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壓延機,特別是涉及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
背景技術
0、
背景技術:
1、壓延機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輥筒,按加熱方式排列,可分為冷壓和熱壓,冷壓是適用于不需要加熱的材料,比如石墨膜、石墨片、吸波材料、屏蔽材料、磁性材料、有色金屬材料等。熱壓又分水加熱、電加熱、油加熱和電磁加熱。都是在一定溫度下,將橡膠、硅膠、硅橡膠、相變材料、ptfe或塑料等材料壓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狀的膠片,并可對纖維簾帆布或鋼絲簾布進行掛膠的機械。壓延機按照輥筒數目可分為兩輥、三輥、四輥和五輥壓延機等;按照輥筒的排列方式又可分為“l”型、“t”型、“f”型、“z”型和“s”型等。
2、申請號為201320101382.8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三輥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包括手輪、定位軸、定位套、退布方輥、導布輥,其特點是在兩端手輪的外側設有張緊摩擦輪,在張緊摩擦輪上用兩側的摩擦片緊固件夾緊固定兩片摩擦片,張緊摩擦輪軸插裝固定在手輪內,手輪右側連接定位軸,定位軸插裝在定位套中,定位軸上的定位孔與定位套定位,定位套固定連接退布方輥,退布方輥固定連接導布輥。
3、該專利利用摩擦片緊固件與摩擦片的配合,使得導布輥張緊力平衡,保證輸送帶的生產質量,但是隨著長時間的生產,摩擦片容易磨損而摩擦力降低,最終無法保證傳輸帶中間的編織片持續具有足夠的張力,造成編織片起皺的情況的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0、
技術實現要素:
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由于摩擦片的磨損,而無法保證傳輸帶中間的編織片持續具有足夠的張力。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2、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包括:
3、機架,機架上端面以轉動結構方式設置有轉軸,轉軸外部固定設置有轉輥;
4、安裝盒,安裝盒以固定結構方式與機架相連;
5、用于夾緊轉軸的左夾爪和右夾爪,左夾爪和右夾爪分別設置在轉軸兩側;
6、左齒條、右齒條,左齒條和右齒條均通過滑動結構方式與安裝盒相連,且左齒條以固定結構方式設置在左夾爪下端面,右夾爪以固定結構方式設置在右夾爪下端面;
7、左齒輪、右齒輪,左齒輪和右齒輪均通過轉動結構方式與安裝盒相連,且左齒輪與左齒條通過嚙合相連,右齒輪與右齒條通過嚙合相連;
8、連桿,兩個連桿一端分別與左齒輪、右齒輪以鉸接結構方式相連;
9、動力桿,動力桿設置在左齒輪、右齒輪中間,動力桿與連桿另一端以鉸接結構方式相連,動力桿一端延伸至安裝盒外部;
10、阻擋件,阻擋件以固定結構方式設置在動力桿遠離安裝盒的一端;
11、壓縮彈簧,壓縮彈簧套設在阻擋件與安裝盒之間的動力桿外部。
12、進一步地,機架上端面設置有安裝轉軸的卡槽。
13、進一步地,安裝盒內壁兩側沿水平方向設置有滑軌;
14、左齒條、右齒條兩側均設置有與滑軌滑動連接的凸塊。
15、進一步地,左夾爪和右夾爪相對側面設置有與轉軸周面適配的弧形面。
16、進一步地,弧形面以固定結構方式貼合有橡膠墊。
17、進一步地,阻擋件為拉環。
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夾爪對轉軸進行適度夾緊,以滿足編織片張緊力的需要,結構簡單,方便轉軸的安裝;并利用壓縮彈簧的彈力,對動力桿施加向下的拉力,進而通過齒輪與齒條的嚙合,保證兩夾爪持續對轉軸施加摩擦力,保證編織片的穩定輸出。
19、將夾爪內壁設置為弧形面,加大了與轉軸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摩擦力;
20、通過設置橡膠墊,進一步增大摩擦阻力,保持編織片張力適度還能在設備啟動后不起皺。
1.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機架(1)上端面設置有安裝轉軸(2)的卡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安裝盒(4)內壁兩側沿水平方向設置有滑軌(1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夾爪(5)和右夾爪(6)相對側面設置有與轉軸(2)周面適配的弧形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弧形面以固定結構方式貼合有橡膠墊(16)。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壓延機導布架張緊裝置,其特征在于:阻擋件(13)為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