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南極磷蝦干燥領域,具體是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
背景技術:
1、從遠洋捕撈并經過冷凍處理后運送至車間的南極磷蝦在生產時,需要經過解凍、清洗、干燥等工序后才能進行粉碎和后續的蝦油提出步驟,在對解凍后的南極磷蝦進行干燥時發現,由于清洗后蝦表面帶有很多的水分,因此其進入干燥設備后需要將表面的水分蒸發完畢后才能對南極磷蝦本身進行干燥處理,而傳統的干燥方式導致南極磷蝦通常堆積一定的厚度,其底部位置聚集的水分在干燥時需要較長的處理時間,這就導致對南極磷蝦進行干燥時的效率很低,尤其是底部的南極磷蝦有時會干燥不充分,對后續的生產工序造成了干擾,因此如何對南極磷蝦進行充分和高效的干燥處理是南極磷蝦油生產過程中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它能夠解決南極磷蝦干燥時存在底部干燥不均勻和干燥效率較低的技術問題,實現干燥過程中對南極磷蝦不斷的移動和翻轉,加快各個位置水分蒸發的速度,大大降低整體干燥的時間,提高干燥的效率和均勻性。
2、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3、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包括干燥筒,所述干燥筒的內部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設有螺旋葉片,所述干燥筒一端的上方設有進料口,所述干燥筒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所述干燥筒的底部陣列分布有多個漏水孔,所述漏水孔的下方設有連通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設有排水管,所述干燥筒外部位于漏水孔之外的區域套設有蒸汽夾層,所述蒸汽夾層上設有多個進風管,所述進風管穿過蒸汽夾層后延伸至干燥筒內的頂部。
4、進一步的,所述集水槽的縱截面為上寬下窄的形狀,所述排水管位于集水槽的底部。
5、進一步的,所述集水槽上靠近出料口的端部設有抽氣管。
6、進一步的,所述蒸汽夾層的上方設有多個主管道,每個所述主管道均與多個進風管連通設置,多個主管道之間連通設置有環形風管。
7、進一步的,所述漏水孔的頂部設有過濾網。
8、進一步的,所述蒸汽夾層的外部和集水槽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溫層。
9、對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通過在干燥筒的內部轉動設置有轉軸,轉軸上設有螺旋葉片,將南極磷蝦從進料口倒入干燥筒內之后,利用轉軸帶動螺旋葉片轉動,從而推動南極磷蝦朝著出料口進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螺旋葉片對南極磷蝦進行翻轉,使得各個位置的南極磷蝦均能夠與干燥筒的內壁接觸,同時在干燥筒的外部套設有蒸汽夾層,對干燥筒的側壁進行蒸汽加熱,使得翻轉過程中南極磷蝦表面的水分與干燥筒的內壁接觸后被快速的蒸發,從而大大提高了南極磷蝦表面水分蒸發的效率,防止出現底部干燥不徹底的情況,保證了蒸發的效率和均勻性;
11、2、在干燥筒的底部陣列分布有多個漏水孔,漏水孔的下方設有連通的集水槽,這樣的結構使得南極磷蝦進入干燥筒內部之后,存在于南極磷蝦中的多余水分穿過漏水孔后進入集水槽中與南極磷蝦分離,此部分水分不需要再進行蒸發干燥,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蒸發干燥的時間,同時在蒸汽夾層的外部設有多個進風管,進風管穿過蒸汽夾層后延伸至干燥筒內的頂部,這樣的結構使得從進風管進入的空氣經過蒸汽夾層時被加熱為熱風,隨后吹入干燥筒的內部與南極磷蝦接觸,從而快速的帶走蒸發出來的水汽,從而避免水汽再次與南極磷蝦混合后影響干燥的效果,進一步提高了對南極磷蝦進行蒸發干燥的效率。
1.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包括干燥筒(1),所述干燥筒(1)的內部轉動連接有轉軸(2),所述轉軸(2)上設有螺旋葉片(3),所述干燥筒(1)一端的上方設有進料口(4),所述干燥筒(1)的另一端設有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1)的底部陣列分布有多個漏水孔(6),所述漏水孔(6)的下方設有連通的集水槽(7),所述集水槽(7)上設有排水管(8),所述干燥筒(1)外部位于漏水孔(6)之外的區域套設有蒸汽夾層(9),所述蒸汽夾層(9)上設有多個進風管(10),所述進風管(10)穿過蒸汽夾層(9)后延伸至干燥筒(1)內的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7)的縱截面為上寬下窄的形狀,所述排水管(8)位于集水槽(7)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7)上靠近出料口(5)的端部設有抽氣管(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9)的上方設有多個主管道(12),每個所述主管道(12)均與多個進風管(10)連通設置,多個主管道(12)之間連通設置有環形風管(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孔(6)的頂部設有過濾網(1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南極磷蝦的快速烘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夾層(9)的外部和集水槽(7)的外部均包裹有保溫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