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生物有機肥制造,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肥料烘干機構。
背景技術:
1、生物有機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與主要以動植物殘體(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為來源并經無害化處理、腐熟的有機物料復合而成的一類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機肥效應的肥料。生物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高,能夠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緩解長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經檢索,在授權公告號為cn212962617u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生產生物有機肥的烘干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側壁上端固定安裝有用于向箱體內加入生物有機肥顆粒的進料管,所述進料管上固定安裝有用于控制進料管開關的閥門,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用于對箱體內生物有機肥顆粒進行烘干的旋轉烘干機構,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旋轉烘干機構,利用錐形塊和螺旋葉片使生物有機肥顆粒緩慢分散,防止生物有機肥顆粒碎裂,并利用加熱器對生物有機肥顆粒進行加熱烘干,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篩選組件,利用第一風機的風力對完全干燥的生物有機肥顆粒和沒有完全干燥的生物有機肥顆粒進行篩分,再利用第二風機把沒有完全干燥的生物有機肥顆粒重新輸送到錐形塊上進行烘干,保證生物有機肥顆粒的干燥度。
2、但是,該方案在實際使用的過程,缺少氣味處理的設施,由于部分有機肥會攜帶氣味,一旦提升溫度,就會加快氣味的釋放,從而對附近的空氣環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加工車間的生產工作。
3、因此,我們對此作出改進,提出了一種肥料烘干機構。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現有烘干機不易處理有機肥異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肥料烘干機構。
2、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3、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包括烘干機箱,所述烘干機箱的頂端設有入料機構,所述入料機構的頂端設有除味組件,所述除味組件包括風管、管蓋、氣孔、若干圓板、缺口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風管的頂端螺紋連接管蓋,所述管蓋的頂端設置氣孔,所述風管的內部等距安裝若干所述圓板,若干所述圓板的一側分別設置缺口,所述風管的內部通過圓板構成氣流通道,若干所述圓板的外壁嵌設安裝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烘干機箱的一側設有攪拌機構,所述烘干機箱在靠近攪拌機構的一側設有熱風機構,所述烘干機箱的底端設有排料組件。
4、進一步的,所述入料機構包括進料斗、接管、托軌、蓋板、把手和螺紋孔,所述進料斗的內壁兩側分別安裝托軌,兩個所述托軌的頂端滑動連接蓋板,所述蓋板的頂端設置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內部與所述風管的底端螺紋連接。
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托軌的安裝使用,使得蓋板可以在進料斗的內部進行穩定的滑動。
6、進一步的,所述進料斗的底端連通接管,所述接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烘干機箱的內部。
7、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接管的連接使用,便于將進料斗內部的有機肥導入到烘干機箱的內部。
8、進一步的,所述蓋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進料斗的外部,并與所述把手的一側連接。
9、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把手的連接使用,使得蓋板推拉更加方便。
10、進一步的,所述烘干機箱包括箱體和進料口,所述箱體的頂端設置進料口,所述進料口的內部與所述接管的底端連通。
1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進料口的設置,便于接管與箱體進行對接連通。
12、進一步的,所述攪拌機構包括低速電機、軸桿、攪拌葉片和橡膠片,所述烘干機箱的內部轉動連接軸桿,所述軸桿的外壁連接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的外壁連接橡膠片,所述橡膠片的一側與所述烘干機箱的內壁相貼合。
13、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軸桿帶動攪拌葉片進行旋轉,便于對烘干機箱內部的有機肥進行攪拌,從而提高干燥效率,再通過橡膠片的連接使用,便于對烘干機箱的內壁進行刮蹭處理。
14、進一步的,所述低速電機安裝在所述烘干機箱的外壁,所述低速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軸桿的一端傳動連接。
