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風冷熱泵,特別涉及一種風冷熱泵。
背景技術:
1、風冷熱泵是空調行業內區別于風冷冷水機組的一種空調機組,其除了具備風冷冷水機組制取冷水的功能外,風冷熱泵機組還能切換到制熱工況制取熱水,風冷熱泵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壓縮式制冷循環,利用冷媒做為載體,通過風機的強制換熱,從大氣中吸取熱量或者排放熱量,以達到制冷或者制熱的需求,常被用于潤滑油的生產中使用,可對潤滑油生產中,在不同溫度階段,能對潤滑油的質量和穩定性能進行檢測,但是在現有的風冷熱泵長時間工作時,因其內部散熱效果不佳,且防灰效果差,使得風冷熱泵內部元件會附著大量灰塵,故進一步的影響風冷熱泵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冷熱泵,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3、一種風冷熱泵,包括移動底座框,所述移動底座框的內下壁中部固定連接有散熱扇,所述移動底座框的前端上部開有前后穿通的插口,所述移動底座框通過插口插接有通風網,所述移動底座框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連接有底框,兩個所述底框之間均分別開有兩個楔形插槽,兩個所述底框之間共同插接有風冷熱泵外殼,所述風冷熱泵外殼的前端上部設置有操作屏,所述風冷熱泵外殼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下部均固定連接有楔形插塊,所述風冷熱泵外殼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兩個吹風管,所述風冷熱泵外殼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卡扣,兩個所述吹風管位于四個卡扣之間,四個所述卡扣內共同插接有防灰網框,所述防灰網框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下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塑形插銷片,兩個所述吹風管共同位于防灰網框內。
4、優選的,所述移動底座框通過散熱扇和通風網與風冷熱泵外殼的內部相通。
5、優選的,所述風冷熱泵外殼的下端面與通風網緊貼但不固定。
6、優選的,四個所述楔形插塊分別與四個楔形插槽的尺寸相適配。
7、優選的,兩個所述底框分別通過四個楔形插槽和四個楔形插塊共同與風冷熱泵外殼插接活動。
8、優選的,所述防灰網框分別通過四個塑形插銷片與四個卡扣插接活動。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過設置移動底座框、散熱扇和通風網,把通風網插接在移動底座框上開有的插口內,使得散熱扇通過通風網可與風冷熱泵外殼內部相通,從而散熱扇能夠對風冷熱泵工作時的熱量進行很好的散熱,而通風網的設置,能夠便于人員對通風網快速拆卸,可快速清理網上附著的灰塵顆粒進,舒蝶風冷熱泵能夠有效的進行通風和防塵;
11、2、通過設置風冷熱泵外殼,把風冷熱泵外殼通過四個卡扣和四個塑形插銷片與防灰網框卡扣在一起,通過防灰網框能夠隔離灰塵進入到吹風管內,降低了灰塵與風冷熱泵內部零件的附著,從而能對風冷熱泵進行很好的保護。
1.一種風冷熱泵,包括移動底座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框(1)的內下壁中部固定連接有散熱扇(10),所述移動底座框(1)的前端上部開有前后穿通的插口(2),所述移動底座框(1)通過插口(2)插接有通風網(3),所述移動底座框(1)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連接有底框(4),兩個所述底框(4)之間均分別開有兩個楔形插槽(5),兩個所述底框(4)之間共同插接有風冷熱泵外殼(6),所述風冷熱泵外殼(6)的前端上部設置有操作屏(7),所述風冷熱泵外殼(6)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下部均固定連接有楔形插塊(11),所述風冷熱泵外殼(6)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兩個吹風管(12),所述風冷熱泵外殼(6)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卡扣(8),兩個所述吹風管(12)位于四個卡扣(8)之間,四個所述卡扣(8)內共同插接有防灰網框(9),所述防灰網框(9)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下部均固定連接有兩個塑形插銷片(13),兩個所述吹風管(12)共同位于防灰網框(9)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冷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框(1)通過散熱扇(10)和通風網(3)與風冷熱泵外殼(6)的內部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冷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冷熱泵外殼(6)的下端面與通風網(3)緊貼但不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冷熱泵,其特征在于:四個所述楔形插塊(11)分別與四個楔形插槽(5)的尺寸相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冷熱泵,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底框(4)分別通過四個楔形插槽(5)和四個楔形插塊(11)共同與風冷熱泵外殼(6)插接活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風冷熱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灰網框(9)分別通過四個塑形插銷片(13)與四個卡扣(8)插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