
3、一種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包括
4、基架,所述基架上設有一開口圓形腔,所述開口圓形腔內滾動配合一轉輪,所述轉輪的圓周設置一向圓心延伸的開口槽;
5、隨動機構,所述隨動機構包括一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兩側分別設置支撐臂和支撐板,所述支撐臂和/或支撐板用于支撐識別帶卷盤,所述支撐板與轉輪的心軸連接,隨轉輪同步旋轉;
6、引導機構,所述引導機構包括的第一引導桿、旋轉壓緊塊,所述第一引導桿設于定位塊上方,安裝在支撐臂和/或支撐板上,所述旋轉壓緊塊設于第一引導桿與定位塊之間,一鉸接軸周向固定在旋轉壓緊塊內,并將旋轉壓緊塊鉸接在支撐臂和/或支撐板上,通過所述鉸接軸的旋轉,調整旋轉壓緊塊與第一引導桿之間的間距,識別帶纏綁時,識別帶自第一引導桿與旋轉壓緊塊間的間隙進入所述引導機構,通過引導機構后到達纏繞位置,識別帶完成纏綁時,旋轉壓緊塊貼近第一引導桿使識別帶漲緊;
7、優選地,所述旋轉壓緊塊包括折轉部和用于安裝鉸接軸的管狀部,所述折轉部的第一折轉臂與管狀部連接,第二折轉臂與管狀部間形成一向上開口槽,所述第一引導桿上方平行設有第二引導桿,識別帶完成纏綁時,識別帶自第二引導桿與旋轉壓緊塊的間隙中引出引導機構;
8、優選地,所述鉸接軸上設有用于旋轉鉸接軸的控制柄;
9、優選地,所述旋轉壓緊塊的管狀部內一端周向固定有鉸接軸,另一端套設有第一扭轉彈簧,所述第一扭轉彈簧的力臂配合在定位塊開設的定位槽中,實現復位功能;
10、優選地,識別帶自引導機構引出后,通過l型限位塊與定位塊間的間隙到達纏繞位置,所述l型限位塊的第一折轉部位于定位塊上方,第二折轉部底端與定位塊間留有供識別帶通過的間隙;
11、優選地,所述基架包括兩個開設有開口圓孔的側壁和兩側壁間的連接部,所述側壁上的開口圓孔直徑小于轉輪直徑,大于轉輪開口槽的槽底到轉輪軸心的距離,從而對轉輪軸向限位;兩側壁間還設有多根軸承,所述軸承在轉輪周向分布支承;
12、優選地,所述轉輪徑向上開設有多個偏心孔,一套裝有第二扭轉彈簧的連接軸間隙配合在一偏心孔內,第二扭轉彈簧的扭臂掛設在另一偏心孔內,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設有阻停棘爪,該阻停棘爪可與基架側壁的開口卡接,用于阻停轉輪;
13、優選地,所述轉輪外周設有金屬定位件,基架兩側壁間設有非磁性金屬塊,該非磁性金屬塊內壁設有用于配合金屬定位件的定位磁鐵;
14、優選地,所述識別帶與線束纏繞位置的定位塊上設有軟性墊,所述軟性墊用于增加識別帶與線束的接觸面積;
15、優選地,定位塊的線束移出方向上設有切斷機構,所述切斷機構包括刀片安裝座和刀片,所述刀片安裝座將刀片固定在定位塊上,用于在纏綁完成時切斷粘性識別帶;
1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裝置通過轉輪的旋轉和隨動機構的配合,實現了對粘性識別帶的高效纏繞,避免了傳統手工操作中容易出現的識別帶位移和錯位問題,從而顯著提升了纏綁質量和裝配的一致性;
18、本裝置采用簡單的機械結構,通過旋轉壓緊塊與引導機構的協作,使識別帶能夠精確引導到纏繞位置,操作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自動化設備即可實現可靠的識別帶纏綁;
19、本裝置結構簡單,將轉動線束的轉輪與引導識別帶的引導機構分開,較為獨立設置,從而降低了故障率,提升了生產過程的可靠性和維修便利性,并且模塊化設計,使得本裝置能夠方便地升級或改造以適應新的生產需求;
20、本裝置采用扭轉彈簧、定位磁鐵等裝置,無需電器設備實現一定的自動化,其中第一扭轉彈簧使旋轉壓緊塊在完成識別帶纏綁后,能夠自動復位,從而使識別帶漲緊;第二扭轉彈簧通過阻停棘爪與基架側壁卡接,從而固定轉輪;定位磁鐵通過與轉輪外周的金屬定位件相互作用,便于轉輪旋轉圈數的計數;無需電氣設備即可實現部分自動化操作,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設計簡單緊湊,適用于不同規格的線束纏綁需求,具備廣泛的適用性和推廣價值;
1.一種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壓緊塊(32)包括折轉部(322)和用于安裝鉸接軸(321)的管狀部(323),所述折轉部(322)的第一折轉臂與管狀部(323)連接,第二折轉臂與管狀部(323)間形成一向上開口槽(324),所述第一引導桿(31)上方平行設有第二引導桿(33),識別帶完成纏綁時,識別帶自第二引導桿(33)與旋轉壓緊塊(32)的間隙中引出引導機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軸(321)上設有用于旋轉鉸接軸(321)的控制柄(34)。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壓緊塊(32)的管狀部(323)內一端周向固定有鉸接軸(321),另一端套設有第一扭轉彈簧(325),所述第一扭轉彈簧(325)的力臂配合在定位塊(21)開設的定位槽(221)中,實現復位功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識別帶自引導機構引出后,通過l型限位塊(41)與定位塊(21)間的間隙到達纏繞位置,所述l型限位塊(41)的第一折轉部位于定位塊(21)上方,第二折轉部底端與定位塊(21)間留有供識別帶通過的間隙。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11)包括兩個開設有開口圓孔的側壁(14)和兩側壁(14)間的連接部(15),所述側壁(14)上的開口圓孔直徑小于轉輪(13)直徑,大于轉輪(13)開口槽(131)的槽底到轉輪(13)軸心的距離,從而對轉輪(13)軸向限位;兩側壁(14)間還設有多根軸承(16),所述軸承(16)在轉輪(13)周向分布支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輪(13)徑向上開設有多個偏心孔(132),一套裝有第二扭轉彈簧(133)的連接軸(134)間隙配合在一偏心孔(132)內,第二扭轉彈簧(133)的扭臂掛設在另一偏心孔(132)內,所述連接軸(134)的一端設有阻停棘爪(135),該阻停棘爪(135)可與基架(11)側壁(14)的開口卡接,用于阻停轉輪(13)。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輪(13)外周設有金屬定位件(18),基架(11)兩側壁(14)間設有非磁性金屬塊(152),該非磁性金屬塊(152)內壁設有用于配合金屬定位件(18)的定位磁鐵(151)。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識別帶與線束纏繞位置的定位塊(21)上設有軟性墊(26),所述軟性墊(26)用于增加識別帶與線束的接觸面積。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識別帶纏綁線束的手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塊(21)的線束移出方向上設有切斷機構,所述切斷機構包括刀片安裝座(51)和刀片(52),所述刀片安裝座(51)將刀片(52)固定在定位塊(21)上,用于在纏綁完成時切斷粘性識別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