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印刷橡皮布用鼓式硫化預熱裝置,涉及印刷橡皮布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印刷橡皮布壓延、拼硫、硫化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印刷橡皮布加工時普遍用鼓式硫化機進行面膠或內膠的硫化。對于三層布二層膠的內膠及發泡硫化一般都采用先拼布后硫化的方法,而且是選擇在16滾、12滾或8滾的預硫化機中進行。因為16滾、12滾或8滾預硫化機的溫度區域有3個,由低到高(從80°~150°)。這樣操作既能保證發泡均勻,又不容易在布層間產生氣泡。但是這樣的操作存在著2個方面:1)操作程序比較繁瑣;2)熱能量消耗較大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針對現有技術加以改進,設計一種溫度由低到高的硫化過程,通過改變橡皮布內膠層的硫化走布方向,使三層布二層膠布在鼓式硫化機上也有預熱的過程,有效防止布層間產生氣泡的同時減少了熱能量消耗,結構簡化,操作方便的印刷橡皮布用鼓式硫化預熱裝置。
其技術是:包括放卷架、展布輥、基布轉向輥、硫化機熱鼓、鋼帶轉向糾偏輥、導熱鋼板、鋼帶、鋼帶張緊輥、收卷架,其特征在于:3個放卷架左側對應設有三個展布輥;展布輥左側設有基布轉向輥,基布轉向輥下側設有硫化機熱鼓,基布轉向輥上側和硫化機熱鼓下側分別設有鋼帶轉向糾偏輥,硫化機熱鼓左側設有鋼帶張緊輥,鋼帶包裹鋼帶張緊輥、二個鋼帶轉向糾偏輥和硫化機熱鼓,硫化機熱鼓一側弧面外設有導熱鋼板;
所述的硫化機熱鼓一側弧面外設有的導熱鋼板與硫化機熱鼓相距2-4mm。
實施該技術后明顯的優點和效果是:首先克服了目前技術的缺陷,由于改變橡皮布內膠層的硫化走布方向,使三層布二層膠布在鼓式硫化機上也有預熱的過程,改善了以前膠布內膠層從常溫直接進入熱鼓時環境,既能保證發泡均勻,又不會在布層間產生氣泡,替代了16輥、12輥、8輥的硫化效果。簡化了結構,極大地降低了熱能量消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放卷架、2-展布輥、3-基布轉向輥、4-硫化機熱鼓、5-鋼帶轉向糾偏輥、6-導熱鋼板、7-鋼帶、8-鋼帶張緊輥、9-收卷架、10-膠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見附圖1,整個裝置通過軸承分別設在機架上,3個放卷架1分別按高、中低的位置斜向固定在機架右側,機架左側設有收卷架9,3個放卷架1左側對應設有三個展布輥2;展布輥2左側設有基布轉向輥3,基布轉向輥3下側設有硫化機熱鼓4,基布轉向輥3上側和硫化機熱鼓4下側分別設有鋼帶轉向糾偏輥5,硫化機熱鼓4左側設有鋼帶張緊輥8,鋼帶7包裹鋼帶張緊輥8、二個鋼帶轉向糾偏輥5和硫化機熱鼓4,硫化機熱鼓4一側弧面外設有導熱鋼板6;
所述的硫化機熱鼓4一側弧面外設有的導熱鋼板6與硫化機熱鼓4相距3mm。
見附圖1,啟動硫化機熱鼓4加溫,利用硫化機熱鼓4的熱量使鋼板導熱,溫度在85℃±5之間。隨著收卷架9運動,帶動引布或三層膠布10向收卷架9方向運動,硫化機熱鼓4旋轉帶動鋼帶7運動。
拼硫時,膠布10分別從三個放卷架1上輸出,分別經過展布輥2,在進入基布轉向輥3以前用手提縫紉機將引布與三層膠布10縫合,在引布的牽引下,三層膠布10經過基布轉向輥3,進入導熱鋼板6進行預熱,然后進入鋼帶7和硫化機熱鼓4之間,將已預熱的三層膠布10進行高溫硫化,硫化后的三層膠布10,在引布的牽引下經過鋼帶轉向棍5,由收卷架9收卷,完成膠布10的硫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