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制造波紋管的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在排水用塑料管道行業中,通常采用波紋管。目前,采用的用于制造波紋管的冷卻裝置不受控,在生產擴口時不能保持溫度保持穩定,無法保證波紋管的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波紋管的冷卻裝置。其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制造波紋管的冷卻裝置,包括定徑水套和其一端輸出的冷卻供水管道、冷卻回水管道;所述冷卻供水管道連接于冷卻水進水管路;所述冷卻回水管道連接于冷卻水回水管路;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上設置有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所述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內設置有信號接收器;所述定徑水套的一側設置有測溫采集裝置;所述測溫采集裝置內設置有無線傳感器;所述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的上方設置有流量計。
較佳的,還包括一個增壓泵,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上的一端設置有所述增壓泵。
較佳的,所述冷卻供水管道和所述冷卻回水管道為不銹鋼軟管或者硬聚氯乙烯軟管。
較佳的,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和所述冷卻水回水管路為鋼管。
較佳的,所述流量計為水流量計或者電子流量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通過在定徑水套一側設置測溫采集裝置,在測溫采集裝置的內部設置無線傳感器及在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內設置有信號接收器,可以自動控制冷卻供水管道的進水流量,從而保證定徑水套內部的溫度保持穩定;冷卻水進水管路上設置有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可以使得定徑水套保持溫度保持穩定,從而確保波紋管內壁光滑平整,保證波紋管的產品質量;冷卻水進水管路上的一端設置有增壓泵,可以保證冷卻水進水管路內部的水壓穩定;冷卻供水管道和冷卻回水管道為不銹鋼軟管或者硬聚氯乙烯軟管,可以保證冷卻供水管道和冷卻回水管道的耐腐蝕性能和耐高溫性能較高;冷卻水進水管路和冷卻水回水管路為鋼管,可以保證冷卻水進水管路和冷卻水回水管路的強度較高;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的上方設置有流量計,可以直觀的觀察到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流量情況;流量計為水流量計或者電子流量計,可以保證計量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定徑水套,2. 冷卻供水管道,3. 冷卻回水管道,4. 冷卻水進水管路,5. 冷卻水回水管路,6. 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7. 信號接收器,8. 測溫采集裝置,9. 無線傳感器,10. 流量計,11. 增壓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用于制造波紋管的冷卻裝置,包括定徑水套1和其一端輸出的冷卻供水管道2、冷卻回水管道3;所述冷卻供水管道2連接于冷卻水進水管路4;所述冷卻回水管道3連接于冷卻水回水管路5;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4上設置有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6;所述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6內設置有信號接收器7;所述定徑水套1的一側設置有測溫采集裝置8;所述測溫采集裝置8內設置有無線傳感器9;所述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6的上方設置有流量計10。測溫采集裝置8內的無線傳感器9把采集到的溫度數據的電信號無線傳輸到進水流量自動控制裝置6內設置有信號接收器7內。
還包括一個增壓泵11,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4上的一端設置有所述增壓泵11。所述冷卻供水管道2和所述冷卻回水管道3為不銹鋼軟管或者硬聚氯乙烯軟管。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4和所述冷卻水回水管路5為鋼管。所述流量計10為水流量計或者電子流量計。所述冷卻水回水管路5為雙層鋼管。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裝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覆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