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空氣調節,具體涉及一種可再生濾毒通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1、在現有技術中,濾毒通風裝置是安裝于密閉工事和車輛、帳篷、艦艇、飛機中的一種集體防護裝備。濾毒通風裝置通常由濾毒器、預濾器、油網濾塵器、離心式通風機、密閉閥門、通風管道以及空氣流量計等組成。
2、經過檢索發現,在授權公告號為“cn111288576b”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空氣過濾器的內部液冷循環系統,包括箱體和出風管,所述箱體的左右兩側下方固接有出風管,所述箱體的左側上方安裝有固定裝置。該空氣過濾器的內部液冷循環系統,通過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水管、豎桿和第二橫板等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在此裝置的外部進行注水工作,使操作更簡單方便,通過第一水箱、水泵、第二水管、弧形水管、豎板和風扇等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弧形水管中的水循環時間加長,從而提高了冷卻效果,實用性能更好,通過l形板、第四橫板、活性炭層、顆粒物濾網、有機物濾網和負離子發生器等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更好的對空氣進行過濾,提高了濾效果。
3、上述發明可以更好的對空氣進行過濾,提高了濾效果,但在過濾過程中,有毒物質會在過濾網上推擠,長時間推擠會導致濾孔變小影響通風效率,而現有技術中濾網需要定期清理,操作人員不能實時了解濾網堵塞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再生濾毒通風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過濾過程中,有毒物質會在過濾網上推擠,長時間推擠會導致濾孔變小影響通風效率,而現有技術中濾網需要定期清理,操作人員不能實時了解濾網堵塞情況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再生濾毒通風裝置,包括:吸附底座;吸附筒,所述吸附筒固定連接于吸附底座的上端;吸附機構,所述吸附機構包括吸附處理槽、第一通氣管、第二通氣管、吸附密封板和吸附結構,所述吸附處理槽、吸附密封板和吸附結構設有兩個,所述吸附處理槽開設于吸附筒的上端,所述第一通氣管和第二通氣管均固定連接于吸附筒的上端,兩個所述吸附結構分別滑動連接于兩個吸附處理槽內,兩個所述吸附密封板分別固定連接于兩個吸附結構的上端;
3、氣壓檢測機構,所述氣壓檢測機構設有兩組,每組所述氣壓檢測機構均包括吸附進氣管、主氣孔、支撐滑槽、限流氣孔、限流增壓管、密封套設筒、進氣側孔、限氣管、升降管、中心限流管和出氣側孔,所述限流氣孔、進氣側孔和出氣側孔設有多個,所述吸附進氣管設于第一通氣管的輸出端和吸附處理槽的上內壁,所述主氣孔開設于吸附進氣管的上端,所述支撐滑槽開設于吸附進氣管的下端,多個所述限流氣孔均開設于吸附進氣管的下端,所述限流增壓管滑動連接于支撐滑槽內,所述密封套設筒固定連接于限流增壓管的圓周表面并滑動連接于吸附進氣管的圓周外表面,多個所述進氣側孔均開設于限流增壓管的圓周內壁,所述限氣管固定連接于限流增壓管的下端,所述升降管滑動連接于限氣管內,所述中心限流管開設于升降管的上端,所述出氣側孔開設于限氣管的圓周內壁;警報機構,所述警報機構設有兩組,兩組所述警報機構分別與兩組氣壓檢測機構相連接,通過吸附進氣管輸入吸附筒內氣壓變化調節警報機構的高度來對吸附結構的堵塞程度進行預警;封閉機構,所述封閉機構設有兩組,兩組所述封閉機構分別設于兩個吸附處理槽內在吸附結構插入吸附處理槽內后將吸附進氣管封閉。
4、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每組所述警報機構均包括升降槽、升降桿、升降彈簧、連接電池、電源連接線、警報燈紅色警報燈和電性連接插頭,所述升降槽開設于限氣管的下端,所述升降桿固定連接于升降管的上端,所述升降桿滑動連接于升降槽內并對限氣管進行支撐,所述升降彈簧固定連接于升降桿的上端和升降槽的上內壁,所述連接電池固定連接于升降管的一側端,所述電源連接線固定連接于連接電池的輸出端,所述警報燈紅色警報燈固定連接于吸附筒的上端,所述電性連接插頭固定連接于限氣管的一側端并與電源連接線電性連接。
5、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每組所述封閉機構均包括封堵套筒、封堵桿、連接桿、封堵彈簧和接觸塊,所述封堵套筒固定連接于吸附處理槽的上內壁,所述封堵桿滑動連接于封堵套筒內,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于密封套設筒的一側端和封堵桿的下端,所述封堵彈簧固定連接于封堵桿的上端和封堵套筒的上內壁,所述接觸塊固定連接于連接桿的一側端。
6、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吸附密封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下壓塊,所述下壓塊的下端與接觸塊相接觸。
7、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兩個所述吸附處理槽的下內壁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支撐塊。
8、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一通氣管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有表冷器,所述表冷器內設有冷卻管。
9、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冷卻管的一側端固定連接有過濾器,所述過濾器內設有紙芯過濾單元。
10、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二通氣管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換熱器,所述換熱器的一側端固定連接有真空泵。
11、作為本發明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吸附結構為抽屜式結構,由活性炭纖維材料制成。
12、作為本發明一種可再生濾毒通風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3、s1、裝置以過濾器為輸入端,真空泵為出氣口的輸出端,在表冷器內完成調溫調濕,在吸附筒內完成吸附凈化,通過真空泵提供空氣循環動力,在過濾器、表冷器、吸附筒和換熱器內完成調溫調濕、吸附凈化和脫附再生三部分;
14、s2、當吸附結構內過濾孔在長時間過濾發生一定程度的堵塞后,影響吸附結構左右兩側的空氣流通速度,進而減小升降管上端受到的氣壓壓力,升降管被升降彈簧拉動向上滑動將出氣側孔的通孔堵住,升降管抬升過程中電源連接線與警報燈紅色警報燈電性連接,觸發警報燈紅色警報燈警報;
15、s3、操作人員將吸附結構從吸附處理槽內拔出進行清理,封閉機構在吸附結構拔出吸附處理槽內的同時將吸附進氣管封閉,通風機構通過另一組吸附處理槽進行通風過濾,當吸附結構清理完畢后重新插入吸附處理槽內并將吸附進氣管打開進行通風處理。
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過本裝置,系統內設有氣壓檢測機構和警報機構,當吸附結構發生堵塞時,氣流變化會觸發警報機制,通過物理移動來點亮紅色警報燈,提示操作人員及時清理或更換吸附材料,這不僅保證了系統的持續高效運行,也大大降低了因疏忽導致的性能下降風險。
18、2、通過本裝置,該系統不僅包含初步的過濾器和表冷器,用于調節進入系統的空氣質量與溫濕度,還配備了吸附筒內的活性炭纖維材料制成的吸附結構,能夠有效去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此外,通過連接到換熱器和真空泵,可以對使用后的吸附材料進行再生處理,確保其長期高效運作。
19、3、通過本裝置,吸附密封板下端設置的下壓塊與封閉機構中的接觸塊相配合,在吸附結構插入或拔出吸附處理槽時自動完成吸附進氣管的開啟與封閉,防止未經處理的空氣進入系統,同時,限位支撐塊的設計確保了吸附結構在工作時的位置穩定性,增強了整體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