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智能控制,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目前,市場上許多冷源系統雖然實現了自動化控制,但大部分無法通過前端界面直觀看到冷源系統實景模型,且傳統冷源系統前端界面主要承擔顯示功能,與冷源設備的控制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分離狀態,無法通過前端的組態模型界面直接對冷源設備的運行進行有效控制并直觀地接收到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反饋,二者之間的交互性較差,導致冷源調度的效率較低。
2、上述內容僅用于輔助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并不代表承認上述內容是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方法、設備及存儲介質,旨在解決如何提高冷源調度的效率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出一種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3、響應于組態模型中模型圖標的第一觸發操作,顯示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模型配置界面;
4、響應于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模型配置界面接收到的配置動作,獲取冷源設備的設備標識符,并將所述模型圖標與所述設備標識符對應的冷源設備綁定;
5、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并控制所述冷源設備按照所述運行模式運行;
6、響應于所述組態模型中模型圖標的第二觸發操作,顯示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數據。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響應于組態模型中模型圖標的第一觸發操作,顯示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模型配置界面的步驟之前,還包括:
8、顯示組態模型繪制界面,所述組態模型繪制界面包括圖標區域、畫布區域和圖標屬性配置區域;
9、響應于所述圖標區域接收到的圖標選擇動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的模型圖標,并將所述模型圖標顯示于所述畫布區域;
10、響應于畫布區域內所述模型圖標的圖標選擇動作,在所述圖標屬性配置區域顯示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參數配置控件;
11、響應于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參數配置控件接收到的配置動作,確定所述模型圖標的顯示參數,其中所述顯示參數至少包括顏色、尺寸、位置和角度。
12、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并控制所述冷源設備按照所述運行模式運行的步驟包括:
13、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
14、當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為第一模式時,獲取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中,已啟動的冷水主機的能效范圍;
15、基于已啟動的所述冷水主機的能效范圍,在已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至少一個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關閉,或者在未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至少一個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啟動。
1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基于已啟動的所述冷水主機的能效范圍,在已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至少一個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關閉,或者在未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至少一個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啟動的步驟包括:
17、若已啟動的所述冷水主機的能效范圍的最大值小于第一預設能效值,且已啟動的所述冷水主機的數量大于1,則在已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額定最大制冷量最小的冷水主機為所述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關閉;或者,
18、若已啟動的所述冷水主機的能效范圍的最小值大于第二預設能效值,則在未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額定最大制冷量最小的冷水主機為所述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啟動,其中,所述第二預設能效值大于所述第一預設能效值。
1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基于已啟動的所述冷水主機的能效范圍,在已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至少一個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關閉,或者在未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確定至少一個目標冷水主機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水主機啟動的步驟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20、確定所有已啟動的冷水主機中的冷凍水流量之和,并將所述冷凍水流量之和作為當前流量;
21、若所述目標冷水主機為已啟動的冷水主機,則獲取所有已啟動的冷水主機的額定最小冷凍水流量之和,當所述額定最小冷凍水流量之和小于所述當前流量時,在已啟動的冷凍水泵中確定累計已啟動時間最短的冷凍水泵為所述目標冷凍水泵,并控制所述目標冷凍水泵關閉;或者,
22、若所述目標冷水主機為未啟動的冷水主機,則獲取所有已啟動的冷水主機的額定最小冷凍水流量之和,當所述額定最小冷凍水流量之和與預設系數的乘積大于所述當前流量時,在未啟動的冷凍水泵中確定累計已啟動時間最短的冷凍水泵為所述目標冷凍水泵,并控制所述目標冷凍水泵啟動。
23、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并控制所述冷源設備按照所述運行模式運行的步驟還包括:
24、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
25、當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為第二模式時,獲取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中,濕度傳感器檢測的濕度;
26、當所述濕度大于預設濕度閾值時,控制所述冷源設備中的風機啟動。
2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并控制所述冷源設備按照所述運行模式運行的步驟還包括:
28、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
29、當所述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為第三模式時,響應于所述組態模型中任意一個模型圖標的圖標選擇動作,確定所述模型圖標對應的目標冷源設備,并顯示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運行參數控制界面;
30、響應于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運行參數控制界面接收到的配置動作,確定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運行參數,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源設備按照所述運行參數運行。
3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響應于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運行參數控制界面接收到的配置動作,確定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運行參數,并控制所述目標冷源設備按照所述運行參數運行的步驟還包括:
32、響應于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運行參數控制界面接收到的配置動作,確定所述目標冷源設備的開機時間和關機時間;
33、控制所述目標冷源設備在所述開機時間啟動,并在所述關機時間關閉。
34、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設備,所述設備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及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上并可在所述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配置為實現如上文所述的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方法的步驟。
35、此外,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為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上文所述的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方法的步驟。
36、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組態模型的冷源調度方法,響應于組態模型中模型圖標的第一觸發操作,顯示模型圖標對應的模型配置界面,響應于模型圖標對應的模型配置界面接收到的配置動作,獲取冷源設備的設備標識符,并將模型圖標與設備標識符對應的冷源設備綁定。然后,響應于組態模型界面中運行模式控件的觸發操作,確定組態模型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模式,并控制冷源設備按照運行模式運行,最后,響應于組態模型中模型圖標的第二觸發操作,顯示模型圖標對應的冷源設備的運行數據。
37、上述方法通過組態模型的構建與配置、設備綁定與交互設置、運行模式控制以及運行數據展示等步驟,使得用戶能夠通過圖形化界面直觀地構建和展示冷源設備模型,實現設備的精準定位和參數配置。通過在組態模型界面中直接進行設備控制和參數調整,并實時獲取設備運行數據,支持對設備運行模式的靈活控制和實時監控,有助于實現冷源系統的高效運行和精細化管理,增強了系統交互性,提高了冷源調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