15、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低速電機的安裝使用,使其為軸桿的轉動提供動力。
16、進一步的,所述熱風機構包括氣管、圓框、風扇、圓環、濾網和電加熱管,所述氣管內部分別安裝圓框與風扇,所述圓框的內部安裝電加熱管。
17、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風扇與電加熱管的配合使用,便于將高溫氣流通入到烘干機箱內部,使其對有機肥進行升溫干燥。
18、進一步的,所述氣管的一端連接圓環,所述圓環的內部安裝濾網。
19、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濾網的安裝使用,便于過濾氣管外界氣流的雜質。
20、進一步的,所述排料組件包括弧形托板和鎖扣,所述弧形托板鉸接在所述烘干機箱的底端,所述弧形托板與烘干機箱的連接處安裝鎖扣。
21、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鎖扣與弧形托板的配合使用,便于對烘干機箱的底端的排料口進行密封,同時,也便于對干燥之后的有機肥進行排放。
2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入料機構與除味組件的配合使用,使得該烘干機對有機肥釋放的氣味實現了凈化處理,從而有利于保護空氣環境,其中,通過攪拌機構與熱風機構的同步運作,使得烘干機箱內部的有機肥進行升溫干燥,并將對應的異味氣流提升到入料機構處,通過風管的內部安裝多個圓板,并配合缺口的設置,使得異味氣流可以在風管的內部流動更長的時間,通過活性炭吸附板的嵌設安裝,使其對流動氣流中的異味物質進行吸收,同時,通過管蓋的外壁設置氣孔,使其將經過活性炭吸附板處理之后的氣流進行排放,從而實現有機肥氣味的處理。
1.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包括烘干機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箱(100)的頂端設有入料機構(200),所述入料機構(200)的頂端設有除味組件(300),所述除味組件(300)包括風管(3001)、管蓋(3002)、氣孔(3003)、若干圓板(3004)、缺口(3005)和活性炭吸附板(3006),所述風管(3001)的頂端螺紋連接管蓋(3002),所述管蓋(3002)的頂端設置氣孔(3003),所述風管(3001)的內部等距安裝若干所述圓板(3004),若干所述圓板(3004)的一側分別設置缺口(3005),所述風管(3001)的內部通過圓板(3004)構成氣流通道,若干所述圓板(3004)的外壁嵌設安裝活性炭吸附板(3006),所述烘干機箱(100)的一側設有攪拌機構(400),所述烘干機箱(100)在靠近攪拌機構(400)的一側設有熱風機構(500),所述烘干機箱(100)的底端設有排料組件(6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機構(200)包括進料斗(2001)、接管(2002)、托軌(2003)、蓋板(2004)、把手(2005)和螺紋孔(2006),所述進料斗(2001)的內壁兩側分別安裝托軌(2003),兩個所述托軌(2003)的頂端滑動連接蓋板(2004),所述蓋板(2004)的頂端設置螺紋孔(2006),所述螺紋孔(2006)的內部與所述風管(3001)的底端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斗(2001)的底端連通接管(2002),所述接管(200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烘干機箱(100)的內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200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進料斗(2001)的外部,并與所述把手(2005)的一側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箱(100)包括箱體(1001)和進料口(1002),所述箱體(1001)的頂端設置進料口(1002),所述進料口(1002)的內部與所述接管(2002)的底端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400)包括低速電機(4001)、軸桿(4002)、攪拌葉片(4003)和橡膠片(4004),所述烘干機箱(100)的內部轉動連接軸桿(4002),所述軸桿(4002)的外壁連接攪拌葉片(4003),所述攪拌葉片(4003)的外壁連接橡膠片(4004),所述橡膠片(4004)的一側與所述烘干機箱(100)的內壁相貼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電機(4001)安裝在所述烘干機箱(100)的外壁,所述低速電機(4001)的輸出端與所述軸桿(4002)的一端傳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熱風機構(500)包括氣管(5001)、圓框(5002)、風扇(5003)、圓環(5004)、濾網(5005)和電加熱管(5006),所述氣管(5001)內部分別安裝圓框(5002)與風扇(5003),所述圓框(5002)的內部安裝電加熱管(500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管(5001)的一端連接圓環(5004),所述圓環(5004)的內部安裝濾網(5005)。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肥料烘干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組件(600)包括弧形托板(6001)和鎖扣(6002),所述弧形托板(6001)鉸接在所述烘干機箱(100)的底端,所述弧形托板(6001)與烘干機箱(100)的連接處安裝鎖扣(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