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點火裝置,具體涉及一種便于拆裝點火結構的燃燒器。
背景技術:
1、燃燒器,是使燃料和空氣以一定方式噴出混合燃燒的裝置統稱。
2、燃燒器的燃燒頭主要包括火筒、燃燒盤和點火針,火焰筒的一端與送風裝置連接,火焰筒的另一端設置有燃燒盤,火筒的內部設置有連通送風系統和燃燒盤的燃燒室,點火針穿設在火焰筒內,并沿火筒一端向火筒另一端的方向延伸。
3、燃燒器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容易導致燃燒頭的點火針損壞。當需要更換點火針時,需要先將火焰筒從送風裝置上拆卸下來,然后才能將點火針從火筒上拆下,以進行更換,導致操作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拆裝點火結構的燃燒器,通過在火焰筒側壁開設傾斜的第一安裝孔,以及在燃燒盤上開設與第一安裝孔同軸設置的第二安裝孔,并將點火結構可拆卸連接在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內。達到便于從火焰筒側面拆卸和更換點火結構,以提高維護便捷性,進而有助于保持燃燒器較佳工作狀態,減少故障率的目的。
2、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便于拆裝點火結構的燃燒器,包括燃燒頭,所述燃燒頭包含火筒、燃燒盤和點火結構,所述火筒一端設置有燃燒盤,所述火筒的另一端與送風裝置連接,所述火筒內開設有燃燒室,所述燃燒室沿所述火筒一端向所述火筒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燃燒室兩端分別連通所述送風裝置和所述燃燒盤,所述火筒的側壁開設有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位于燃燒室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裝孔沿火筒側壁外側向火筒側壁內側的方向逐漸傾斜,第一安裝孔末端開口用于朝向所述燃燒盤;所述燃燒盤上開設有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二安裝孔與所述第一安裝孔同軸設置;所述點火結構穿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內;所述點火結構可拆卸連接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且所述點火結構與所述第一安裝孔密封連接。
4、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點火結構包括針體、管體和連接件;所述管體穿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內;所述管體固接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和所述第二安裝孔,且所述管體與所述第一安裝孔密封連接;所述連接件設置于所述管體;所述針體穿設于所述管體內,且所述針體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連接件。
5、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燃燒器還包括護套;所述護套套設于所述針體;所述護套穿設于所述管體內,且所述護套可拆卸連接于所述連接件。
6、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單元和第二連接單元;所述第一連接單元連接于所述管體;所述第二連接單元連接于所述護套;所述第一連接單元與所述第二連接單元間可拆卸連接。
7、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連接單元和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內螺紋和外螺紋;所述第一連接單元和所述第二連接單元螺接。
8、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二連接單元的外壁設置有放置槽。
9、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管體遠離所述第二安裝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裝孔外;所述第一連接單元連接于所述管體遠離所述第二安裝孔的一端。
10、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管體焊接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內。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通過在火焰筒側壁開設傾斜的第一安裝孔,以及在燃燒盤上開設與第一安裝孔同軸設置的第二安裝孔,并將點火結構可拆卸連接在第一安裝孔和第二安裝孔內。達到便于從火焰筒側面拆卸和更換點火結構,以提高維護便捷性,進而有助于保持燃燒器較佳工作狀態,減少故障率的目的。
13、點火結構與第一安裝孔之間通過密封環、膠封等方式密封連接。達到確保燃料混合氣不會自第一安裝孔與點火結構間的縫隙泄漏,進而提高使用安全性,以及保證燃燒效率,降低未經充分燃燒氣體逸出,減少能源浪費的目的。
1.一種便于拆裝點火結構的燃燒器,包括燃燒頭,所述燃燒頭包含火筒(1)、燃燒盤(2)和點火結構(3),所述火筒(1)一端設置有燃燒盤(2),所述火筒(1)的另一端與送風裝置連接,所述火筒(1)內開設有燃燒室,所述燃燒室沿所述火筒(1)一端向所述火筒(1)另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燃燒室兩端分別連通所述送風裝置和所述燃燒盤(2),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燒器,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